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把教师讲课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一、观念更新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思想基础1.课堂教学观的更新。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通过被动的听,去适应、配合教师。现在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从自己的"一桶水"中舀"一杯水"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找"水",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找到"水"。  相似文献   

2.
基于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是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假设,将当前教师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趋大学化"阶段和"大学化"阶段。"大学化"阶段的教师教育,是被置于大学中的教师教育,而"趋大学化"阶段的教师教育是院校中的教师教育。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与大学化教师教育的本质区别表现在文化氛围、学科综合能力以及学术水平上。为此,"趋大学化"的教师教育应该在学科综合化程度、学科学术性积累、学术性与师范性整合以教师教育的定位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基于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是当前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假设,将当前教师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趋大学化"阶段和"大学化"阶段。"大学化"阶段的教师教育,是被置于大学中的教师教育,而"趋大学化"阶段的教师教育是院校中的教师教育。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与大学化教师教育的本质区别表现在文化氛围、学科综合能力以及学术水平上。为此,"趋大学化"的教师教育应该在学科综合化程度、学科学术性积累、学术性与师范性整合以教师教育的定位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正>"德才兼备"是对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德"比"才"更重要,没有"德"作保障,教师的"才"很难传递给学生。教师的"德"从哪儿来?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即"修身"。由此可见,"修身"是教师成长的基础。而今,有一种普遍而又片面的观念,将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定位在"修业"上,即专注本学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名师辈出的学校,仅新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学校就先后培养出9位江苏省特级教师,其中华应龙等教师已经享誉全国,因此学校被誉为"学者型教师的摇篮"。名师的"群落式"分布一定与相应范围的教师发展生态有关。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生态,学校成立了以"未名教育家"冠名的教师学科研究共同体。百度词条"工作室"是这么说的:"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07,(11B):F0003-F0003
"当代校长"当代教师"是《上海教育》服务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成长的特有板块,它们都强调"用校长、教师的智慧服务于校长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思毅 《现代教学》2012,(Z1):106-107
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既要让教师具有追求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也要让教师具备放下面子、剖析自己的勇气,从摸清现状、解决问题开始,采取想、问、做三结合的办法,在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发力施功"。一、指导教师善想"我的教育状态如何"教师的教育状态折射了教师的专业追求,是教师  相似文献   

8.
<正>要将教师的工作压力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逻辑上讲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减法",另一个是"加法"。做"加法"可能是个更好的思路。教师的减负,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做教师是个良心活,属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那一类。但教师也是血肉之躯,不是机器人,可以承受的工作压力和连续时间终归有限。愚以为,要将教师的工作压力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逻辑上讲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减法",另一个是"加法"。所谓减法,是指大家普遍感到不堪承受教师名分的工作之重,想办法减轻一点儿负担,但我有点儿怀疑这方法很难奏效。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牧人",在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主导性作用。如果教师仅仅做到对学生"授之以鱼",那么这个教师就只是"教书匠";只有做到对学生"授之以渔"的教师,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如  相似文献   

10.
<正>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其显著特征就是开放性。但在开放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成为教学的难题。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及时做好"在线"、"隐身"。其实,"在线"需要的是物理教师精讲点拨,解答疑惑。"隐身"需要物理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让学生充分探究,充分合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对何时"隐身"、何时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如自主学习、进修培训、教学观摩、教育科研等,当然更可以在"教"中"学",在"悟"中"教","教"和"学"本身就是一体的,也是相长的。对"教"与"学"的相长,下面就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感触。一、以"教"促"学",提高职业素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园丁……"教师这个职业被无数光环笼罩着。带着神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乘着改革的春风,年轻的我信心百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对于教学研究,人们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术",而对于教学的"学"缺乏足够重视。教学的"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手段和技巧,是服务于"学"的。所谓"学"是指教师的学问,即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个素养应该是精专与广博的有机结合,精专是学科的深度,广博是知识的宽度,二者缺一不可。没有精专,教学难有深度;没有广博,教学则失于乏味。好的教师应当是"术"与"学"的结合。很显然,有"术"而乏"学"比有"学"而无"术"更可怕。不无偏颇地讲,很多教师桌面上最常见的有三样:教材、教参、练习簿。这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知识供养与构成的不足,虽然教师的教学手段时有翻新,然而其知识层次、文化结构却没能相应的改善与提高。这势必造成不少教师只能囿于自身原有的知识储备或者教材中  相似文献   

13.
"当代校长""当代教师"是《上海教育》服务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成长的特有板块,它们都强调"用校长、教师的智慧服务于校长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校长""当代教师"是《上海教育》服务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成长的特有板块,它们都强调"用校长、教师的智慧服务于校长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代校长""当代教师"是《上海教育》服务于广大一线校长和教师成长的特有板块,它们都强调"用校长、教师的智慧服务于校长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犯错,他们最不愿意接受的是什么惩罚?是教师愤怒的呵斥,还是严厉的批评?是教师被迫无奈地叫家长,还是不理不睬的"冷暴力"?为此,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四项选择中,将近一半学生不愿意接受的是教师不理不睬的"冷暴力"。也就是说,学生最怕的是教师对他们不管不问、漠然视之。明白了这点,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因为我也曾经采用了"冷暴力"。那天,全体班干部"罢工"了。事件的起因很  相似文献   

17.
<正>"涵养教材"中"涵养"二字取其滋润养育之意。涵养,语文教师要让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真正润泽丰盈起来。这是一种研读技能。同时,涵养是教师自身的修养和风格,纵与横的把持,深度与广度的力道都应该掌握熟稔。这也是一种对教材研读技能的考量。"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中的"技能"是一种智力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技能。它包含着对教材本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研读教材的思考能力。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得以展现的基础是语文  相似文献   

18.
正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部2011年10月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正是立足于这一现实,旨在推动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观念更新,尤其是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变革。一、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概念的转变及特征2001年,我国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用"教师教育"的概念,取  相似文献   

19.
正"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对"师"的理解。作为教师,欲"传道"须"有道"。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而且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和主动学习、勇于质疑等可贵的品质,这就是"传道"。"传道"要求教师言  相似文献   

20.
在步入《新课程标准》后,常挂在我们教师嘴边的一句话是"新课标,新理念",我认为"新的理念"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