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集邮》2004,(5):7-7
1、神州五号返回舱安然着陆的当天发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10月16日),香港、澳门同时发行同题邮票,三地联合发行小本票。 2、2002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揭晓颁奖活动在江苏高邮举行(8月27—28日),2002—21M《黄河壶口瀑布》荣获最佳邮票奖,2002—2《八大山人作品选》、2002—23《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获优秀邮票奖,2002—5M《步辇图》获专家奖和印刷奖。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邮》2006,(5):7-7
1、第25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在武汉举行, 《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获最佳邮票, 《鸡血石印》获优秀邮票(1)兼最佳印刷奖,《清明上河图》获优秀邮票(2)兼专家奖, 《甲申年》获专家奖。在参评者中抽取幸运者10名,免费参加8月在泰国举行的中国-泰国双边邮展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建伟 《中国集邮》2001,(12):30-31
曾孝濂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教授、画家,并非专业邮票设计师。可是曾教授初涉邮票设计领域,首次设计的《杜鹃花》邮票(见附图),便夺得1991年最佳邮票桂冠。1992年设计的《杉树》邮票.又夺得当年最佳邮票奖和首次设立的专家奖,而成为佳邮评选专家奖获奖第一人。2000年设计的《君子兰》邮票,不但成为群众最喜爱的2000年祖国内地邮票,而且又荣获2000年度最佳邮票奖。短短的10年间,曾教授似乎与最佳邮票有着不解之缘。只要我们探究一下曾教授的经历,就可知这一切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4.
曾孝濂是我国名插图、科普画家,从1990年设计T162《杜鹃花》邮票起,先后设计了《杉树》(1992年)、《苏铁》(1996年)、《珍禽》(1997年)、《君子兰》(2000年)、《百合花》(2003年)、《绿绒蒿》(2004年)和《孑遗植物》(2006年)等8套邮票,其邮票作品多次被评为年度最佳邮票并获专家奖,成为创作邮票套数最多的云南画家。  相似文献   

5.
1998年度的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结果于5月21日在广州揭晓。《何香凝国画作品》获最佳邮票奖、专家奖、最佳印刷奖3项殊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和《镜泊湖》获优秀邮票奖,《抗洪赈灾》获特别奖。本次佳邮评选共印发选票999999张,有效票597625张,选中票368274张。  相似文献   

6.
《集邮博览》2010,(2):3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原籍广东中山,1934年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同年从事专职邮票设计工作,是全国美协会员。曾任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票设计室副主任。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妇联常委。曾获最佳邮票、最佳首日封等多项奖。《中国古代钱币》邮票在美国获奖。《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及小型张获体育邮票最佳设计奖第一名。有51套邮票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邮票卷》。曾获全国及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邮》2001,(4):47-47
1.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7月18-20日),刘平源当选为会长。 2.1999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揭晓颁奖活动在南昌举行(5月19-20日),1999-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荣获最佳邮票奖和专家奖,1999-18《澳门回归祖国》,1999-14《庐山和金刚山》获优秀邮票奖。  相似文献   

8.
1.’96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揭晓,《上海浦东》荣获最佳邮票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获优秀(1)邮票奖及专家奖,《黄宾虹作品选》获优秀(2)邮票奖。颁奖活动在海口举行(5.24—25)。  相似文献   

9.
《兜兰》邮票以对角线45&;#215;45mm(菱形)亮相,但这套邮票称为“(菱形)邮票”,实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丙戌年》邮票首次在同一轮生肖邮票的发行中途调整全张邮票的版式,由《甲申年》和《乙酉年》的全张24枚改为全张20枚(4×5)。[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吴荣先 《中国集邮》2001,(11):17-18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古典学名邮票,加上1983年和1984年发行的中国古典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合称为“四二曲”邮票。这些邮票,设计堪称一流,市场反映极好。不但在集邮界,而且在海外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热门题材不嫌多,澳门、台湾省和某些国家,近年争相发行“四”邮票,对于补充我国“四二曲”邮票的不足与组编中国古典学专题,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邮票史》(第八卷)的读来信,对该书关于普16邮票名称的表述提出质疑:一是为什么称普16为“革命纪念地”,而人民邮电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却称为“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二是为什么正称“革命纪念地”,而附录《邮票一览表》称“革命圣地图(第四版)”?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1998年8月26日,随着《三国演义》(五)“空城计”小型张的面世,我国邮票发行史上历时整20年的“四大古典学名”邮票的发行正式宣告结束,它们与我国在1983年和1984年发行的中国古典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一起,被集邮界合称为“四二曲”邮票,堪称20世纪中国邮票史上的浩大工程。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月28日,澳门发行《岁次壬午》(马年)邮票(S025)和小型张(B026)各1种,这是澳门第2轮生肖邮票的第7套。邮票画面为马的面部,小型张画面为骏马的头、颈部,背景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花饰图案,邮票左上角印有篆刻“马”字,与往年生肖邮票图案形成系列。 新邮纪念邮戳(C089)图与小型张画面相同。  相似文献   

15.
1968年5月1日,文7《毛主席诗词》余下的9种邮票发行,这样文7全套14种邮票发行完毕。而第二套《毛主席诗词》邮票也在是年的计划外着手安排。据《中国邮票史》第八卷披露:"1968年8月13日,邮票发行局还曾上报一套‘毛主席诗词'邮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邮票史》(第九卷)中,“系列邮票”一词的使用率相当高,笔认为存在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0,(1):35-37,39
1999年11月18日,第8套美国《世纪之庆》系列邮票在纽约贾维茨会议中心举办了首发式。这套《世纪之庆》邮票反映美国70年代的大事,标题为《建国200周年,水门事件和地球日》(图1)。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集邮》2005,(3):17-21
2D04—1《甲申年》生肖化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但不明确具体省市,故生肖邮票无主题原地;若当年票图并非出自乡土工艺品,亦无主图原地。国家邮政局主办的《甲申年》邮票首发式在苏州举行,销“江苏苏州图书馆(临)”日戳为首发地相关封。当地另有与票题同名的新邮发行纪念邮戳(下以后续[新]表示)和新邮首发纪念邮戳(下以[首]表示)。销“江苏连云港猴嘴”、  相似文献   

19.
本刊今年第6期40页刊出徐星瑛的《普30、31(第一组)邮票上的微缩文字和荧光油墨》一文,对邮票上微印文字作了详细介绍。列出1元票左下角印有“ZHONG GUONIAO”(中国鸟)黑色文  相似文献   

20.
鲁凌 《上海集邮》2003,(7):48-48
德国米歇尔公司对2001年全世界邮票发行种数的调查统计结果,在今年4月号《米歇尔邮票月刊》上公布。数据表明,2001年全世界共计发行邮票和小型(全)张13879种,较2000年减少3665种,是1992年以来的10年间全球每年发行邮票种数首次呈现负增长。有关资料见相关图表,其中"全球邮票发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