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互联浪潮的推动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完全网络化,无论从家庭生活还是单位的日常工作,都需要稳定的网络环境来支撑,尤其是单位,各种业务对基础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一般单位的网络管理员来说,不仅需要建设一个具备可靠设备、精心规划的网络,同时还要有监控网络的能力,以便在故障前或实际发生时了解故障情况。PRTG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设备监控软件,通过它,网络管理员能够知晓内部网络中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服务器、计算机等多种设备的实时状况,并且以图形、图标的形式展现出来,方便阅读了解。能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和收到提前预警对于事务繁杂的中小型单位的网络管理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从同轴电缆网络升级到以光缆为超干线网络。HFC网络光传输系统,主要由光发射部分、光缆干线、光接收部分组成,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将导致网络瘫痪,因此对HFC网络光传输系统要以技术维护为主及故障抢修为辅。技术维护是保持线路和设备性能符合指标要求让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一个程序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snmp协议监测在HFC网络上开展的cablemodem业务的网络运行状况。方便网络维护人员定位故障和预先警告网络可能出现的故障。提高维修效率和维护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HFC网络上传输IP的HFC双向改造方案。在同轴电缆部分,提出了采用基于OFDM技术的同轴宽带适配器(EOC:Ethernet-over-Cable)作为双向传输设备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同时,阐述了改造方案在实际网络中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5.
有线电视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共用天线系统发展到今天的HFC网络,数字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上的不断运用,B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更是推进着有线电视网络向一个现代通信网络发展,现在的有线电视网络已由一个单一传送电视节目为主的网络发展为一个多业务网络。随着互联网接入(INTERNET)、视频点播(VOD)、网络电话(VOIP)等业务的提供,网络的可靠性变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CATV网络经历了从隔频传输到邻频传输,从300MHz容量升级到550MHz再升级到750MHz(860MHz),从电缆传输到光缆传输,从单向传输到双向传输的发展过程。全国的有线电视网,特别是县级CATV网正在进行HFC双向改造。因此,有线电视工程技术人员掌握HFC网络上行通道的设计,对降低网络上行通道的调试难度,提高网络运行可靠性和减少网络维护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黄金伟 《大观周刊》2013,(5):107-107,80
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对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采取相应的故障诊断措施,提前发现设备故障,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迫在眉睫。应该兼顾理论和实际,通过采取各种监测及判断措施,发现破坏性的故障;预防功能性故障的发展,来提高电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对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采取相应的故障诊断措施,提前发现设备故障,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迫在眉睫。应该兼顾理论和实际,通过采取各种监测及判断措施,发现破坏性的故障;预防功能性故障的发展,来提高电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有线电视HFC网络是一个宽带网络,具有实现用户宽带接入的基础。1998年3月,ITU组织接受了MCNS的DOCSIS标准,确定了在HFC网络内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规范,为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保证。经HFC网双向改造,通过Cable Modem系统,用户可在有线电视网络内实现国际互联网访问、IP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远程教育、互动游戏等功能。采用CableModem在有线电视网上建立数据平台,已成为有线电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各个网络的核心部分,其数据流量和计算强度之大,使得单一设备根本无法承担,而如何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致于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别的设备却未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就成了一个问题,负载均衡机制也因此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负载均衡通过合理运用,可以提高网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集团的网络规模也随之不断地扩大,网络应用不断地增加,因此网络安全日益成为集团各类IT设备和各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当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在网络中增加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网络安全设备。但由于目前网络设备越来越多,网络攻击的手段越来越多样,攻击方法越来越隐蔽,单纯依靠某一种安全设备来对网络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和反应是远远不够。为此,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在多年IT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日常IT管理业务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研发了《网络安全行为监控系统》。系统建立了一个能够集中收集、管理、分析各种网络设备、安全产品和应用系统日志的审计管理中心,对各类产品和系统产生的安全日志进行全面、有效的综合分析。同时对集团互联网及邮件系统、内部局域网、即时通讯等行为进行跟踪审计,忠实记录集团每一次的上网痕迹,审计内部人员上网行为的合法性。系统为网络安全管理员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直观的审计平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监控效率和质量,有效地保障了集团网络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建设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需要技术人员来维护与服务。“如何才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设备及网络安全稳定运行?”这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3.
背景:数据中心是一间配备有网络设备的控制室。网络设备包括文件服务器、集线器、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一个数据中心可以是只安装了几个集线器的机架,也可以是装有数十台服务器、小型机和互联网设备的大房间。它以存储设备为主,包括磁盘冗余阵列、磁带库、光盘库、数据库平台以及和用于将这些设备相连的网络互连设备等。无论是由PC、  相似文献   

14.
建立HFC网络安全服务保障体系的必要性1、网络建设、运行的需要网络建设,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买设备、用设备的传统观念上,网络建设必须整体考虑,整体设计,规范施工,设备、器材按标准配置,日常网络设备维护、管理,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故障抢修就近及时,对内、对外必须建立一个网络安全服务保障体系。2、网络发展、竞争的需要目前广电已建成的HFC网,大部分还是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但HFC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大范围内联网,朝着宽带化、数字化、交互式方向发展。在突出主功能,高质量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同…  相似文献   

15.
从IDC的业务特点来看,公司的主要设备应包括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在选型方法上,IDC应严格遵守为客户负责的原则;首要原则是设备的可靠性,其次是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网络设备的响应速度,第三是可扩展性,如硬盘容量增加或网络带宽增加的可行性,四是兼容性,是  相似文献   

16.
有线电视HFC网多功能业务有:Internet、视频点播、网络电话(PCS)等,其中利用Cable Modem(以下简称CM)进行Internet接入的业务发展最快。这些业务的开展都要求HFC网络具备双向传输功能,也即HFC网络需具备上下行两个传输通道。按照现在的设备情况下行通道的频率范围在85—870MHz,上行通道频率范围在5—65MHz。  相似文献   

17.
陈燕  刘萱 《网络传播》2004,(7):38-40
网络产业是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新兴的一种产业。广义上的网络产业是所有与互联网发展有关产业的总称,它按照产业分工的不同,可以分为网络设备制造业,网络通信业和网络服务业。网络设备制造业包括计算机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网络通信业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通信的产业,它主要包括IP电话、网络多媒体通信(如居家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相似文献   

18.
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广播设备性能价格比的提高,促使我们在建设一个新播控系统时使用数字设备来提高系统的技术指标。从而保证节目信号质量和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张慧安 《大观周刊》2012,(50):372-372
伴随着电气自动化的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可靠性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建立了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开始了可靠性增长的研究工作。而近几年,我国电气设备逐渐向着规模化、系统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电气方面的各种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也不断加快,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各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也变得更加多样,其所服务的系统从系统价值到系统的重要性上都越来越重要,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成为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下文根据笔者多年多作经验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设备可靠性测试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HFC改造。我县于2000年完成了HFC改造。改造后的有线电视网络故障率明显降低,但是网络中故障还时有发生。我长期以来从事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工作,根据工作经验,故障发生在前端到光工作站的概率很小,大多发生在同轴电缆部分。系统内的故障是形形色色的,下面我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故障特例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