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5年是农历鸡年。对鸡,《韩诗外传》说:"鸡有五德:首带冠,文也;足博距,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鸡,文、武、勇、仁、信俱全,可敬可爱,为人们所赞颂。因此,历代都有诗人引"鸡"入诗。 鸡是农家宝。诗人引"鸡"入诗,以描绘农家田园  相似文献   

2.
就“鸡”这个话题,讨论了中西文化对“鸡”的不同看法。“鸡”在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也存在低级猥亵、平庸愚笨的一面。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cock一词并无好感;对chicken一词褒贬各半,指“胆小的”时候用它,提到他们所喜爱菜名的时候也用它;对hen一词,也常用作贬义;只是对rooster有所偏爱。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鸡"年,关于"鸡"有好多好多的歇后语,下面这组歇后语,就是《新作文》在"鸡"年献给大家的一份"阅读雪饼"。  相似文献   

4.
黄鼠狼偷鸡使其名声扫地,但它的偷鸡技术却令人耳目一新。鸡的体重一般是黄鼠狼的 2 ̄3 倍,甚至 5 倍,黄鼠狼怎样将鸡偷走呢?原来鸡在夜里看不见东西,黄鼠狼便轻松地伏在鸡背上,用嘴咬住鸡脖子———这样既可以防止鸡叫,又能指挥鸡的方向———再用尾巴抽打鸡屁股,这样像骑马一样勒紧“缰绳”挥动“马鞭”,将受惊直蹿的鸡驱赶到无人之处后吃掉。澳大利亚袋鼠“作案”的工具是它那个天生的皮袋子。当偷窃得手后,它便将“赃物”装在口袋内。即使有人追赶,它逃跑中只用两只后脚着地跳跃着前进,身体像人一样直立,口袋口向上,无论怎样奔跑也不必…  相似文献   

5.
猴年又过鸡年到。鸡者,吉利也。在中国文化中,鸡被赋予了种种内涵,显得多姿多彩,神神秘秘。它是羽族之首,是阳刚精神的化身,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艺术符号。古人还常常借"鸡"而作,说事明理,留下奇文一篇篇。下面就清阅读三则与"鸡"有关的寓言故事,并作思考和练习。  相似文献   

6.
王然 《黑河教育》2004,(5):18-18
当其他学校还在大搞“题海战术”、“阳光加灯光”等教育行为时,衡水中学的老师和学生早已轻松地摘到了知识这颗大桃子。我国一位著名教育家给广大教师上过生动的一课:硬按着鸡吃米鸡会拼命挣扎,放开鸡,鸡自己会去吃米。不消说,鸡是学生米是知识,但教师不应是那只强硬的手。人的潜意识里都有逆反心理,衡水中学的成功就在于对学生不强迫、重引导,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我国实践教育家魏书生和衡水中学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很相似:把学生当成人看,而不是把学生当成“筐”。学生自己“摘”,得到的不仅是“桃子”,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方法…  相似文献   

7.
休闲走廊     
2005年是农历乙酉鸡年,鸡谐音“吉”,因而鸡常被人们看作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把鸡塑造成驱邪纳福的使:在我国。各种国画系列中的雄鸡报晓,名鸡献福,金鸡报春等倍受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8.
科学"扯蛋"     
蛋最平常不过,但顶真起来,要弄清楚的问题还真不少。本鸡蛋比洋鸡蛋“补”吗通俗一点讲,本鸡蛋是农家散养的本鸡所生的蛋,洋鸡蛋是养鸡场或养鸡专业户用合成饲料养的鸡下的蛋。很多人以为,洋鸡蛋不如本鸡蛋补,其实这是观念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鸡年说鸡     
《考试》2005,(2)
中国文化遗产浩如江海,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被吸纳 进来参与表现,得到充分的渲染。但是很多动物难与鸡 相比拟,这是因为鸡与人类息息相关,深受人们的喜爱。 金鸡,是人们对鸡的美称,同时还认为鸡是从天上 降临人间的吉祥物之意。《春秋运斗枢》说:"玉衡星散为 鸡",又叫金鸡星,是以鸟的姿态出现。  相似文献   

10.
"砍"价     
<正>春节前两天,奶奶让我和堂妹把鸡拿到外面请人杀。以往,这些事都是奶奶包办的,可今天她特别忙,所以就让我们代劳了。奶奶叮嘱我们:"以前杀鸡都是一块钱,不知春节有没有涨价。"边说边在荷包里掏了半天,摸出两块钱给我们:"给你们两块。如果没涨价,你们就每人五角的'劳务费';如果真的涨了,那就看你们有没有本事跟人家'砍'价了。"原来,奶奶是想考考我们。看了一眼那只动弹不得的花鸡,我胸有成竹:"奶奶,你放心好了,看我们的。"说完,提起鸡,拉着堂妹的手就出发了。  相似文献   

11.
刘炜 《现代语文》2006,(1):38-39
2005年,按照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在地支中属酉,农历岁次乙酉,再依据始于汉代的十二生肖说法,肖鸡,所以俗称为"鸡年".鸡年话鸡,意在探讨"鸡"字"鸡"语.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曾以"鸡吃米"的演示来阐述教与学的关系.他先是强摁住鸡,抓把米去喂,鸡因紧张害怕,不吃反躲.先生又退至远处,鸡平静下来,向米寻去,自找米吃.先生通过"米喂鸡"和"鸡找米"告诫我们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鸡)以宽松的环境,让其自主、主动地去寻求知识(米)、获取知识,而不能把知识强加于人.从学生角度看,这也意味着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冠以"鸡"名的名胜古迹遍及神州大地。2005年是我国农历乙酉年。鸡年观赏这些胜景,实为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曾经举了一个有名的例句"鸡不吃了",说明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如果是在喂鸡时说这句话,那是表明"鸡子不吃食了";如果是在酒席上,那么它的意思是"我不吃鸡  相似文献   

15.
诗经学史上,“以史解诗”的穿凿附会和伦理说教的生拉硬扯,极大破坏了人们对诗旨的正确判断。惟有从具体的兴象出发,并结合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相关材料,文学地解诗,我们的理解方能真正接近诗的本义。秉承这一良好的愿望,本文就《国风》中的“鸡”兴象进行分类探讨,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对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16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分别按0%和0.2%添加到对照组和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30d。试验结束时从各组随机抽取30只鸡进行屠宰,采集鸡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样本。应用组织学方法制作组织切片,显微观察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对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鸡的胸腺皮质较试验组薄,胸腺小体较试验组多,淋巴细胞排列较为疏松;试验组鸡脾脏红髓和白髓界限清晰,脾小体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厚,对照组鸡脾小体少且小动脉周围淋巴鞘较薄,淋巴细胞排列较疏松;对照组鸡法氏,囊皱襞缩小,并有退化萎缩现象;试验组鸡法氏囊皱襞较宽,法氏囊小结较大。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到鸡,人们自然会想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它的价值不仅仅如此,它还是人们免遭毒气伤害的忠实哨兵。大量科学实验证明,鸡对有害气体比人类和其他动物敏感得多,当鸡遇上有害气体中毒死亡时,人们对毒气还没有任何感觉。据报道,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除了装备大量现代化的化学侦测和报警器材外,还在各部队养了相当数量的鸡。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毒剂报警器报警后,让鸡证实是否有使人致命的神经性毒剂存在,以免出现误报,避免让士兵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穿戴防护器材,白白忍受闷热之苦;二是为单独执行任务和分散部署在边远地…  相似文献   

18.
鸡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此。它还是使人们免遭化学毒气伤害的忠实哨兵。100多年前,人们发现鸡对有害气体比人类和其它动物敏感得多。根据这一特性,煤矿工人就把小鸡装在笼子里,带到矿井深处,以起到瓦斯报警的作用。事实证明,当小鸡已中毒死亡时,人们对有毒气体还没有感觉。在前不久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除了装备大量现代化的化学侦测和报警器材外,还在各部队养了相当数量的鸡,这些鸡的作用是:一、在毒剂报警器报警后,让鸡证实是否有使人致命的神经性毒剂存在,以免出现误报,让士兵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穿戴防…  相似文献   

19.
谜语,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一种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一般由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这里向小读者介绍有趣的"鸡谜"游戏--  相似文献   

20.
金鸡咏     
李琳 《天津教育》2005,(2):55-55
鸡,“头戴冠,文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故鸡有“德禽”之美誉。于是,鸡活跃在诗人的神韵里,画家的线条里,音乐家的旋律里,儿童的追逐嬉戏中。“雄鸡一唱天下白”。鸡是曙光,朝霞的引导者,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鸡是号角,以不绝的强音鼓舞开拓进取的人们。一声引颈长鸣,惊破茫茫夜色。闻鸡起舞、极力奋进的岂止是古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已成为当今无数有志者的座右铭。已逝的著名作家路遥,居陕北农舍,鸡鸣则起,勤奋写作,留下辉煌的《平凡的世界》;华西村富裕起来的农民,闻鸡而奋起,在黄土地上致力改革,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