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徐慧 《视听界》2011,(3):111-111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1日答滕万林的信中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从语言的角度看,语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的音声化。作为靠“说话”谋生的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是有声语言传播工作者,与“语”、“文”打交道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国庆 《现代传播》2014,(4):163-164
本文从语言功能角度出发,对当代部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中流行的"港台腔"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就其对大众语言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起到借鉴作用。一、"港台腔"的提出及语言特点所谓"港台腔"指"港台人士努力学习普通话而尚未熟练的话语腔调"。①反观内地语言对港台的影响,较改革开放以来有显著的增强,如港台地区的人说话时会模仿普通话的儿化轻声等。以往提到的"港台腔"是指语音和语流特征综合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由粗趋精的过程,它贯穿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历史之中,凸现在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实践中,凝结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经典作品中。构成这一演进历史节点的,是一个个具有艺术创造力的语言传播者和一篇篇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广播电视语  相似文献   

4.
张玉河  张颂 《当代传播》2007,(6):138-139
"口语化"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语言现象,近年来一些人将它与日常口语混为一谈,使大众传播陷入了人际交流的泥潭,弱化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质量.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讨"口语化"的价值趋向,对引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的有声语言创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口语至上”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口语得到新生,但不久又面临被神化、虚化、人化、俗化的危机。本文针对当前"口语至上"的倾向,从理论上、实践上给予了评判。本文论述并强调了以下观点:1.有声语言创作是一种艺术语言创作;2.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必须植根于大众传播的理念;3.从思维转向语言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力;4.语言功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训练与磨砺。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由来已久,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研究,了解其发展的历史和目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当前社会中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口语化的最新变化,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的手段和模式,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不断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自从“主持人节目”以清新的姿态走进我国广播电视园地以来,便一直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的出现,丰富了广播电视的语言表达样式,突破了以往的传播模式;尤其是“热线电话”的开通,使主持人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更加直接、具体。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随着口语直播节目的增加和交流样式的多元,也出现了一些无法回避的新问题。 首先,直播节目受时间、环境的严格限制,它是一种在现想现说的状态中完成的口语活动。它具备即兴发挥,灵活多变等特点,也有反应快捷、生动自然等优势,同录播有着明显区别。其次,主持人节目多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方式决定了其语言应以随机应变的口语为主;而大众传播具有面向社会,公之于众的公开性,这一点又决定了其语言不应是生活口语的原生态,而必须是规范化了的艺术口语。但由于主持人语言修养高低不一,经常出现语音不准、用词不当、语法不通、语流不畅等诸多问题。 广播电视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对大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的作用,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罗宁 《记者摇篮》2007,(5):56-57
艺术性是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正是其艺术性的存在,传播语言才高于日常口语,我们的受众才能在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语言传播中获得信息、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9.
综艺节目是当下广播电视节目当中的主力军,其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被誉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本文选取了当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分别从口语传播的主体、口语传播的内容、口语传播的形式等几个角度进行研究,以此折射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当中口语传播效果的基本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从言语交际媒介的角度,把言语活动方式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并进一步指出:口语包含"自发"(交谈、独白)和"非自发"(背诵、朗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语言样态多种多样,基本上包含两大类:一类是"非自发口语",即有稿件依据的口语,是稿件(书面)的口语形式;另一类是"自发口语",即没有文字依据的即兴口语.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赋权并延伸了人的口语传播方式,通过技术语言扩大口语传播影响力.电子传播阶段呈现出去中心化、分散化和多元化特点,媒介主体的口语传播方式从有稿播音阐述到无稿播音表述的变化.本文以传统媒体在融媒体发展中主持人进行"直播带货"的口语传播演变为背景,分析传统电视直播主持人在"直播带货"中的口语传播方式,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新技术、新媒体的普及颠覆了很多传统的传播观念,"关系为王"的迅速上位,似乎证明了"内容为王"的时代终结。而作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实现者,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质量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对主持人即兴口语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视,似乎一直停留在"狼来了"的呼声上,缺乏具体、有效的行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重点欠明晰,教学改革依然方向模糊、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3.
有的专家认为广播电视语言实质上是书面标准语或文学语言的口说形式,即内容是标准语,其形式是口头传达,广播电视的新闻联播节目确乎如此;还有的专家认为广播电视语言不属于一个独立语体,而是各种书面语体的不同应用;有的专家则认为它是一种混合语体。北京大学教授林焘先生曾经讲过广播电视语言是一种规范化的口语。有的专家则提议,设立一个零度坐标,偏向口语多一些的就是口语语体,偏向书面语多一些的就是书面语语体。广播电视语言,属于通过话筒———发射和收音机或电视机———传送和接收的一种话语,它不同于书面语的朗读,也不同于一般的随…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张颂先生多年来在语言传播学术研究方面一直坚持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现在计划写出一系列短文在本刊发表,基中不乏对一些其他观点的尖锐批评之处,本刊历来主张百家争鸣,这里照发张先生大作。广播电视传播,语言应该在其位,谋其"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文轻语"现象还远没有众叛亲离,西方语言中的"自然"之风又扑面而来助纣为虐。改革,在规律的关怀下;虽然曲折,但无疑是在前进着,深化着,把那些风声鹤唳淹没在历史车轮的轰鸣中。传扬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热衷于"自式"的推田,似平成了的巴日常有以"发明"、"H创"了什么而自喜看…  相似文献   

15.
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中,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都非常重视“即兴”的表达。“即兴而言”的部分往往会成为整篇作品中的精典: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广播电视中的口语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口语,它是在现场交流中“即兴”完成的规范化、艺术化的创作活动。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疲于应付节目,即兴口语缺乏文采,不讲质量,不求效率,信口开河,导致整个节目单调、浅薄,使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充分认识和恰当运用即兴口语表达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6.
曾致 《声屏世界》2003,(12):17-18
播音主持工作是广播电视传播的环节,直接关系传播效果的优劣,关系到先进文化导向的落实。对播音主持语言进行深入研究,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的要求。研究播音主持语言,应该立足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关照历史、直面现实,展望未来,不能脱离“中国实际”,更不能缺乏民族文化的独立意识,一味地“言必西方”,打着“全球化时代”的旗号步入媚俗与崇洋的歧途。近日读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关鹏博士《漫谈全球化时代的广播电视语言》(以下简称《漫》)一文后,上述感想便又聚集起来。现就《漫》文中涉…  相似文献   

17.
播音语言规范化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播电视传播,无论是声音广播还是图像广播,都离不开语言,而播音语言当然是其主体.新闻播音、专题播音,体育解说,节目主持……哪一类播音都必须规范,似乎已经不成问题,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了.我国的广播电视传播,除外语、少数民族语、方言等节目,主要是普通话播音.我们认为,广报电视播音语言,不是相声、小品,不是戏曲、电影,更不是山东快书和上海滑稽,必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以普通话的标准加以规范.我在公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一书中提出:“语言现象,正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映照着当代文…  相似文献   

18.
李尚智 《新闻记者》2012,(3):43-46,2
广播电视真实地记录了一座城市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化,视听影像资料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和新闻价值。上海是中国广播电视的发祥地。为此,本文建议,在筹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同时,也有必要建设一座上海广播电视博物馆,让人们在"有声有色"中了解历史、体验文化、感受教育。作者介绍了国外广播电视博物馆的概况,对建设上海广播电视博物馆的方案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9.
徐益 《新闻世界》2014,(11):37-38
网络词汇很多是由外来词衍生而来的,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不可小觑。现在,一些曾在网络上风靡、流行的词语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的交谈中,也常常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中。本文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出发,研究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节目用语规范化的影响,并对广播电视节目用语规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语言。素有"高山王国"之称的尼泊尔的国土面积虽然只有14万多平方公里,但作为其官方语言的尼泊尔语,却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语言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重点阐述尼泊尔语的产生、发展阶段以及其特点。一、尼泊尔语的产生尼泊尔语属于印欧语系范畴,是由卡斯族人讲的一种山地语言卡斯语演变而来的,大约产生于尼泊尔历史的中时期,即公元1000年左右,它的可查证历史是从125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