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化学实验中制取氢氧化铁溶胶一般是用水解法,其原理是:FeCl3+3H2OFe(OH)3(溶胶)+3HCl。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溶胶的浓度不稳定。为使氢氧化铁溶胶浓度稳定,必须趁热对溶胶进行净化,除去盐酸。常用的方法是渗析法,但是净化时间较长,实验效果也不理想。我通过反复试验找到了快捷、方便又实用的好方法。一、用化学反应法制取氢氧化铁溶胶1.实验原理:FeCl3+3NaOH=Fe(OH)3(溶胶)+3NaCl此反应不是可逆反应,由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对氢氧化铁溶胶的稳定性不会产生影响,所以不用净化。生成…  相似文献   

2.
在高一《化学》课本里的电泳实验,普遍认为是难度较大的一个实验。主要原因有两个:(一)电泳速度慢;(二)电极上发生复杂的反应。在阴极上有H~ 和胶粒发生放电;三,氢氧化铁溶胶中有不少电解质其结果:一则是电流效率降低,电泳速度逐渐减慢,二则是电极气的产生会干扰胶粒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一、Fe(OH)_3溶胶的制备与纯化 (1)水解法制备Fe(OH)_3溶胶 在250ml烧杯中加100ml蒸馏水,加热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胶体微粒的电泳实验操作简便而现象明显?采用磁化水配制溶胶!笔者对AgI溶胶和Fe(OH)_3溶胶都作了试验:14伏直流电,AgI溶胶通电二分钟做成电泳实验,Fe(OH)_3溶胶通电五分钟做成电泳实验。效果相当好。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课本用FeC1_3水解制得的Fe(OH)_3胶体作电泳实验,由于其中混有大量的H~ 和Cl~-,电泳和电解一起进行,延长了实验时间,影响了实验效果,妨碍了对电泳实验现象的观察。在教学中,我对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略作处理,就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效果。具体做法是将水解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用渗析法适当地除去H~ 和Cl~-至pH值等于3.5,再置于U形管中,然后接通12伏左右的低压直流电,3~5分  相似文献   

5.
用氢氧化铁作电泳演示实验,难度大,耗时多,效果差。笔者通过多次实验探索,找到了采用淀粉胶体、稀碘液和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的混和溶液作电泳实验,现象明显,耗时少,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一定要加适量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控制 pH 值在4—5之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铁溶液电泳实验的改进江苏省锡山市中学(214154)钱再,吴洪明一.实验装置一,实验操作1.实验前准备工作(1)Fe(OH)3溶胶的制备和提纯将0.3FeCl3·6H2O先溶解于10ml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后,将其逐滴加入正在煮沸的100ml蒸...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化学》第二册(甲种本)“实验五 胶体的性质”中,要求学生这样来制备硅酸溶胶:“在一个大试管里装入5—10毫升盐酸,并加入1毫升的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硅酸溶胶。”并在胶体的凝聚的实验中,将此溶胶与氢氧化铁胶体混和振荡,要求学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目的是要证明,可用带有相反电荷胶粒的两种胶体混和的方法来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发生凝聚。但是,实验表明,按照上述操作方法所制得的硅酸溶胶,与氢氧化铁溶胶混和,并不能看到凝聚现象。本文将从硅酸溶胶的形成及硅酸溶胶胶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介绍了胶体的性质——电泳。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电泳的理解,有必要增加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但该实验具有操作过程繁琐、所需电压高、耗时长等缺点,对此,笔者制作了新型电泳实验器,取得了较好的演示观察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介绍了胶体的性质——电泳.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电泳的理解,有必要增加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但该实验具有操作过程繁琐、所需电压高、耗时长等缺点,对此,笔者制作了新型电泳实验器,取得了较好的演示观察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化学胶体教学中,往往由于光源性质的局限,丁达尔现象不明显,所以不易看清楚。现在采用方向性好,单色性好,高亮度的氦氖激光器作光源,不需其它附属装置,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丁达尔现象。观察时把激光束分别水平射向装有氢氧化铁溶胶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等玻璃器皿(如图所示),就可看到一条鲜艳的红色激光束通过氢氧化铁溶胶,而激光束通过硫酸铜溶液时不发生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电泳的实验,已有许多文章进行了探讨,有些也对Fe(OH)3胶体电泳的方法作了改进。但这些改进效果仍然欠佳:要求的直流电压较高,一般为30~40伏,甚至110优电泳速度也较慢,通常要10~20分钟才能观察到电泳现象[1~3]本文报道了增大胶体双电层附近与异电离子符号相反的离子的浓度,而不增大与异电离子符号相同的离子的浓度,提高ζ电位和电泳速度,用15~20伏直流电,1~2分钟就能观察到电泳现象的新方法。一、理论分析对Fe(OH)3胶体电泳实验的研究,是想敢得外加直流电压低,电泳速度快,操作方法简便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胶体电泳实验的改进孝感市文昌中学成火香(432t00)胶体颗粒具有吸附带某种电荷离子的性能.而使胶体带电,在外加电场的作):IJ下,形成带电荷胶粒的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电泳。如氢氧化铁胶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户,带正电前...  相似文献   

13.
《物理化学实验》中溶胶电泳实验,从溶胶制备、渗析纯化到电泳,存在时间长、制备和渗析纯化容易失败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溶胶制备及"抽滤渗析加尿素"的纯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具有省时、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泳速度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两极之间的距离越大,电泳速度越慢,相反则快。如果用直形玻璃管代替U形管来做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实验,由于两极之间的距离缩短,电泳速度也就加快,使演示的实验现象更为明显,而且有利于在低压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宏观法的电泳实验是观察溶胶与不含胶粒的导电液体的界面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它适用于高分散的溶胶如As2S3和Fe2O3溶胶或过浓的溶胶,适用于那些不易观察个别胶粒运动的溶胶。用宏观法做电泳实验可以判断胶粒带何种电荷,可以测定胶粒的电泳的速度,计算胶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电位差,该电位差用ζ表示。ζ数值越小溶胶就越容易发生聚沉现象。本文叙述用Fe(OH)3溶胶的宏观法的电泳实验来说明做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在玻璃U形管的下面放入棕红色的Fe(OH)3溶胶(见图1),然后在其上放入无色的稀盐酸溶液,并使溶胶与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在U形…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界面电泳法测量氢氧化铁胶体电动电势实验中胶体溶液电导率和电位梯度对实验的影响,给出了优化的实验条件。讨论了采用硫酸纸作为胶体溶液渗析用半透膜的可行性和优化的渗析方法。通过上述改进,实现了在一个实验课时内可以完成该实验并获得很好的实验结果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电泳实验是验证胶体电学性质的一种方法。大部分教材设计的实验都要在比较高的电压下进行,而且实验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对一些教学设备较差的中学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着重从降低电压和加快胶粒迁移速度方面考虑,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经过一些探索,终于获得成功。若与8V 直流电源相连,用铜箔作电报,约需3分钟,就能看到氢氧化铁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胶体电泳速度的几个原因及在实验电泳室的基础上做好Fe(OH)3溶胶电泳实验的最佳实验方案进行了研究,以便从本质上认识胶体微粒带有电荷的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19.
电泳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电场强度是胶体微粒定向移动速度的关键、电压高、电场强度大,可大大提高电泳速度。因此我们研制了高压直流电源,当电源电压(经调压器调压)为230V、两极负载电压可达330V,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效果甚好,电路接通,立刻出现电泳现象,经1分钟在阳极的清晰界面高度达5毫米(U形管直径为15毫米)、2分钟为10毫米、4分钟可达20毫米,平均速度为5毫米/分。分界面清澈、现象明显,时间不长,完全适用于课堂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0.
Fe(OH)3溶胶电泳是高校很重要的一个物理化学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时间较长,而且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因素易导致实验失败。文章对Fe(OH)3溶胶电泳实验的实践研究,分别从如何安排实验步骤及实验细节等诸多方面入手,提出很多可以缩短试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实验时尽快完成,在最短时间里获得更大的实验收获,认识到实验改进的获益,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