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新疆大学生选择体育授课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球类和游泳项目,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男女生之间在选择项目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心态方面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在选项中,大部分学生基于感性的成分较多,理性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少,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王极 《考试周刊》2007,(48):110-111
高职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运动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体育教师的专长、教学水平和教学风度等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不同项目的选择。因此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并根据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进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运华 《考试周刊》2010,(54):183-184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理论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作了分析和阐述,并依据原则,针对中小学生的身体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符合各地各校的自身情况、考虑各项目之间的有效迁移、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有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体育对于学生的身体发展不仅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注意发挥体育的全方位作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一、结合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之间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体育课程因为课程本身的限制,教学内容之中难免会有一些比较激烈、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可以促进学生锻炼身体,培养  相似文献   

5.
体育选项课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开设项目范围内,在教师正确引导下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项目。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该项目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自己锻炼以及体质和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大了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推进课程建设的力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学校引导学生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一些项目作为运动技能学习的重点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学校应该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竞技运动项目、民族体育活动和新兴运动项目作为体育与健康的...  相似文献   

7.
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成体育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互助学习、项目学习、快乐学习。在小组里,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运动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自学、自练、自得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体育选项课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开设项目范围内,在教师正确引导下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项目。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该项目科学燃烧的方法,培养自己燃烧以及体质和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水平较低,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大都集中在一些非激烈性项目和考试科目上,很少参与其他的锻炼项目;体育弱势群体参加身体锻炼的强度主要集中在中,小强度之间,一般身体锻炼的时间多在45min以下;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为“实物型”消费,对于“参与型”消费意识较低。影响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因素有: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缺陷,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与态度,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局限,学校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组织等。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在训练中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选修内容,做好个性化教学辅导,选择难度适宜的学习项目;做好个性化教学辅导:做好个性化的体育活动防护,组织学习兴趣小组,从而帮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学好体育。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院大学生实施体育专选课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体育专选课的因素包括兴趣和爱好、教师、运动项目的特点、场地器材因素、体育考试的难度及同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学生在跳马运动项目中运动损伤与个性的关系.方法:将我校体育教育专业2003-2005级学生300人,均为男生,分为两组.在跳马项目中受伤的学生62人,为受伤组,未受伤学生238人,为对照组.采用辽宁省修订的卡特尔十六个性因素问卷表,对对象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跳马运动的损伤与学生个性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结论:体操跳马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因素,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通过跳马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全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The topic of this study is how Swedish students aged 15–16 use causal reasoning in history when given a high-stakes task about explaining a historically significant event, the rise of the Nazi regime in Germany. The study is based on student texts from the Swedish national test in history. The student texts are mainly analysed with regards to how many, and what kinds of, causal factors are used by the students. The study finds that while most students are able to combine agents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in their explanations, the explanations show a recurring theme of combining a generic sense of economic crisis with Hitler and the German people as the important agents, to the detriment of other causes that could open up for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why the Nazi regime came to power. To counteract this, the study suggests increased emphasis on some contextual factors in teach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刘贤臣编写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C)》对2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了解高中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基本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目前高中生存在的主要生活压力事件主要来自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方面,其中受惩罚因子是最主要的生活压力事件;高中生的生活压力事件在性别和年级上都存在差异;高中生的生活压力因子中除了其他因子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方面因子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应根据高中生生活压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特点来缓解高中生生活压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德州学院大学生早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焕波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4):96-99,103
通过对德州学院大学生早锻炼现状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早锻炼有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增强体质、减肥健美、消遣娱乐是早锻炼的主要目的,早锻炼的项目仍是以传统的健身项目为主,参加早锻炼次数较少、运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外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参加早锻炼的主要原因.针对早锻炼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在新课程标准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的,构建新的早锻炼模式.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cademic failure is an important and personal event in the liv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ways they make sense of experiences of failure matters for their persistence and future success. Academic failure contributes to attrition, yet the extent of this contribution and precipitating factors of failure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o illuminate this world-wide problem, we analysed institutional data at a large, comprehensive Australian university and surveyed 186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had failed at least one unit of study in 2016, but were still enrolled in 2017. Academic failure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course attrition by 4.2 times. The students who failed and persisted attributed academic failure to a confluence of dispositional, situ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re was a compounded effect of academic failure on already-vulnerable students resulting in strong negative emotions. Viewing persistence 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heir sociocultural milieu opens up different avenues for research and considerations for support.  相似文献   

17.
差异事件教学的理念源于建构主义的思想。差异事件教学具有距离性、层进性、主体性、协作性等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在差异事件教学中,差异事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冲突是学生对社会进行主动建构的动力;教师是差异事件的生成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差异事件的解决者。差异事件教学的发展策略包括合理的目标定位,生成差异事件,等待、观察与倾听,提供支持性回应,激发学生问题解决等。  相似文献   

18.
杨军 《宜春学院学报》2013,(11):155-158
通过抽取江西2所高校660名大学生,运用BECK绝望量表(BH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其进行,以期了解在校大学生绝望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结果显示:①73.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绝望感,绝望感水平在性别、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绝望感组在生活事件及各因子上得分高于低绝望感组,而在内、外复原力上得分低于低绝望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生活事件既可直接影响绝望感的产生,又可通过心理复原力间接影响绝望感的产生.因此可以得出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绝望感,心理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绝望感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Field trips are effective because they situate learning and facilitate knowledge transfer, thereby influencing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interests, and motivation. Variations in field trip configurations and the subsequent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influences provided the motivation for this study of Outside Day—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ield trip for 6th-grade students. The participants were immediately postassessed on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event and 1 month later assessed on their event activity recall. Results indicate the students hel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 field trip and recalled a hands-on orienteering activity most frequently. The discussion provides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fi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