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赵平喜 《现代视听》2012,(10):19-22
媒介融合在国内正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这种媒介融合的态势对我们国内传统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进一步"融合"创新,以教育教学的大融合、大发展来策应和促进传媒业的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2.
对融合时代我国出版业的媒介环境及其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成  汤晓芳 《编辑之友》2012,(2):43-45,49
媒介融合的本质是各种媒介介质的聚合,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下,发挥各媒介自身特点和优势,因此融合是聚合而不是媒介形态的消亡.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业正在面临着全新的传播环境,它不仅改变出版业原有的技术和形式,而且还将深刻地改变已有的出版观念.  相似文献   

3.
毛伟  周燕群 《中国记者》2020,(1):111-114
2019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25周年。25年来,我国传媒业及传播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推动着媒介由低维形态向高维形态快速演进。封面传媒坚持以技术驱动融合转型,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媒体"领域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对传媒业生态的影响直接且深刻。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和区块链等支撑元宇宙的核心技术,都已在传媒业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运用数字化思维,探索虚实融合共生下的传播方式与内容场景,不断拓宽媒体的生产链、传播链、价值链,这是元宇宙媒介新形态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成为传媒业的主流.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的环境下,危机事件的传播呈现出了"去中心化"、几何级增长的速度及强化噪音等新特点,应对新环境下的危机传播,需采取及时公布、通力协作、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等措施,以建构和谐的危机传播新秩序.  相似文献   

6.
彭兰 《新闻界》2012,(16):3-8
今天的传媒业面临的技术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尽管技术因素不能决定一切,但如果无视新技术带来的影响,固守传统媒体的思维与工作方式,那么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终将变得越来越被动. 目前传媒业更关注的是媒介融合的影响,但与媒介融合这一趋势并行的,还有另外几个将对传媒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背景,它们分别是: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和大数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媒业内部各行业的融合和传媒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边界渐趋模糊的现象,从构成媒介行业的软硬件体系,基于这些设施的媒介传播的活动与实务,以及人类社会与之相应的社会安排与组织形式3个层次,对传媒业的边界消失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形态上不断整合的媒介产品,也将促使以其为基础的传播实践活动、商业运行逻辑、传播制度规范等产生相应变化,但后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传媒业的内外融合,不但要从语态、观点、技术、渠道等内容生产传播角度寻求创新,更要从机制、规范、制度等角度创造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是传媒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当代媒介融合进程主要体现在传媒数字化、集团化、跨界发展等层面。我国出版企业应视媒介融合为重要发展契机,以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媒业发展的产业规律为依据,着重实施数字化转型和集团化发展,提升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磊 《记者摇篮》2014,(3):48-49
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发展迅猛,促进了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大力发展,同时带来了传媒业发展的新趋势:媒介融合。"融合"的概念最早在1978年被指出,主要阐述不同媒介之间将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交换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它是将电视、移动技术、网络以及各类新闻媒体融合一起的代名词。出现媒体融合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媒体(报刊、杂志、广播)受到了新兴  相似文献   

10.
澎湃新闻的媒介融合实践在中国具有典型意义,其在技术手段、媒介形态、传播渠道等方面都做出了融合创新。澎湃新闻生产和新闻聚合并举,专业严肃的内容与通俗个性的文风结合,多屏联动、资源共享、多维传播,构建起新型的媒介形态。本文认为,中国的媒介融合还处于初始的"技术融合"阶段,媒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受众作用发挥是推动未来媒介融合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融合创新、智能传播、思维革命、价值重构已成为传媒业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形成传播新形态、媒介新生态和传媒新业态.开放多元的媒介生态催生新内容和新服务,跨界融合和开放合作成为媒体融合新范式.  相似文献   

12.
崔颖 《出版广角》2018,(12):64-66
媒介融合进入深度系统性发展阶段,媒介环境和生态发生巨变.除了传媒业本身的融合,其"供给侧"的改革势在必行,即传媒人才培养应以媒介市场为导向,围绕人才需求,突出教育的服务性特点,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主线,培养以全媒体、复合型,具备多元化知识体系、多种专业媒体技能和开放式思维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媒介融合人才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单一纯粹的新闻业已不复存在。新闻教育转向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技术的异化、传播的碎片化、传媒的产业化使传媒和传媒人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日显突出。必须加强他律和自律重建传媒和传媒人的社会责任。一、传媒业全媒体发展势不可挡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①传媒业全媒体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狭义地讲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6.
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传媒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不再是以传统媒体为主导,而是更加注重互联网的作用,逐渐从"+互联网"转变为"互联网+"。本文针对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媒介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转变思维方式,探索盈利模式,重视技术开发,坚守内容为王,以及适当进行体制机制变革。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在悄然改变,而当今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便是媒介融合。本文通过先阐述媒介融合的含义,接着分析媒介融合对传媒业产生的影响来综合分析媒介融合的效应,另外立足于媒介批评的视角,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消极影响和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颖悟  汪丽 《传媒》2012,(9):72-74
作为全球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现实和重要趋势,媒介融合正在并进一步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该文分析了媒介融合对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领域的深刻影响,并指出媒介融合加快了社会媒介化的进程,催化了媒介化社会的建构与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8):29-37
适应数字技术推动下的媒介融合趋势,台湾参酌先进国家和地区做法,成立通讯传播融合规制机构NCC,持续推动"汇流大法"立法进程。到去年5月,包括"电子通讯传播法"等五部法律在内的"汇流五法"草案公布,建构出通讯传播融合整体规范架构,为实现传媒业、电信业、互联网业的融合规制与产业发展扫清制度障碍。本文结合海峡两岸规制融合的共性问题,梳理分析我国台湾地区传媒法律制度演变轨迹与内在逻辑,希图对同处媒介融合环境的我国大陆推进传媒业法律制度革新有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申启武  李颖彦 《传媒》2019,(10):24-28
当前,音频聚合平台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依然沿用着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时期"技术+内容"的融合范式,尚处于弱智能化融合阶段,若要实现纵深融合,还需在明确媒介边界和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完善"生产—分发—进化"的发展链条,从而形成以精准经营为导向,以智能技术和聚合内容赋能的声音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