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的编排,与现行教材比有很大的改进。义务教材让学生先认识分数,后认识小数,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教材注意展现小数的形成过程,在介绍小数的产生后.通过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分别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然后对以上几组具体事例进行抽象概括,得到小数和小数计数单位的概念。明确指出小数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这就和分数沟通了联系;因为这些分数每相邻两个  相似文献   

2.
(四)简单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在小学里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儿童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把一个整体分成一半或者三等份,把十进复名数读成有名小数以及用百分数来表示工农业生产量的增长情况等事项,需要具备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知识。但在小学里所学习的只是简单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系统的知识主要在初中一年级学习。一、教学的要求根据大纲的规定,在简单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教学中要使儿童获得初步的知识和简单的运算技巧。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位小学数学教师向我们教研室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1.0/3是不是分数? 2.1 4/3能不能叫带分数? 3.85×0.62×1.4/3.1×0.17×4是不是繁分数? 这三个问题,都属于统编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这一节的内容。实质上是对“分数”、“带分数”、“繁分数”、“小数”等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和理解的问题。深入地分析这几个概念的涵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有帮助的。 1.0/3是一个分数。我们一般称之为零分数。统编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3页指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从这个定义来看,“一份或者几份”中的“一”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也是今后系统学习分数、百分数知识的基础,必须切实教好学好。从整数到小数,不但是数学知识的一次扩展,而且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我们知道,整数的认识过程是从10到100到1000直至无穷;小数则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就是小数。学生认识整数,可以借  相似文献   

5.
小数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69页上已经对小数意义作了这样的表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儿,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六年制第九册27页和28页上对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又作了如下的表  相似文献   

6.
一、能不能说“把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不带分母形式的数,叫做小数”?小学数学没有包括全部小数的内容,只介绍了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从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看: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部分教材是分数、小数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的重点主要在于根据题目合理地简便地进行计算。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这要灵活。教学中,因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所以粗看起来并不难,而在实际计算中,他们往往不按怎样简便就怎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11册129页课本中,介绍了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9~70页。【课前琐思】小学阶段对于"分数"这一知识体系的建构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于具体直观图形形成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第二层次,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此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课本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年级学生学习过第四册,对小数已有初步的认识。现在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把这一单元学好了,才能够顺利地学小数的四则计算。现按这一单元的各部分内容的先后次序分别谈谈我的教学体会。一、小数的意义(包括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首先通过实例说明小数的产生,接着通过米尺示意图说明,把1米平均分成10、100、10000……份,得到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一般分数化小数(部编十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87页例3。四省市合编六年级小学数学第十册76页)。一、钻研教材,明确要求。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所学的小数化分数和十进分数化小数的基础上(例1和例2)进行教学的。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学会一般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和正确判断一个分数能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介绍了小数的初步知识。我们知道,小数有两种:一种是有限小数,另一种是无限小数。小学课本里所说的“小数”,实际上都是指有限小数;考虑到小学生的可接受性,不引入无限小数的概念。因此在小学数学里,所谓“小数”,实际上就是“有限小数”的同义词,它们之间毫无区别。事实上,小学课本在阐述“小数”的意义时,是通过实例把它规定为:根据十进位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即分母是10、100、1000、……、10~n的分数)改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叫做小数。例如2481/1000=2 4/10 8/100 1/1000可以写成2.481。由于任何一个十进分数,其分子都是一个确定的整数、分母都是一个确定的10的整数次幂,所以按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的这册教材内容有: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共计六个单元。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了整数的概括和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打基础。 2.增加对更换计量的复习和系统整理,为后面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等有关知识做好准备。 3.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的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教学本是一个内容及其结构相对稳定的领域,几十年来,基本上一直是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整体感知: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练习中,有一道题:“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并且记住这些结果。1/2,1/4,  相似文献   

17.
教学小数乘除法,应先复习小数的意义,六年制统编教材第八册第69页上说: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佯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怎样表示呢?(小数)“和整数一样,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份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八册第63面的分数定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而有些教师(或数学书刊)把分数定义叙述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两相比较,发现前面的“单位‘1’”换成了“一个整体”,“这样的”换成了“其中的”。两者各有何利弊?  相似文献   

19.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在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中,识别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一个难点。如果学生明确并掌握了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对于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为此,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和小数互化的例3”谈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这一小节教材里,对分数下了定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