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4):F0003-F0003
沈阳体育学院建院以来,足球课程始终是术科教学的主千课程之一,50多年来,几代足球教师呕心沥血,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足球人才,而且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90年被原国家体委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被学院评为学院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沈阳体育学院精品课程,200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2.
沈阳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传播方向)自2004年成立以来,其核心主干理论课程之一即为《大众传播学》,它也是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经过4年的发展建设与改革,2008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4):F0002-F0002
张萍(1955-),女,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院级精品课程负责人。1973年考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学习,197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现为排球教研室教师。先后被评为沈阳体育学院“优秀个人”“三育人”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三十余年来,张萍教授始终工  相似文献   

4.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1):F0003-F0003
篮球课程在沈阳体育学院已有52年的历史,经过几代篮球教师的辛勤耕耘,成绩斐然:2004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2005年,篮球教研室被学院评为“优秀教研室”。为了打造全国一流学科和一流教研室,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才,教研室全体教师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在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上意气风发,喻悦奉献。  相似文献   

5.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F0003-F0003
董文秀教授(1954-),男,汉族,中共党员,辽宁省本溪市人。197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现沈阳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6年10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88年5月学成回国。1997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为期一年的国内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到沈阳体育学院外语教研室工作至今。兼任沈阳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沈阳体育学院督学和《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英文编审。由于工作积极努力,2000年以前三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董文秀教授从事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喜讯     
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办的2019年第6届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19年《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的中国体育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由2018年的第15名提升到第11名,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由1.215上升到1.585。  相似文献   

7.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2):F0002-F0002
于洋(1961-),女,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2002年晋升为教授,现为沈阳体育学院运动生理生化教研室教师,兼任辽宁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1999年被评为学院跨世纪优秀青年学术骨干,1999——2000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2001年被评为学院先进工作者。长期从事运动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高等院校获得发展的必然途径。为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求,沈阳体育学院于2004年开展了"以教学大纲的修订为切入点"的课程改革工作。本文从沈阳体育学院教学工作及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004年课程改革的目标和2004年课程改革的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期为沈阳体育学院2004年的课程改革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学人风采     
<正>毕桂凤(1964~),女,教授。辽宁大连人,1985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分管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工作。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2001年和2009年被评为大连市群众体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沈阳体育学院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沈阳体育学院课程建设的现状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确立课程改革的概念及沈阳体育学院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最后提出沈阳体育学院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F002-F002
杨尔绮(1946—),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汉族,民盟盟员,大专毕业。1986年荣立吉林省政府三等功,1987年、1989年两次被选为全市体育界妇女代表参加省妇代会;1995年、1997年先后被评为沈阳体育学院优秀教练员及优秀教师,199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级教练员(教授级):自1999年以来任自由式滑雪国家队教练员;2000年获“沈阳市科教系统先进女知识分子”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相似文献   

12.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I0001-I0002
日前,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之际,经教育部科教司同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开展了第三届评优活动,旨在展示2002年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工作会议以来人文社科学报取得的成绩。经总评委评定,《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相似文献   

1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F002-F002
王晓春教授(1954-),女,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1978年于沈阳体育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5年在北京体育大学任国内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馆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会委员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中青年研究会委员;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体委教材编写组《学校体育学》小组成员;辽宁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14.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F0003-F0003
自沈阳体育学院1954年建校至今,教育学课程始终是学院体育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各个专业都开设了教育学课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7~2012年《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刊载全部论文和基金论文被引率、被引地区、被引机构分布、单篇论文被引展开分析,客观评价了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由天津体育学院张勇和刘洵教授主持的<运动生理学>课程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了天津体育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历史悠久,师资队伍优良,专业实力雄厚,专业特色鲜明,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致力于专业综合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体育教育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示范性专业。多年来,体育教育学院一直秉承立足体育领域、服务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沈阳体育学院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入手,采取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体育学院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与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对策,为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1):F0002-F0002
刘兴(1963-),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国际级裁判、研究生导师,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体育科学院客座教授、访问学者。1981年考入沈阳体育学院,1985年毕业,同年考入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8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2002年获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1993年-1995年应邀被国家体育总局和沈阳体育学院派往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体育科学院任教、学习。  相似文献   

20.
期盼已久的第11届安徽省运动会隆重举行了。如果说此次运动盛会是对我省各路运动健儿运动水平和体育精神的一次检阅,是我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里程碑的话,那么,安徽省高校体育工作校长论坛的召开,必将引领我省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推动我省体教结合工作,促进高校体育在我省体育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期,我院公共体育课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的关心和领导下,博采众家之长,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1年,公共体育课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04年11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这标志着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当前,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正以教育部评估为契机,加快建设步伐,朝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目标迈进。现就我院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模式3个方面做简要介绍。1课程指导思想高校体育课是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融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学生在校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对大学生将来是否能成为被社会承认、是否能成为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