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9年10月,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危机遍及工、农、商、金融等各行各业。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各国失业人数共计有五千万人之多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和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一方面在国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另一方面对外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  相似文献   

2.
<正>一.成因:阶级对抗的缓冲器所谓"福利国家",作为一种特定的概念主要是指二战后以推行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为基本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就是"福利国家制度"。不过,通常泛称为"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制度是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趋于激化、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福利  相似文献   

3.
<正>“福利国家”这一概念,在西方世界被接受和广泛应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战后初期,英国、瑞典等西欧国家最早宣称它们是“福利国家”,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效仿,纷纷以“福利国家”相标榜,通过建立内容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来增强国家对收入分配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经过40多年的实践,社会保障制度已日益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在国民收入中已占相当高的比例,社会福利政策已经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经济理论工作者来具体分析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 ,并自称为“福利国家”。北欧更以“高福利”闻名于西方世界。于是有些人鼓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正向贫困者转移”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入口处”。对此 ,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 ,尽管各国采取的方式不同 ,但都是通过暴力剥夺中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 ,使其成为无产者 ,其中一部分成为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其余的则成为乞丐和无业游民。面对…  相似文献   

5.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各国工人阶级对世界工人运动分裂的反思 20世纪30年代,空前未有的经济危机遍及资本主义世界。在危机的猛烈冲击下,资本主义各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急剧尖锐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更加走向反动。有的干  相似文献   

6.
1929-1933年发生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付。有学生提出疑问:30年代大萧条,使还未摆脱战败国身份刚刚复苏的德国元气大伤,经济倒退了30年,为什么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短短几年,德国就成了一个使西方大国恐惧,到处侵略扩张,以至横扫欧洲的国家?法西斯专政是如何使德国克服危机的?  相似文献   

7.
西欧社会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和资本的全球扩张,西欧社会福利国家出现了深重的危机,尽管西欧各国政府对于传统福利国家制度不断进行调整,以增强其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但是西欧的工人也在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使西欧社会福利国家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德国是受这次危机打击最重的国家之一。与危机前最高点相比,整个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四十点六,退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水平,大批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国库黄金储备锐减;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剧烈减产;对外贸易下降了百分之六十。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大力推行旨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的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资产阶级学者借此大肄宣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福利国家”,贫困已不再是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而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回忆。美国的未来学家海·卡恩也断言:“人人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有保障的好时代来到了。”国内一些人也被西方国家五光十色的现象所迷惑,并对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10.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作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法国社会福利政策的考察,认为:社会福利保障是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极其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以高福利为特色的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较高,居世界前列;法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完备,覆盖全民。但近年来法国所发生的债务危机、就业危机和发展危机究其实质暴露的是其高福利保障制度的深层弊病,它使法国经济陷入了“高税收一高福利一高负债一高成本一高失业率”,和“低投资一低效益一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哲学的自由与平等观念出发,思考与审视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方式,以便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却遭到不同程度的批判。认为福利虽然增进了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公民对国家产生依赖感,这更强化了国家对公民的控制而使公民丧失了独立和自由。认为通过福利建构起来的认同与忠诚是虚假的,更应该通过良好的顶层设计,使得公民在开放、自由、平等、民主的共同体中,在对话与协商基础上,真诚的建立起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对福利国家的批判与反思,有助于我们客观与公正地思考社会福利对稳定秩序,产生认同所起到的有限作用。这对我国推进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为应对危机,西方各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强有力的救市措施对于恢复市场信心、稳定金融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本质上仍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体制调整,而非根本制度的变革.政府干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历史上的政府干预实践也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14.
瑞典作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和楷模,其福利制度模式的危机与改革,格外引人注目。瑞典高福利制度所导致的财政约束、微观经济活力不足、"瑞典病"和道德公害等制度危机以及瑞典政府为应对危机所实施的社会保障支出紧缩法案、社会福利地方化、引入竞争机制和私营化等改革措施,是瑞典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改良。我国应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以平等原则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标准,加快推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以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而载入史册。经济大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致命一击,使各国经济陷入危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且对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危机肇始于美国,之所以如此,是和美国国内外经济贸易不平衡分不开的,或者说,美国国内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使大危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战后,随着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宣称本国已经成为所谓“福利国家”。这就使有些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已经变成一种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制度。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本文将对此作一些剖析。一、战后“社会福  相似文献   

17.
问答题 :1.下表是 192 9~ 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工业下降 4 6 .2 % 4 0 .6 % 2 8.4 % 16 .5% 8.4 %失业人数 14 0 0万 6 0 0万 30 0万 85万 30 0万  试问 :美国和德国为什么在这次危机中受破坏程度最严重 ?为摆脱危机 ,这两国在措施上有何差异 ,分析这差种异的原因 ?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  〔参考答案〕①最严重的原因 :这次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 ,且是在信贷、工业、农业等各个部门同时发生 ;德国一战后的经济 ,主要靠美国的贷款扶持得到恢复和发展 ,对美国经济存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正在形成,其本质特征是金融资本恶性膨胀,世界统治和盘剥增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表明金融资本的世界统治和霸权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上逐渐消亡的历史轨道.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是21世纪以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危机使整个世界经济受到极大冲击,造成了许多没有预见的困难,使社会主义面临新的挑战.但危机也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同志主编、2010年2月出版的《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09-2010)——且听低谷新潮声(之六)》,汇集了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专家近两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研究及世界社会主义探索的51篇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和研讨会综述.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包括专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与经济危机、世界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危机对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也是世界日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历史。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发展线索有两条:一条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国家发展的历史:另一条是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和发展。西欧各国通过开辟新航路和血腥的殖民掠夺,使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最终形成了世界市场。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