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兼为词人和词学家的张炎,其在词的创作和词学理论的创作上都颇有建树。在评价词的标准上,他创立了清空,骚雅,用来品评词作。在词的形式方面,他注重词音律的协和流美,清越雅正。张炎词作音律协洽,句琢字炼,雅丽清畅。在词的内容方面,他提倡词作风格的清丽高远,意趣的淡雅空灵,以及遣词造句的精粹与融化不涩。作为词人的张炎,他在词作创作时,又一直贯彻和实践词学理论,创作了大量绝妙好词。本文根据张炎的词学理论中的"清空"探讨张炎的词。  相似文献   

2.
张炎论词主张音乐与词作并重,其"雅正"说实包括音乐之雅正、词作之雅正和雅词协音三方面。张炎提出"精粹"、"妥溜"等审美范畴,服务于"清雅"词论体系。融贯之美是他词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要素,用以达到清空中有意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炎作为南宋末著名的词作者和词论家,以其丰富的词作体现了他所倡导的创作主张,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张炎的词作在内容上大都表现了其身世之感,在艺术上重视审音协律,讲究修辞炼句,提倡婉雅之风;其创作理论涉及到词的乐律及具体作法,提出了清空、雅正、意趣高远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4.
阮琼 《文教资料》2012,(26):107-109
王安石词作数量不多,佳作也较少,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其词作的题材内容与传统的香软词有显著的差别。本文拟就王安石词作的题材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在"词为艳科"的文学背景下王词内容中的"脂粉语"问题,从而确定王安石词作在词史上的独特位置。  相似文献   

5.
后人常常把苏轼看作豪放派词人,但在苏轼的词作中,数量最多的是他的婉约词。与宋代早期的婉约词相比,苏轼的婉约词在继承的基础上又独辟蹊径创造独具特色的婉约词。他不仅拓展了婉约词的题材,并且打破了传统婉约词的"以俗为美",在技巧上他以诗为词,给传统婉约词注入活力,为词的雅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的词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时代原因,其词作保留下来的仅有50多首,且有一部分是存疑之作。其中节令词约占其词作的1/5。通过对李清照节令词的分析统计,可以了解宋代节令民俗风情,感受到词人寓于词作的悲戚之情,领略节令词所体现出来的独特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张孝祥是南宋重要的词人。历来对他的词作研究都着眼于其豪放词,尤其是爱国词,而缺乏对张孝祥婉约词的研究。张孝祥的婉约词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理学盛行的时代背景对他的词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呈现出"尚理""尚雅"两个创作倾向,并渗透了禅宗思想;张孝祥婉约词分为宴饮闺情词、相思爱情词和写景咏物词三个部分;张孝祥所处时代背景及在词学思想上的倾向最终都汇总到他的婉约词风之中,体现为清空旷达、俊逸缥缈和雅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活动中,沈约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是沿着陆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这一诗学思路的,他把情感和审美形式看作文学的本质属性而又更侧重于情感表现形式上的审美要求.在沈约的文学观念里,其所强调的"情"是作家内心丰富的自然真切的各类情感、意绪、志趣,是反映作家独特才性的情感、思想,是凭借文采、音韵等审美要素审美化了的情感.而词采、音律等审美要素则又应当是本于情感之自然抒发的词采、音律.  相似文献   

9.
正秋风渐凉,一抹秋阳洒南窗。我喜欢坐在窗前,泡一杯清茶,手翻长卷,闲读纳兰词,情思缱绻里,让人感觉秋色更深更浓了。纳兰性德是清朝的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他一生淡泊名利、爱交友、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清新婉丽,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他一生写下许多不朽的词作,他的词作中,有很多写秋、感秋、怀秋、悲秋的词,读来令人神思渺渺中又  相似文献   

10.
南宋末年,词人张炎为总结一代词章而《词源》。在论中,他推崇白石,力倡雅正,标举清空。“雅正”是张炎论词的基本原则,“清空”则是他论词的理想境界、最高的美学要求。形成于康熙前期的浙西词派,以及嘉庆年间由浙西词派衍变的常州词派,其二的词学理论虽和张炎主雅正、清空的理论一脉相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的理论却不尽相同。由此,可以说《词源》代表了词论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