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作文,常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  相似文献   

2.
清人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中对李杜诗篇的评价是否公允姑且不论,但提出诗歌要“新鲜”的主张,应该说是颇有见地的。常见一些同学作文,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写议论文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攻关,再不就是雷锋助人为乐。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能写,而是写滥了,写俗了,几年、十几年一贯地沿用下来,老炒“冷饭”,缺乏新意。更为堪忧的是…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作文,常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写议论文要摆事实了,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攻关,再不就是雷锋助人为乐.  相似文献   

4.
很多同学的作文选材陈旧,尽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写人的作文,不是写妈妈关心“我”生活,就是写爸爸辅导“我”学习;记事的作文,不是写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一位学生在其数学笔记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如果有来世,再不学数学!据说,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对中学生而言,“学数学”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做数学题.所谓“再不学数学”大致就是再不想解数学题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林淑梅 《现代教育》2011,(Z2):83-83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然而,农村孩子见识不广,阅读面狭窄,对生活缺乏细致地观察、体味,又不会灵活地运用课堂这座丰富的材料库,因此就经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常见一些同学作文,写歌颂老师的,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的,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  相似文献   

7.
有不少同学在遇到写事的作文时,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挺聪明,好多奥数的难题他都能做出来,可无论平时写作业还是大小考试,就有个粗心马虎的毛病。考试成绩总是八九十分,错的地方往往不是不会,而是因为马虎造成的。例如,做算术题不是把“ ”号看成“-”号,就是把“6”看成“9”,再不就是忘了写得数;语文考试不是把字的偏旁放错了地方,就是少一撇、多一点;回家写作业也很少有完全对的时候。我们伤透了脑筋,怎样纠正孩子马虎的毛病呢?安徽宿州于永杰“我们的孩子挺聪明的,可是总考不了100分,这马虎的毛病可怎么治啊?”不少家长为此犯愁,家有“小马虎”怎么办?产生马虎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再不更新观念,再不改革教育体制,不是大量的人才外流,就是大量的“千里马”病死于“槽枥”之中。  相似文献   

10.
高汉运 《班主任》2002,(2):35-36
某日,笔者与正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发生了争执。事情是这样的:好动爱玩的儿子不是去踢球,就是去找同学玩,再不就是玩电脑。我有些不高兴,就对他说:“你不要老想着  相似文献   

11.
一些同学写不好借景抒情的文章,不是觉得无从下笔。就是觉得即使有感情也抒发不出来。其实,借景抒情是有“讲究”的,不了解这些“讲究”,盲目地去写,怎么能写得出、写得好呢?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三水中心小学的王琳同学来信问:平时我爱看课外书和作文选,于是写作文的时候,常常不知不觉地照着这些“范文”写了下去。我很苦恼,我该怎么办呢?倪老师:避免顺着“范文”的路子写,就是要让自己的作文具有个性而不是共性。具体说来,王琳同学或其他有这种苦恼的同学,可以试  相似文献   

13.
许多同学写作文普遍存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写爸爸妈妈,就写雨中送伞寒目送衣,好像父母天生就是个“投递员”;写同学友情就写借钱借东西,好像别人上辈子欠了他的。写议论文,就是把李白、杜甫、屈原、陶渊明等作为例证。看这样的文章,就好比是回乡探亲,一路上遇到的全是熟人。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关于读后感的专题写作课了。奇老师告诉我们,对小学生来说,写读后感实在是个恼人的话题,很多时候会感到无从下手,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不知读后感该“感”些什么才好。奇老师说最“臭”的读后感是通篇狂抄原文,而“感想”却不知所云。有的同学来一句“读了这篇文章让我很受启发”就算完事,也不知“感想”在哪里,“启发”是什么(我暗自庆幸这不是我干的)。再不就是谈感想时或东拉西扯,或不懂装懂,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哲学家,谈一些荒唐可笑的观点。还有就是容易患“不联系实际”的毛病。老师当然没忘给我们做些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叙述原文一定…  相似文献   

15.
覃廷邕 《师道》2006,(9):36-36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很头疼学生写的字:有的东倒西歪像被台风扫荡过的禾苗;有的左右连体像绞成一团的乱麻;有的张牙舞爪像要咬人的螃蟹……我千思百想:如何让他们改掉坏习惯,认认真真地写出工整的汉字来呢?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作文讲评课上,我如往常一样从书写讲起。我说:“我们很多同学写不好字,是因为习惯成自然的结果,我们都觉得某个字就是这样写,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不信,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好不好?”“好!”专心听课的同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走神了的同学赶忙问同桌发生了什么事。我接着说:“我们的实践活动就是反写汉字,我们平时…  相似文献   

16.
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是:“从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值得回忆的事中,选一件写成一篇作文,注意写出这个同学的特点,并适当写一点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根据题愈,写作前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点要求:①写一件发生在你和同学之间的值得回忆的事;②记叙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③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是同学而不是自己);④写出自己的内心活动(题中要求写出“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我认为既然是要求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那么“必然要用第一人称来写.既然是第一人称,那么“我”怎么会知道”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呢?我认为题的要求有误,故改为写自己的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17.
写事,大多数同学认为是不难的,可是,大家一直在写而且认为容易写的“写事文章”,有些同学就是写不好,或“缺乏新意”,或“缺乏典型性”,或“文章干巴枯燥”,或“文章缺乏中心”,或“事件叙述缺乏层次”等等。那么,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是因为这些同学对“写事文章”还没有很好地认识。  相似文献   

18.
解志斌 《辅导员》2014,(6):27-28
“解老师,咱们班的师某某同学在课堂上不但不听讲,还总是捅前边的同学,也不让前边的女同学听讲……”英语老师怒气冲冲地来告状。“解老师,咱们班的王某某同学不管我怎么说就是不写科学作业。”科学老师也气呼呼地来告状了。唉,其实,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又何尝不是变化多多呢!  相似文献   

19.
时下,中小学生写作文一个通病就是空洞、干瘪。写人,不是“目光炯炯”,就是“精神抖擞”;写树,不是“枝叶茂盛”,就是“参天耸立”;写花,不是“姹紫嫣红”,就是“绚丽夺目”。每逢作文,许多学生冥思苦想,搜肠刮肚,把记忆仓库彻底清理一遍,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改头换面,好不容易才能凑成一篇“杂文”。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下大力气丰富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让“想像”在学生习作的天空里飞翔。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从2001起,高考作文中就增加了“感情真挚”的写作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有思想、有内容的好文章来,而不是虚无、空洞的文章。可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不少同学的文章反映的思想内容,要么是“矫情”,要么就是“假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