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为研究对象,详细了解了新疆目前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认真剖析了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新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应该加强竞技武术套路的宣传力度;深化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建设,加强竞赛制度实施;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民办武术馆校、武术俱乐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针对目前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构建出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保证武术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山西省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以推动山西省竞技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访谈法、问卷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福建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培养现状,找出目前福建省武术套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为继续巩固和提高福建省竞技武术套路的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后备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为河北省竞技武术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更好的促进河北省散打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了解山西省武术散打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山西省武术散打的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为将来更好的培养武术散打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教练员现状、运动员现状、竞赛现状、管理经营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武术正式进入2022年达喀尔青奥会,武术项目迎来了全新的世界舞台,鼓舞了一大批武术工作者和青少年武术爱好者。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思考了青少年竞技太极拳项目后备人才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从5个方面对青少年竞技太极拳后备人才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秦炜棋  郑玉  谢烽 《体育科技》2012,33(1):36-3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观察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参加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局官员进行访谈,调查广西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指出影响后备人才发展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高校武术套路竞技实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竞赛体制、经费、后备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竞技武术在广西高校尚未得到广泛开展,竞技实力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提高广西高校武术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投资主体单一、人才选拔及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建议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在坚持"举国体制"下,形成政府主导下市场化培养机制,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12.
沿循边缘革命的逻辑,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竞技体育"三级训练网"金字塔的塔基视角,采用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座谈交流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广泛寻纳中,择优遴选出三个典型成功案例,分别探讨和解析以企业为主体,与政府、学校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非营利组织和"体教融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层鲜活实例。最后,得出相关重要启示,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乃至体育治理变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教学训练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为篮球运动竞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但在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目前篮球运动后备人才不足的现象,提出了调整布局,完善监管制度;拓展筹资渠道,尝试多元化运行模式;切实发挥“体教结合”的优势,加强科学化训练,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再淮  项贤林  倪伟  金赟  周战伟 《体育科学》2006,26(4):14-20,79
运用人才学、市场学、运动训练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还远远没有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及家庭的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市场定位,首先是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二是满足家庭(个人)的升学需求;三是满足择业需求。对市场认同率较高的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率先进入市场运作。其他项目短期内未必急于进入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技网球运动在世界比赛中崭露头角。湖北省为国家输送了多名顶尖的网球运动员并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近年来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发展却不尽人意,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表现平平,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练的教学水平、训练场地的配套设施、运动员自身的训练年限、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专业网球理论知识较匮乏等等。本文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能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湖北省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学训矛盾、社会环境、引进与培养、独生子女等是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业余体校体操运动员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江苏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队伍偏小,在训人数太少。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让人担忧,已影响了社会心理环境对竞技体操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