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家访———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家访又可以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家访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因此,家访也有时机、方法、技巧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访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与家长真诚相待,就会得到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家访时态度要诚恳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在家访时,首先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真诚地交谈,使他们…  相似文献   

2.
经常对后进生进行家访,是转变后进生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对后进生的家访工作,必须十分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笔者认为,对后进生的家访应注意四忌。一忌家访以告状为目的。有的老师企图通过告状,促使家长对后进生抓紧、抓严。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使家长对教育好子女失去信心,从而采取粗暴的态度对子女训斥甚至打骂,不易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因而,老师对后进生家访时,应客观评价学生,如实地反映后进生在学校里的优缺点,全面地了解后进生在家中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和家长共同研究后进生差在哪里?原因何在?寻求转变后进…  相似文献   

3.
居海燕 《班主任》2013,(11):35-35
很多年前就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到我家。”直到现在,很多学生最害怕的还是老师家访。一些班主任利用学生的这种畏惧,把家访当作自己的“杀手锏”,常常以家访来威胁学生。其实,家访不该使学生紧张恐惧,使家长惶惶不安。因为家访不是“登门告状”,而是为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现在有些学校除了每年召开一两次家长座谈会以外,平时老师很少有走出校门到学生家去访问的.老师遇到学生有缺点错误,就把家长招到学校来“告状”,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很重的精神负担,甚至会使一些家长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给果给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都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日到学生家访问,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通信息,相互配合,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怎样才能搞好家访呢?我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带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门访问,家长从成绩上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可由此谈到学生的其它问题,这样家访效果较好.开学了,我诱导学生思想上积极上进,学习上  相似文献   

5.
动之以情     
人心都是一样的,我很能理解这位老师的心情。但如果是我碰上这样的情况,我会毫不犹豫地送孩子回家。因为这是一个沟通的好机会。“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百个家长就可能有一百种个性。也许这位家长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对老师有成见,只是他们说话做事的一种习惯;也许是他们对你还没有建立信任感。遇到这样的事,首先老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对孩子是否关心,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其次要主动上门家访,与家长交换孩子的表现。也许一句热情的问候会化解家长心中的疑惑,赢得家长的信任;也许一次耐心的倾听,会化解…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张艳  王娟 《早期教育》2010,(7):50-53
例行的家访工作,往往是老师、家长、孩子面对面的交流,单调而辛苦是令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如果能够在家访时适当加入游戏的元素,就能轻松地让家访变得有趣起来。而且这样的家访之后,宝宝会更加爱上老师、向往幼儿园生活,对家长来说,这也会是一次非常不错的教育活动展示哦!  相似文献   

9.
一、新学期开始时。孩子有一种新鲜感或“认生”的不适感,这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此时,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针对性教育。二、享受成绩喜悦时。家长应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使之再接再励的明确的具体要求。三、感到委屈时。家长应主动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安慰和帮助孩子,使孩子在自然而发的感激之情下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和建议。四、老师家访之时。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客观地提出孩子的缺点,切忌单纯地“告状”。五、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家长切不可责备孩子,而应肯定其成绩,同时对其不足之处和…  相似文献   

10.
谈家访     
家访历来是热心教育工作的同志十分重视的工作,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从5个方面分析影响家访效果的不利因素,以及怎样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一、无计划,盲目家访家访的目的不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模糊不清,对学生出勤、成绩、思想表现缺乏全面了解,这样去家访,就盲目、被动。这是导致家长对教师家访取消极应付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纠正方法是家访要有周密的计划,教师向家长介绍情况时要具体准确,有条不紊。这会使家长尊重教师的意见,更自觉地、主  相似文献   

11.
<正>曾几何时,学校大力提倡家访,并且把家访当做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认真考核。当时教师都会充分利用工作日的中午、晚上和休息日的时间,有时徒步有时骑着自行车去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教师外出家访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师赶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与家长坐在一起,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直接亲切,体现了老师与家长之间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的关系。学生在校的表现,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孩子成长的历史,孩子在家的生活、学习状况,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学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二三十年前,家访是教师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家访的基本方式是徒步或者骑自行车。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分析学生学习与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家访,可以让老师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与期望;家访,也可以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但今天,家访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话题。当下的家访确实遇到很大的难题:家长都很忙,家长在家的时间不再固定。类似寄宿制学校孩子们的家庭普遍较远,这样教师家访就很不方便。同时,现代通  相似文献   

13.
家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失败的家访则会使家长对老师产生不该有的误解,会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给老师增添新的烦恼。因此,家访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失去了家访的意义,达不到家访的目的。如何才能做一次成功的家访呢?通过这学期的家访,我总结出这样“三招”:  相似文献   

14.
我当了二十八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但要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还必须注意研究家长的心理,不断提高家访工作的艺术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刚当班主任时,只知道家访工作的重要,根本不去研究家访时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更不讲究家访的艺术。如:我班上有个学生,父亲去世了,只剩母子两人,生活确有困难。这孩子成绩不太好,学习也不够认真。我出于一片好心去家访,在家长面前急切地摆出了要解决的问题,谁知他母亲听完,气得连连摇头,没说一句话。第二天这个孩  相似文献   

15.
家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失败的家访则会使家长对老师产生不该有的误解,会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给老师增添新的烦恼。因此,家访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失去了家访的意义,达不到家访的目的。如何才能做一次成功的家访呢?通过这学期的家访,我总结出这样“三招”:  相似文献   

16.
川大学子坠楼、虐猫事件……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引起的问题已经浮现在人们的面前,对孩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每个老师每个家长刻不容缓的责任.怎样对孩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家校配合,共同关注 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而是长期积淀的,所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宜输不宜堵.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或者家庭单方面可以完成的,二者之间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如,我班学生张xx,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我在做他的心理工作时,先做通家长的工作,希望他们放弃以往的想法,在女儿被儿子欺负时说上一句公道话;每天留些时间给孩子做作业;减少做家务的时间……经过多次的家访,她父母终于被老师的虔诚所感动,说:"老师都这样为她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相似文献   

17.
家访之我见     
一、家访的优势1.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例如:一名学习中等的女生,怀疑一切人,性格孤僻。通过家访,了解到是因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所致,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了严重伤害。而家长由于好面子也没有向老师提及。通过老师的家访,家长发现,确实该和老师说说实情。后来,虽然老师试图调解学生父母关系的计划失败了,但学生的家长却始终如一的信任老师,有些什么消息,老师都可以从家长或学生的口中准确地了解,这样一方面老师可以时刻提醒家  相似文献   

18.
家访是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就离不开家访,但家访的成功与否同教师跟家长的交谈有着重要关系,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浅谈: 一般家长都十分疼爱和关心自己的儿女,但由于爱不得法,或宠惯放纵或教育方法不对,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带来苦恼。作为熟悉教育规律的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就要积极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家长既学到教子良方,又会佩服你,并积极主动与你交谈。  相似文献   

19.
最近,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研究室任戴耀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让孩子上全幼儿园、寄宿制小学对家长来说可能是个便省事的选择,但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长对他们的一种忽视,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安全感,造成潜在的心理问题。戴主任认为,孩子一周只有在周末才能到爸爸妈妈,这种生活状态会使需要父母孩子没有安全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因学校和家庭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无论多么责和有爱心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取代母亲作用。戴主任说,虐待、打骂、体罚固然是对孩不良的教育方法,但忽视孩子也是一种伤。从根本上讲犯罪的那些孩子并不是在十岁遇到了坏朋友才…  相似文献   

20.
家访的策略     
孙跃国 《班主任》2001,(4):16-16
家访是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与家长取得联系的重要形式,优秀的班主任更把家访看作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家访要与班级的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家访也应该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