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总结并分析明代妈祖文献史料具有四个特点,即开始出现妈祖经书和妈祖题材的小说,朝廷褒封档案史料很少,林氏族谱与妈祖志书结合以及出现较多官绅阶层对皇权膜拜及对妈祖信仰批判的文献,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与明代妈祖信仰呈现式微的大趋势史实,是吻合和可以互相印证的。  相似文献   

2.
黄腾华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1):F0003-F0003
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促进妈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华妈祖交流协会和莆田学院共同组织人力编纂了《妈祖研究资料目录索引(》以下简称《目录索引)》一书。2005年8月,此书由福建海风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发行,解决了研究者查找资料的困难,为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妈祖文化和信仰作  相似文献   

3.
刘福铸 《莆田学院学报》2009,16(6):F0003-F0003
<正>2007年《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一辑)4卷4册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受到海峡两岸学术界、文化界以及妈祖信众的好评。2009年10月,《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3卷5册仍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并在11月1日的第五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举行了首发式。  相似文献   

4.
<正>妈祖祭典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界向无专著予以研究;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主任周金琰先生撰写的《妈祖祭典》,于2013年11月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再版),首次对妈祖祭典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填补了该项研究的学术空白。该书出版以后,在  相似文献   

5.
朱志敏 《莆田学院学报》2014,(6):F0003-F0003
<正>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孟建煌教授主编的《妈祖文化传播导论》一书,2014年6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22.8万字,内容丰富,装帧精美,是迄今为止从传播学理论研究妈祖文化的第一本专著,具有开拓学科的重要意义。正如该书"前言"所说:"从传播角度研究妈祖文化,运用传播理论和人类传播规律解读妈祖文化传播现象,将开辟妈祖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和新天地。"妈祖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民俗、建筑、文献、文学艺术、体育、医学、军事、外交、航  相似文献   

6.
上海图书馆的馆藏善本《天后圣像》是一部新发现的妈祖典籍。该书图文并茂,排版精致,故事标题典雅,图案画工精美,富有文化意蕴。书中记载了妈祖身世及其生前灵异事迹,没有历朝敕封的记录以及与国家政治相关的灵验事迹,和同类的妈祖文献相比,更富民间性,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起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内容以描绘民间岁时生活为主。在这些传统年画中,有的还生动反映了天津的妈祖信俗。拴娃娃、妈祖神像以及皇会、花会等题材年画,既展现了天津的地方民俗,又传播了妈祖文化。  相似文献   

8.
该书是“2011年版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丛书”之一,主编为张丹、白永潇。张丹系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白永潇是北京教育学院讲师。  相似文献   

9.
<正>《莆田妈祖信俗大观》一书主编和编委会主任为林国良,副主为郑世雄、刘福铸。该书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本市十多位祖学者合撰而成,2014年4月由海风出版社出版。全书52万字开布面精装,典雅大方。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和展示莆田妈祖俗的专著。全书分为祭典、节庆、进香、神器、供品、出游、艺文、习祈愿、传说等10篇;每篇下再分章节,计41章145节。纵观这部著,我认为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明史》系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伯恩斯等撰写的一部在美国有相当影响的著作。它初版于1955年,此后屡次修订再版,至1991年共出版了八版。1987年1月和1998年5月商务印书馆分别翻译出版了该书1974年第五版和1991年第八版。第八版比第五版在全书章节、内容等方面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古韵标准》的版本本来比较多,但不少人只谈丛书本,否认单行本存在的事实。通过对《古韵标准》的各主要版本及其版本特征的考证,说明《古韵标准》不仅有单行本,而且是先有单行本,后有丛书本,并非"世未有单行者"或"都见于丛书中"。同时对毫无版本信息的馆藏本,进行比对、考证,并根据书中的避讳等情况,认定其为嘉庆年间郑炳文刻本。  相似文献   

12.
现今所能见到的《选序》早期写、钞本有5种:吐鲁番出土唐写本,日本上野精一氏藏钞本,日本猿投神社藏两种钞本,日本九条家藏本。由这几种写本与刻本的《选序》相互对照所列异可知:九条家本出自李善本系统,接近于尤刻本;猿投神社两藏本与上野本基本相同,与尤刻本不同。从猿投神社藏本又有不同于上野本的异来看,可排除这几个钞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可能。可以认为,这几种早期钞本保留了萧统30卷本原貌,并由此可以探求《选序》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玉堂杂记》四库单刻本的渊源,本文采用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比对现存各种版本,透过异文信息,发现四库单刻本与《百川学海》本系出同源,厘清了《玉堂杂记》的两个版本系统,进而考证了单刻本系统的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学家王应奎所著《柳南随笔》、《续笔》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笔记.书中涉及明清之际文坛事迹较多,其中尤其涉及钱谦益的轶事和评论.由于清乾隆以后对钱谦益的著作实行禁毁,故这部作品也未幸免,历次出版均有改动、删节,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版本.现据抄本对被删改的部分作了补充,以恢复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今存魏晋时代的《庄子》注本中,《司马彪〈庄子〉注》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种。《司马彪〈庄子〉注》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它保存有《庄子》异文、佚文,这有助于《庄子》的文字校勘和训诂;它还存有今已不传的古书名及与他书相异的注释,为研究《庄子》及相关文献提供了难得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湄洲岛妈祖文化介绍资料的英译质量调查分析后,发现译文中存在很多拼写、语法、语域等方面存在明显错误。对这些典型错误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可供相关部门规范完善妈祖文献翻译,改善海西妈祖文化的跨文化交流环境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原音韵》是元代一部关于北曲创作的作,包括韵谱和创作理论两部分,由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中原音韵》在最初流传过程中,有“墨本”、“的本”两种版本。在《中原音韵》手稿刚完成时,曾有数十本手抄本流传江湖。周德清称手抄本为“墨本”,称最终改定付梓的稿子为“的本”。“墨本”和“的本”在对平声的分类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8.
介绍妈祖经书及其在台湾的流传情况。重点述介近现代台湾民间几部妈祖经书的产生时代背景和内容大要,指出妈祖经书的教化功用以及它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南唐徐锴所撰《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解字》的第一个注释本,对研究《说文解字》具有重要的价值。自徐铉《说文解字》校订本行世后,此书渐晦,元明两代竟未刊行,至清代,其版本渐多,但优劣掺杂,因而本文主要对其版本源流及存佚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并介绍了现存的重要版本,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