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寻莆田木雕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当代莆田木雕的转型需求,探讨如何通过校企合作为莆田木雕的转型活化带来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17,(3):82-87
简述近代以来,莆田木雕产业在木雕的原料来源、作品用途、生产经营方式、产业主体人群(艺人)的社会地位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梳理,分析近代以来莆田木雕产业的历史演变,认为莆田木雕产业经历了自给自足生产、计划经济下的生产、经济转型期的生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逻辑。由此,将其分别归纳为民俗文化需求模式、政策主导模式、商业经济模式三种产业发展模式。对比分析三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认为要建立理想的产业发展模式,莆田社会、政府、企业都肩负着各自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民国肇始,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丧葬习俗是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一种民俗,是了解社会变迁的窗口。民国时期山东地区的宗教信仰变化给丧葬习俗带来了新的变迁。丧葬习俗的变迁可以反映一个历史时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研究丧葬习俗变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的电影创作贯穿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的当下,常常处于时代文化潮头,具有某种文化编年的意味。更准确地说,是当下的时代、社会、文化创造了张艺谋,制造了一种独特的“张艺谋现象”。在张艺谋电影创作的表象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文化、社会、时代变迁的轨迹。划分了张艺谋电影的几个主要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影片的艺术与文化特点,进而探析张艺谋电影的美学风格变迁、文化流变及文化价值或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5.
徽州木雕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认同感.针对木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境遇,就保护与传承提出一些可行性思路.将徽州木雕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表现出来,目的是要传承传统艺术和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唐宋莆田南北洋开发的历史过程,宋代木兰陂建成后,莆田南北洋大开发完全改变了莆田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农业一岁三熟,科举文教大兴,不仅为妈祖信仰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文化支撑和宗教土壤,而且直接促成宋代妈祖信仰的快速传播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比喻:时代色彩与文化内涵之新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与时代的紧密关系及它的文化内涵 ,比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比喻在思维方式、民族习俗、传统文化、历史典籍之间的差异 ,更进而挖掘产生这些语言现象的深刻时代因素 ,体现语言做为社会窗口的大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8.
舒黎  张小维 《教师》2012,(21):10-11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多元化进程日益加快,东西方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磨合也在悄然进行中。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结合我国的国情等方面的因素,人们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但只要我们能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人们的脑海中、意识中,那么我们一定能在这多元文化的时代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沉淀,见证着荏苒岁月,也传承着绵长的中华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日益凸显,如何将传统文化的内在机理嵌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繁荣发展进程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主题,论者试从科学化、社会化、系统化的三维视角分析传统文化的时代取向,以便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精准定位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从来就不只是所谓"纯文学"的历史,它既是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与审美精神的反映,也主动参与了政治、思想、文化与审美的建构发展,它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时代的助推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学史的发展轨迹更是与社会思潮的变迁表现出千丝万缕、息息相关的联系。在种种的社会思潮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道德精神由于其强烈的渗透性与广博性,而与文学发展表现出尤其紧密而深微复杂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李洁 《华章》2013,(22)
金漆木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流传到南方后,又受到地方艺术特色的影响形成为一种木雕流派,主要流行于广东潮州地区和福建莆田地区。用它来装饰房屋和庙宇的栋梁、物椽、门楣以及家具等,显得金碧辉煌,给人以富丽庄严之感。  相似文献   

12.
蒋衡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2):58-59
本文从教育与社会、国家发展的视角评介哈尔斯(Halsey)等编纂的《教育、文化、经济与社会》一书,简要分析战后英美自由主义国家从经济民族主义时代向经济全球化时代转型期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并将这一阶段的教育变革历程镶入这一背景中进行相关梳理,就教育和国家、社会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突出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时代的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国家化的双重趋向。  相似文献   

13.
指出妈祖文化是莆田最重要、最具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介绍创意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与特性,论述莆田妈祖文化必须朝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才有广阔的前景,最后提出莆田妈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6,(6):92-96
简述借鉴并吸收、传承莆仙文化,对于莆田地方高校建好大学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归纳、总结莆仙文化符号体系核心内涵,探究莆田地方高校与莆仙文化符号之间的沟通机制、对其选择的文化取向以及传承的归属认同路径。认为莆田地方高校应充分借鉴、吸收莆仙文化精神内涵,并融入到办学理念设计、校园景观建设、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使之在传承与创新两方面实现对莆仙文化的归属认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通过田野考察,从木雕手工文化及人才的传承问题、木雕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化与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对剑川白族木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在开放中保护与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追溯一个民族文学语言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推动当下文化文学建设的有效途径。从另一个维度来看,文学语言的变革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社会意识的革新,反映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变迁。探讨文学语言的变迁对研究社会历史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使一个民族保持其独特性并使其成员保持着特有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与思维情感,其所具有的巨大凝聚力往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是抽象的符号,同时又是通过实物承载进而发挥影响的,武强年画蕴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群体生活和社会发展最本质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反应,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出燕赵大地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武强年画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从档案资料来看,武强年画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符号:反映传统农耕社会气息的民俗文化、表现燕赵文化风骨的地域文化、记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文化。这种文化符号浓缩在一幅幅的武强年画中,用图片的特殊方式展现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呈现了社会历史变迁与思想文化传承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18.
礼乐制度始于西周。礼乐制度作为政权统治力的体现对维护统治、规范社会行为起到了巨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乐制度也随之变迁,其未曾消亡的社会规范作用与礼文化的发展始终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文章在阐述礼乐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了礼文化所表现的社会规范思想及礼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蒋衡 《比较教育研究》2001,22(12):58-59
本文从教育与社会、国家发展的视角评介哈尔斯(Halsey)等编纂的《教育、文化、经济与社会》一书,简要分析战后英美自由主义国家从经济民族主义时代向经济全球化时代转型期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并将这一阶段的教育变革历程镶入这一背景中进行相关梳理,就教育和国家、社会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突出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时代的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国家化的双重趋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徽州古民居木雕装饰图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徽州古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产生和演变分析,探讨徽州古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艺术特色。结合徽州古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题材分析,总结其文化价值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