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蛋内膜的制备:把鸭蛋一端敲破,流出蛋青及蛋黄,用蒸馏水洗净内部,然后把三分之二;的蛋壳浸入稀盐酸溶液中以除去蛋壳,取出后用蒸馏水洗净。 (2)渗透试验:在蛋壳内倒入6毫升左右蒸馏水,然后用药匙小心加入5克左右蔗糖,以便使蔗糖溶液浓度较大,把这蛋壳浸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系在铁架台铁夹上的两个老虎夹夹住蛋壳部分,并使内液与外蒸馏水保持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中,论述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学生对于水分子通过细胞膜,遵照一般的渗透原理,从低浓度溶液渗入到高浓度溶液是较易理解的;但在相反的情况下,即细胞质内的浓度高于外界境界的浓度,必须从外界的境界中吸取细胞本身所需要的物质,理解起来就困难了。例如,海带细胞中积聚的碘,其浓度比海中碘的浓度高许多倍,而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入碘,这主要是由于海带的细胞膜上有许多特殊的装置——载体。载体与被运输的碘离子结合,如同把货物装在船上一样,然后转身、位移到膜的另一侧,就把碘离子释放出去,再回到原位,重新与海水中的碘离子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化学第一册》,中提到淀粉溶液,又提及了淀粉胶体,那么这二者是不是一回事?这个问题如何解答?为此,我们做了以下的实验:用蛋壳作成半透膜渗析袋,用水洗净后使用。在小烧杯中盛少量蒸馏水,蛋壳中盛淀粉溶于水而得的液体(系用可溶性淀粉于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而成,有丁达尔现象,遇碘水变蓝),放入烧杯中。静置一夜(12小时以上),取烧杯中“蒸馏水”试验:加碘水变蓝,无丁达尔现象。取蛋壳中液体对照:加碘水变蓝,有丁达尔现象。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含离子基团,对溶液里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高分子膜.因在应用时主要是利用它的离子选择透过性,又称为离子选择透过性膜.离子交换膜法在电化学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工业上用电解原理来制取产品时,使用离子交换膜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连续生产、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等优点.教材中并未专门介绍,一般是在讲解氯碱...  相似文献   

5.
1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 实验步骤①取一只洗净的蛋壳,用稀盐酸处理制成半透膜,然后将半透膜用细绳扎紧在普通漏斗的下端管口上。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约40mL的蒸馏水,再把扎  相似文献   

6.
1 利用鸡蛋蛋壳演示渗透作用轻轻敲击鸡蛋的两头 ,剥去部分蛋壳 ,使两侧各成一小孔 (气室一侧可大些 )。从气室对侧小孔倒去卵白、卵黄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从气室对侧的小孔向蛋壳内倒满饱和氯化钠溶液或浓蔗糖溶液 ,然后将气室的一头蛋壳置于盛清水的容器中。 3~ 5分钟后 ,即可见蛋壳内的溶液从蛋壳上部的小孔不断外溢出来。实验现象说明 ,蛋壳卵膜内外的溶液浓度差造成了渗透作用 ,水从容器中进入蛋壳内。程龙海  (安徽省长丰县庄墓职业中学  2 31 1 5 1 )2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取已包心的卷心菜 ,分别从包在外面的绿叶和包在内部…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规定要用蒸馏水做实验。然而,对于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包括山区中学),蒸馏水是不充足的甚至是缺乏的。因此有必要寻找出一种能代替蒸馏水进行这一实验的一般实验材料。笔者经试验发现,使用饮用水代替蒸馏水进行溶液配制及实验,均能达到实验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 2 操作步骤 1.取二只烧杯(100 mL)各加入约50 mL的蒸馏水,然后往一烧杯(烧杯Ⅰ)中滴加3~5滴KCNS溶液,向另一烧杯(烧杯Ⅱ)中滴入3~5  相似文献   

9.
大家熟知的硫酸铜水溶液是兰色的。这是因为硫酸铜溶于水后,铜离子和水分子结合形成兰色的水合铜离子,所有易溶于水的铜盐溶液里都有兰色的[Cu(H_2O)_4]~(2 )络离子存在,那么CuCl_2溶液是否一定都是兰色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定量CuCl_2放入大试管里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制成近饱和溶液衬以白纸观察,看到CuCl_2在很浓溶液里显黄绿色。向大试管里滴加少量蒸馏水,再衬以白纸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装置:(图示药品为反应开始前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利用铜片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在 U 形管中被蒸馏水吸收(蒸馏水中事先放置几小片铜片),制得无色的硝酸溶液。生成的稀硝酸又与铜片缓慢反应,无色溶液逐渐变成蓝色,产生的无色一氧化氮气体经导管进入盛有氧气的烧瓶中,在烧瓶中被氧化为 NO_2,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而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11.
唐玉梅  张斌 《科学教育》2007,13(4):69-69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教材第一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此实验的原理是: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相似文献   

12.
一、从课本的渗透装置说起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0页“问题探讨”所示的渗透装置示意图(如图1),假设漏斗中为0.3g/mL的蔗糖溶液,烧杯中为0.3g/mL的葡萄糖溶液,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过一段时间,漏斗内的液面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4.
题目 :(2 0 0 3年理科综合题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 2 沉淀。方法一 :用不含Fe3+ 的FeSO4 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 溶液时还需加入   。(2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 常采用   的方法。(3)生成白色Fe(OH) 2 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 的NaOH溶液 ,插入FeSO4 溶液液面下 ,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 :在如图装置中 ,用NaOH溶液、铁屑、稀H2 SO4 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2 )在试管Ⅱ里加入的…  相似文献   

15.
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包括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步骤。交换吸附是吸附在根细胞表面上的H-和HCO3-离子与土壤中的阴、阳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结果是土壤中的阴、阳离子吸附在根细胞表面上。那么矿质元素离子是吸附在细胞壁上还是吸附在细胞膜上?这个问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为了验证矿质元素离子的吸附部位。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取葱的叶鞘内表皮,用剪刀剪成小方块浸入0.0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染色几分钟。待表皮被染成蓝色后,取出,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直到冲洗掉浮色为止。取一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馏水,把染色的葱叶…  相似文献   

16.
二、实验步骤: 1.将仪器按装置图装好。 2.用干燥的滤纸条插入两烧杯的溶液中,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3.用滴管向滤纸条滴加蒸馏水,使滤纸条全部湿润,电流计指针几乎不偏转。  相似文献   

17.
<正>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屏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同时又要承担摄取营养、排出废物、维持离子平衡等重要功能,即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磷脂双分子层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绝大多数溶质分子和带电荷的无机离子是高度不透的,所以几乎所有的有机小分子和无机离子的转运都需要特异性的膜蛋白——膜转运蛋白。正是这些蛋白质赋予了细胞膜最重要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1.膜转运蛋白的类型膜转运蛋白分为两类:一类是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艺术设计装饰专用胶粘剂试件在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环境中的老化行为和吸湿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里,蒸馏水环境下的吸湿百分比要高于5% 氯化钠溶液环境;蒸馏水和5% 氯化钠溶液环境下,后固化试件的饱和吸水率都高于标准固化件.蒸馏水环境和5% 氯化钠溶液环境下,标准固化试件的吸湿膨胀系数都比后固化试件更大,而总吸湿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化学实验题(第33题)是该卷中赋分最高的一道试题(22分)。a.题目: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①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②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的方法。③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方法二:在如图1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制备。①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②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  相似文献   

20.
误解一: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同学们都知道,溶液中的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处于高度均一的状态,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析出溶质,也不会分层。因此溶液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呈现何种颜色是由溶质、溶剂的本性及它们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