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标准组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56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选择前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75例,采用常规颞顶部去骨瓣减压术。两组间疗效评分采用伤后半年时GOS评定。结果表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18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CS)评估:良好36例(45%),中残10例(12.5%),重残6例(7.5%),植物生存2例(2.5%),死亡26例(31.25%)。结论:标准大骨瓣术式清除血肿彻底,减压充分,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大骨瓣减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额颞顶部去大骨瓣加压手术,术后均给与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神经,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压氧等治疗措施.结果:去大骨瓣组存活38例(79.2%),其中恢复良好22例(45.8%),中度残疾9例(18.8),重度残疾5例(10.4%),植物生存2例(4.2%),死亡10例(20.8%)(其中3~5分11例中死亡6例,6~8分37例中死亡4例).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去大骨瓣减压,能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总结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间采取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救治的3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法与临床意义等问题。指出早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能明显改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的52名患者在去骨瓣减压前后颅内压、CT表现(中线移位,脑室的大小,基底池受压)和预后的变化。结果:38名患者(73.1%)在伤后5.1±3.2个小时进行了迅速外科减压;14名患者(26.9%)在伤后49.2±50.1个小时延迟外科减压,去骨瓣减压明显降低了颅内压,减少了中线移位,改善了基底池的受压,进行迅速外科减压的患者比延迟外科减压的患者预后更好。结论:去骨瓣减压术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降低,中线移位和基底池受压明显改善,死亡率下降,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80例(114眼)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实施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记录并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14眼中矫正满意者106眼(93%),欠矫者5眼(4.4%),过矫者3眼(2.6%),回退者7眼(6.1%)。结论: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手段.方法: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GOS评分结果显示35例患者的预后情况为:12例良好、15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其中,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有80%预后良好,而对照组的15例患者中,有60%为预后良好.对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接受ICP监测后,预后情况显著比不接受ICP监测的对照组患者好,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血肿预后工作应该重在早期预防、及早发现并针对性给予早期治疗,辅以颅内压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6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闭合性颅脑损伤59例,重残3例,死亡8例。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是复杂的,但死亡率低,较成年人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次出血的可能原因及预防再出血的措施;方法: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2例行小骨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1例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外减压;3例患者术前均行血管调查,CTA或者DSA均未见明显血管异常,其中一例术后6月临近部位再出血患者,术前再次行血管调查,DSA未见异常,再次行小骨窗内镜血肿清除手术.结果:1例接受再手术患者恢复良好,其他2例未再手术,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脑血管调查结果阴性的脑出血患者,手术后仍有再出血的可能,再次出血后者预后差,无论患者有无高血压,术后均需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前、治疗中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应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不同阶段、患者病情的不同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指出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疾病的预后、病程的长短,甚至危及生命.制订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并加强治疗中病情观察,是预防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的护理,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塞所致早期天幕疝5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 5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2例,Ⅳ-Ⅴ级3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塞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期天幕疝16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16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5例,Ⅳ~Ⅴ级10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行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伤椎后缘高度压缩比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种手术方式可作为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首选方式,该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是外伤中较为常见、较严重的损伤 ,最常见的原因有车祸、坠落伤、头击伤、工伤事故、建筑物倒塌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因此 ,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病人 ,应准确观察和正确细心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后遗症 ,巩固治疗效果和促进病员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自 1999~ 2 0 0 3年共抢救 76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 ,其中男 5 7例 ,女 19例 ,现将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1 观察意识的变化 病人的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征之一。重型颅脑损伤在伤后即出现意识障…  相似文献   

16.
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麻痹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15例颅脑损伤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西医治疗、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针刺、中药汤剂服用中西医结合施护方法.结果:患者的梗阻症状缓解明显,预后良好.结论:通过中西结合治疗、护理方法解除梗阻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的病程缩短,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结膜瓣转位复盖术治疗翼状翼状胬肉疗效。方法:对241例结膜瓣复盖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病例随诊观察2个月以上,结果:痊愈未复发者221例,占91.71%,复发者20例,占8.29%,结论:结膜瓣转位复盖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急诊的一种常见情况。如车祸、坠跌、打击等造成的颅脑损伤,具有病情急,伤势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我科自1996年1月到12月,收治颅脑损伤病人424例,其中重型133例,占收治总数的31%。我们根据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程进展,掌握监测技术,认真观察病情,准确实施治疗方案,积极护理,收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类型之一,临床较常见,预后差,无有效的特异性检查手段,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我们对1994~1999年临床诊断为DAI的34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分析此种手术328例中22例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并发症:其中大出血2例,脑脊液鼻漏1例,眶周血肿和气肿6例,中隔穿孔1例,鼻泪管损伤1例,术后窦口闭锁及术腔粘连10例,总发生率为6.6%.结论:熟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加强鼻内窥镜手术操作的训练,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