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新闻出版业经过30年的发展,其国际影响力到底怎么样?泛泛研究往往会流于"盲人摸象",只有进行一下对比研究才能找出差距。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有600多家出版社、近1000家报业集团、8000多家期刊社,其中1/2以上的出版社、1/4报业集团和1/6期刊社的总部设在北京或者在北京设有办事处。中央一级媒体均设在北京,北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出版中心。本文试图将北京与纽约在新闻出版业方面作些对比,以便摸清中国新闻出版的国际影响力的真实状况,从而为中华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要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传统文化,以及它的外延与内涵。什么是传统文化?从思想方法论方面来讲,我想我们在谈论什么是传统文化时,有三个维度需要考虑。一是传统文化与传统社会的文化的关系问题。传统文化是传统社会的产物,但又不等于传统社会的文化。这就好像封建主义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但不等于封建社会的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但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3.
论南宋相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党与相党之争是南宋政治的重要表现形态 ,也是“宋代相权强化 ,帝皇愈加象征化”的突出标志 ;而“君子有党论”和“惟恐其党不众而无与共图天下之事” ,则是南宋相党在观念意识上的表现 ,也是“宋学”思想在政治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导致南宋相党的盛行与相党之争的最直接的因素 ,一是主战与主和之争 ,一是学术之争。南宋相党以群体的合力共振 ,在客体上改变了君主独裁的政局 ,但在主体上却具有鲜明的封闭性、排他性的文化性格 ,在政治实践中又“好己之同”、“恶人之异” ,明显地表现出喜同恶异、党同伐异的政治品格 ,所以相党的活动既对政治又对文化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儒家的渊源流变入手,区别了儒家、儒学、儒教三个概念.从政治文化、伦理、学术三个层面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健将与儒家、儒学、儒教(孔教)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新文化运动反对孔教,反对强化儒学意识形态,这是其对历史的一大贡献.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伦理的排拒,对"礼教"的批判,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缺失的一面,其缺失主要是在对儒家伦理蕴含的超时代性、超阶级性的合理内核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在学术层面能将孔子与后来的儒学、儒教区别开来,对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其文化成就作平实的评估.本文认为传统与现代可以沟通,但反传统毕竟是现代性的根本特征.任何具有文化价值的思想学说,它的恒在意义只有在时代之镜的折射下才会发放出它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家族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封建宗法制度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制约民主政治发展的消极方面,又有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积极方面。本文对家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和政治基础进行分析,预见家族文化存在具有长期性,家族文化的消极影响及其现代性转化具有必然性,并提出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构成中的独有要素,源远流长,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归纳传统影壁所展现的空间观念有三,即人界观念、风水观念和伦理观念.这三项观念对于影壁的确立及长期沿用都不同程度地起了作用,它们相互融合成为传统影壁的特殊文化背景.文章从此三方面剖析影壁的文化意蕴和传统特征,有助于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让影壁在新时代的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西文化的空前交汇和撞击,处于由古代向现代转型期的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呈现出复杂的内涵和面貌。它既要反思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既要民族化,又要现代化;既要面向世界,又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因此,文学理论批评从观念、类型到形态、文体各方面都经历着重大变革。从近百年各个历史时期看,文学理论批评显示着复杂多样的阶段性特征。但由于处在本世纪历史文化的共同背景下,有着新文学发展的共同依据,还面临着共同的课题,因而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又显示出贯穿全过程的总体特征。 (一)审美的社会价值论观念 在文学理论批评的观念和内容上,以审美的社会价值论作为评价文学的基本观念和准则,并从多种特定角度对文学的人学内涵进行审视和阐发,这是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在总体上所显示的首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以雕缛成体"说和"自然之道"说的提出,具有整合自然审美理想和文章雕缛传统的特殊意义。考其实践基础,既有汉大赋兴盛以来穷思极想、铺排夸示的艺术倾向,又有山水诗兴起过程中巧构形似的艺术讲求;究其理论背景,一方面是汉魏以来崇尚心智创造的"智术"理念,一方面则是魏晋以降强调感物吟志的"应物"理念。《文心雕龙》因此而历史地形成了具有整合意味的自然雕饰美学观念。《文心雕龙》自然雕饰观念体系的展开方式,表现为"文体"论与"文术"论的并行互补,而其所以互补的机理则在于"成体有术"的文体方法论。作为中国古典自然雕饰美学理论经典的《文心雕龙》,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自然"与"雕缛"的整合问题。从"以雕缛成体"悟入"自然之道",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有助于体会中国传统"以技而进乎道"之"道术"论的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     
正康有为是晚清维新派的领袖,曾直接参与百日维新的规划,其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曾引领时代潮流。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将与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并列为"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的代表。康有为以及他所代表的一派政治势力,是清末民初政治变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各方政治势力的关系错综复杂,要理解清末民初的政治变动,就不能不研究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中为数不多的思想有系统性、原创性的思想大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梁漱溟先生说得好:"社会的构造就是文化的骨干,社会构造的结构格局不同,就在于文化思想战略格局的要领不同。"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理论正从主张"领土扩张"到注重"经济主导",再到强调"文化区域主权"转变,世界已经进入文化政治时期。在当代中国,文化已超越了传统的作为政治附属物的观念,而被普遍认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以来在中国大陆兴起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直指政治禁区,要求在现实政治上复兴儒教政治体制、教育体制为主要特征。由大陆新儒家主导的儿童读经热、建立宗教性儒教组织、儒教网站等,使当代中国呈现出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思潮,但也因此陷入了政治上的专制与民主、文化上的等级与平等、经济发展上的"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之争。同时,因为坚执"儒学(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导致当代中国在传统文化问题上陷入"多元文化论"所造成的模糊文化心态中,以致百余年来始终无法弄清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什么是糟粕,只能在"批判地继承"中陷入民族文化的思维困境。本文以哲学上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界定,尝试使当代中国走出儒学(教)与传统文化及现代化的历史纠葛与现实困境,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提供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纾译介小说作为晚清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的重要途径,不仅在文学上,还在更广义的文化层面架起了中西交流的桥梁。本文拟就林纾译作《李迫大梦》中对欧美文化的接受情况进行评析,通过详细对比华盛顿·欧文原作《瑞普·凡·温克尔》,展现林纾译文在伦理、宗教、政治三个层面的文化改写及其对西方两性关系、文学观念等层面的接受,以此透视清末传统文人在面对欧风美雨来袭时复杂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3.
北宋歌词多是侑觞佐欢的应歌之作,而南宋的"无谓之词"多为文人群体追求雅趣而作的"应社"之词。南宋词人在生活中追求"晋宋风雅",不仅常常以作诗吟赏的方式来交友酬唱,文人结社也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吟社成员在精通词乐的基础上,严格依照"音律"填词,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建设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有效途径,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把握和对待两者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和谐开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伦理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时至今日,传统孝文化应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传统孝文化的文化精髓,使其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历史发展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传统孝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它受到冲击的原因,对其扬弃与当代价值重构等几方面展开论述,以期阐明传统孝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内涵民主的基因。传统思想文化内涵的价值体系、政治认知与智慧,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传统、决策方式、政策原则等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传统保护类街区的商业合理利用选择问题备受关注。一些国内大城市中的传统保护类街区在保护更新实践中探索了一些有益的商业利用方式,并对所在城市的旅游发展、文化影响力提升做出了贡献。以北京南锣古巷、上海新天地等6处街区为例,对街区商业业态的特征和其来自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街区的商业利用有赖于其所在城市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街区商业业态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州宣卷是江南地区一种古老的曲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卷本题材,表演过程、表演场合都与苏州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现主要论述苏州宣卷的地域文化特征,并提出坚持使用吴方言,在表演时打上字幕;提供卷本,不表演整本,给观众提供提要;进一步挖掘苏州民间传说;撰写反映当代苏州人民生活的卷本;弘扬优秀的民俗传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自媒体成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新场域,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国际自媒体中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特征。国际自媒体中有关北京的信息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文化艺术、旅游、体育、政治、科技创新等议题。信息的主要倾向为客观为主,正面信息多于负面信息。正面倾向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旅游和文化艺术等议题,负面倾向主要集中在政治、环境问题、社会和交通等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北京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新时代发展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断促进民族进步、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根脉所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水平高的优秀人才,能有效提升广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拓宽大学生德育思维。该文通过调研走访、翻阅资料得知当前部分高校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形态,旨在为二者的教育融合提出些许参考建议,以期强化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促进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