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美育认识发展的历为看,以由美为工具的“借美育人”的美育到以美为灵魂的“立美育人”的美育-美的教育,是美育认识发展的升华;从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由“以知识为中心”的“真”之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善”之教育到“以美为灵魂的”美的教育--美育,是教育理论历史发,逻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从美育认识发展的历程来看 ,由以美为工具的“借美育人”的美育到以美为灵魂的“立美育人”的美育———美的教育 ,是美育认识发展的升华 ;从教育理论发展的规律来看 ,由“以知识为中心”的“真”之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善”之教育到“以美为灵魂的”美的教育———美育 ,是教育理论历史发展、逻辑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美学很重视“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小学语文美育的特殊内容,也是“情”。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把美育叫作“情育”。他们都从一个重要方面突出了美育是“情感”的教育,即“以美动情,以情育人”。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就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了。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蔡元培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具体地说,美育是在一定的美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以美的事物为材料和工具,通过审美活动来激发和强化人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审美方式来教育人的一种活动。“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先生的一句话,道出了它的含义。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提高。  相似文献   

6.
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所谓狭义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所谓广义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论美育的独特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把美育纳入了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独特地位。美育的功能在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它有利于人的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的建立,有利于科学道德的民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美育的教育途径,应是家庭美育、“团队”美育、学校美育以及广泛的社会美育的综合工程;相互之间需协调互补,共同推进。美育的内容层次,则是由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三方面构成,共同完成对“完整的人”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中国科技与经济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国民多在贫困线上挣扎,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力倡美育,从“以美育代宗教”的角度,指出美育之于社会有“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的价值,确定“五育”并举,而美育是贯穿各育的“津梁”和“神经系”。  相似文献   

10.
韩佳亮 《山东教育》2007,(11):20-21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简称为美育。它和通常的知识教育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和实施,占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美学家都作了论述并用于实践活动中。近代教育史上,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教育文选·美育》)新中国的教育注重了继承与发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美育,用蔡元培的话来说,就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胸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纵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美育突出三个基本理念,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美学领域而言,美育的教育实践指向是其特殊研究意义所在。当前存在美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疏离状况,应将美育研究的学术成果与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达成“以美育人”的理想。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已有自觉实施美育的案例,值得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13.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决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语言美、篇章美、艺术美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然而,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将“美育”视同艺术教育或情感教育,将美育放在与品质陶冶、智力培养等教育项目同等的地位上,忽视了美育的特定内涵,造成了教育学的美育与美学的美育之间的矛盾。美育的提出以反封建为主旨,以人的解放为终极目标。美育在本质上只是讲,人类应该如何通过教育实现自身的解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和谐。但目前教育实践的现实情形并不能说明美育的真正内涵,只有对传统的五育并重的美育观进行改造,才有可能实现教育在观念和实践上的突破,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体现审美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滁州学院学报》2022,(1):72-75
美育是高校教育工作基础,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媒介美育为视角,阐述了高校美育研究概况,从传授时空分离与一体化两个方面介绍了媒介美育,提出“普惠美育”教育方案内涵、可行性分析、方案思路,以及方案实施,以期为高校美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宗教是人类信仰和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育正是精神教育尤其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宗教以及外来宗教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情况下,蔡元培等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以解除国民精神教育的贫困,但因理论和实践都存在问题而未能实现。在科技时代人文精神薄弱和重塑民族精神的背景下,认真分析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学,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的效应是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如果政治教师能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轻松中接受教育,无疑会大大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诗乐的审美教育作用已在儒家学说中得以确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意是讲修身从学《诗》开始,在“礼”的基础上立身.在“乐”的陶冶中完成品德的修养。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从“教育救国”的宗旨出发,呼吁教育应特别重视美育,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并把美育同智育、法育、体育并列为四育。进入当代,美育仍然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智育,德育,体  相似文献   

19.
教育美学与审美教育学的对象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美学与审美教育在研究对象关系上含混不清,导致学科建设基础不稳。通过分析美和美育的本质意义,来探讨教育美学和审美教育学的对象及其异同: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以“美的教育”为对象,即美育活动及其意识现象;不同之处是,审美教育学中的“美的教育”即审美教育,教育美学的对象则还包括“美学的教育”和“教育的美”。  相似文献   

20.
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是小学各门课程中占时最多、美的内容最丰富的课程,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小学“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线。小学语文是渗透美育的重要学科,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重在“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