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普通话和开封方言对古汉语词汇的继承并不完全相同,很多词语没有被普通话继承下来,却保留在开封方言词汇中。其中有单音词,也有复音词。分析这些词在古汉语和开封方言中的使用情况,对了解古汉语和开封方言在词语方面的传承关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封方言词汇与古汉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语言的传承对开封方言的形成影响很大,开封方言词汇,有些直接来源于古代汉语.参照古代用例,可以为开封方言中的很多词找到源头及写它的字形.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开封方言的语音系统与普通话不尽相同,其中差别最大的是声调。因此,开封人学习普通话的最大的困难是声调,本文针对开封方言的实际,把开封话与普通话的声调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对应规律,给出具体辨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子变韵是汉语方言中与儿化韵同样重要的一种合音音变现象,是开封方言中重要的语音特色之一。开封方言中子变韵的音变方式是离散式音变,也有一些不符合音变规律的例外现象。开封方言中的子变韵目前正处于消亡阶段。  相似文献   

5.
王艳 《考试周刊》2010,(24):39-40
元曲作家在创作时常以口语人曲,故而元代的很多语词现在仍然保留在一些北方方言之中。开封位于元代戏曲活动最为活跃的中原腹地,故而开封方言中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元代的语词,现选取元曲词语数例,试以开封方言证之。  相似文献   

6.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这种语法现象在如今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有些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在开封方言中有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依然存在,这可以说是开封方言对古代汉语语法的继承。开封方言中的词类活用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为动词,形容词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用为动词等。  相似文献   

7.
开封四所楼镇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北,地处豫东平原,其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中的中原官话。本文通过记录河南开封四所楼方言的音系,对其声韵调、语音特点做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并将其与普通话做对比。  相似文献   

8.
开封方言词语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三个要素中,词汇的发展变化较快。古汉语中的很多词语,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在普通话中失落了。开封七次建都,文化积淀较深厚,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代词语。举开封方言词语二十例分析,揭示开封方言与古汉语间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开封方言存在子变韵和少量"子"后缀,同时还有一些"头"后缀,个别"头"后缀词也发生变韵,部分子变韵词同时存在一种双音节读法,词缀为一个模糊的thou音节。从开封方言部分同音语素构成附加式合成词的规律来看,读为thou音节的后缀不是"头",更倾向于是方言中的"子"。  相似文献   

10.
开封方言话剧《宣和画院》充分发挥话剧的舞台艺术综合能力,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从心理出发,广泛吸收现代舞台表现手段,以书法文化的奥妙和精髓为载体,以方言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开封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中国文化和文化人面临世界经济大潮时的困惑和抉择,向观众展示出一幅古都汴梁的现代风情长卷,进一步诠释了厚重的开封文化,弘扬了开封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开封话隶属中原官话,虽然属于北方方言,但毕竟是地域方言,所以有些方言词语在语音、语义及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相比还是存在着区别。如开封话中的"得"字就很有特色,不仅表现在语音上,在语义、语法方面也有生动的体现。本文试图探索"得"在单独成词与组合成词后的方言特色,揭示在推及普通话过程中,标准语与方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开封市及周边县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一次专题调研表明,无论是母语语言环境和方言还是辅助教学工具等,对英语教学及英语语音学习都有明显影响。方言区语言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应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3.
郑汴一体化的实施将给开封的复兴和发展带千载难逢的机会,重新确定开封城市的发展战略将决定开封能否再次辉煌。本文从郑汴一体化给开封带来的发展机遇入手,认为面对新的机遇,开封应恢复大宋古都,展现宋都古韵,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建造国际文化旅游之都;恢复水城风景,营造人居环境,建设休闲开封;增强支撑作用,借势共同发展,树立工业强市理念。  相似文献   

14.
汉语方言词缀复杂多样,历来对南方方言中的词缀研究比较多,而对北方地区方言词缀则关注不够.文章通过隶属于江淮官话的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的分类研究,试图归纳出极具方言特色的常用词缀.文章的研究是建立在认真详实的调查并广泛取证的基础上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新浦方言词缀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榴星勉话的声母(含零声母)有29个,韵母51个,声调8个。将榴星勉话与广西大坪江勉话进行比较,可得知榴星勉话仍属于瑶语。  相似文献   

16.
泸溪县处于湘语和西南官话之间的过渡地带,对于泸溪方言的归属,学术界分歧很大。文章从声、韵、调三方面入手,把泸溪方言与西南官话及湘语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结论:泸溪方言是一种带有浓郁西南官话特色的湘方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的研究 ,本文特别强调中原地区与苏姓起源及播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辉县、温县、洛阳、固始、开封、许昌和郏县对于苏姓寻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宾阳客家话在当地称为新民话.语音跟梅州话相同的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时基本读送气音;假开三与假开二的主要元音相同,都是[a];没有撮口呼;声调6类,平入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少部分全浊上声今读阴平.跟梅州话不同的是:精组少数字读舌尖中音[tth];心母和部分邪母、生母字读边擦音[f];精见晓匣诸母读塞擦音或塞音的送气音;流开一读[£i];较多的全浊去声字今读上声。  相似文献   

19.
《彙音妙悟》是第一部闽南方言韵书,记录的是两百年前的泉州音,在闽南方言音韵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从作者与成书年代、版本、音系等几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仅为闽南方言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衡水市,是京九线京南第1大站,离北京不远,但是衡水市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衡水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但是调值与普通话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在语流中富于变化。衡水方言的声调情况,可以作为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的参照,可以作为衡水方言研究者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