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墨略谈     
中国画中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精神的就是水墨艺术.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根基,笔情墨韵则是中国画的灵魂.在千百年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笔法“、“画法“,诸如:“画有六法“、“笔法五种“、“笔有三病“、“水墨为上“等,仍然是现代国画家们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因此,“笔墨“两字也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以无形写有形,中国画家强调“无笔墨处是最佳笔墨处”。所谓“无笔墨处”就是一幅画的整个构图中的虚空处,而虚空并不是没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是创造“空纳万境”的中国绘画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线条不但以"写形"、"写意",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写心"、"写情",尽情展示丰富多彩的主观认识世界.文章通过解读中国画线条背后的隐性世界,探究了中国画线条与画家情感世界的内外化规律.认为:中国画中的线条是中国画家笔墨与精神的结合体,是中国画画家的情感和生命留下的轨迹.画家的生活方式、人生经历、情感世界不同,所留下的线条轨迹亦不同.线条价值就在于线条能传递出各种不同的信息,并跨越无限的时空,不断映射出隐在画中的画家精邃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李琳 《考试周刊》2009,(37):47-47
中国画的笔墨既是形而下的材料工具与具体技法的运行痕迹,又是人性和人文品格的外化与张扬,其意象也即中国绘画线条意识的形式表示和线条造型的思维显示。作为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视觉化文化样式之一的中国画艺术,在探索宇宙自然奥妙的同时,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描摹客观物象的外在体貌.一直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自我中心的态度,将包蕴着中国哲学内涵的创造性作为绘画追求的至高境界。而笔墨的创造与发展更加强调语言体系的逐步完善.笔墨精神和形式应用是中国画家在创作实践中始终追求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线条不但以“写形”、“写意”,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写心”、“写情”,尽情展示丰富多彩的主观认识世界。文章通过解读中国画线条背后的隐性世界,探究了中国画线条与画家情感世界的内外化规律。认为:中国画中的线条是中国画家笔墨与精神的结合体,是中国画画家的情感和生命留下的轨迹。画家的生活方式、人生经历、情感世界不同,所留下的线条轨迹亦不同。线条价值就在于线条能传递出各种不同的信息,并跨越无限的时空,不断映射出隐在画中的画家精邃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为我国优秀的传统绘画,无论如何变革,中国画都高不开笔与墨,无笔无墨不能称为中国画。科学的知识、美学的修养、道德素质的提高,加之成熟的笔墨是每一位成功的画家必备的。  相似文献   

8.
山水画重视笔墨,笔墨是山水画的核心,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它与物象合为一体,不只是工具材料,更是联结着物质与精神的一个中介物,是中国画中最具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传统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因素。笔墨也是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它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内涵。讲究笔墨精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关键所在,笔墨相互结合,巧妙地运用在山水画中,使中国传统绘画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既是绘画创作和鉴赏的准则,也是指导绘画的具体技法,其中所涉及的气韵与形体、气韵与笔墨、气韵与画家的精神等论述,对于当代中国绘画发展及中国画技法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特征.画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通过笔墨的应用能彰显画家的功力技巧、思想情怀、精神气质、风格样式与文化修养.传统笔墨与现代笔墨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审美取向也有所不同.通过二者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清楚看到现代笔墨在继承坚守传统笔墨的同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把现代艺术的一些手法,如抽象、构成、解构等融入了现代山水画笔墨的创作,从而形成具有现代审美理念的一种新的笔墨语境,使现代笔墨获得广阔的展现空间及丰富多元的面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笔墨在中国画上的意味表达是以线条为依托围绕线条进行的,千变万化都离不开线条。中国画的线条具有独立的精神意义。没有线条就不成其为中国画,没有线条就没有中国画家个人风格的形成。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手段,有了线条,中国画的艺术生命得以在此安顿,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即是构筑中国画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画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笔墨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态来看待中国画的发展,阐述了文化与笔墨的联系,并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来发展中国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中国画新的笔墨语言形式也在不断出现,一幅好的中国画应具有时代的笔墨语言,一切符合形神兼备和画面艺术追求的新技法,都赋予笔墨新的内,凝结着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是由笔、墨、色诸要素构成,但近代画家多偏重笔墨而轻视色彩。该文从中国绘画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画色彩表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唐凤鸣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4):67-70,76
中国绘画的特征是绘画理念、工具材料及其衍生的笔墨技法三者的统一,任何单独剥离其中一种或将其对立进行中国画的革新都是难以实现的。只有继承中国画的特长,发扬传统绘画中的中华文化精神,才是中国画革新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笔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统一的,必然性是画家的气质、个人修养、审美情趣、精熟的笔墨功力;偶然性是画家去实现主观的必然预期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笔墨产生的某种效果。必然的预期控制着偶然的发生,偶然效果又体现着必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是用笔墨来体现的。但是,无论古今的中国画家在谈论时,往往多重笔墨技法,而对用水则说得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个疏漏与遗憾。然而,水的用法于中国画又是那么重要,以至其用法精劣,会直接影响一幅画的意境与神韵。所以,二者是鱼与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思想虽然主张各有不同,但都认为"艺"与"道"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标志着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精神."绘事后素"是"艺",即指绘画.因此,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笔墨艺术同样体现了"道"的精神.中国画这种带有艺术家主、客观意识形态的独特笔墨观,构建了以"笔墨"为核心的艺术审美理念,成为了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笔是指国画中的线条,同时又是一幅画的骨架。用墨实为用水,一幅画中墨色用水的好坏,决定着墨色的变化。中国画笔墨语言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笔墨作为中国画表现形式的主要承载者,具有独立的生命力及审美趣味,是画家自身修养品质的体现。只有解决好了笔墨问题,才能解决好中国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笔墨功夫又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笔墨功夫是研习中国画的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