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对散手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最佳年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手运动员早期训练最佳年龄,决定着散手竞技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未来散手运动员的发展前途。拟从散手运动员的年龄、运动成绩、运动年限与拳击摔跤运动员的比较来探讨散手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散手进入奥运会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传统武术源远流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作为中国武术重要内容之一的散手运动,近些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一直未入奥运会大门。从散手比赛对运动员意外伤害及人们对散手运动的理解;经济的发展及宣传包装对散手运动推广的重要意义;散手运动所需要的硬、软件设施以及散手运动员自身的素质要求等方面找出原因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浅谈散手训练过程中创伤的产生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手是我国的一种武术项目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散手运动属于技能类格斗项目 ,由于对抗性强 ,竞争激烈 ,动作变化速度和运动强度大等原因 ,其运动创伤发生率较高。近几年 ,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散手运动中。在散手训练中运动损伤率明显升高 ,散手训练过程中所造成的运动损伤逐渐被人们所重视。1   研究方法调查法 :笔者调查了我院武术系散手专业学生 44人 ,均为男生。其中 99级 1 4人 ,98级 1 0人 ,97级 1 1人 ,96级 9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 2 2 .4岁。曾在训练中受过伤的有 37人 ,约占调查比例的 84.1 %。这些创伤…  相似文献   

4.
散手运动是武术格斗项目之一,1989年被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参赛的人数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散手项目不仅是全运会的比赛内容,也是亚洲与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为了适应散手运动的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教练员必须提高对运动员科学选材重要性的认识,使得那些具有天赋的运动员,尽快攀上散手运动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方礼钦 《精武》2012,(9):56-56,5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验对照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结合运动训练的原理对散手运动的健康功能进行检验,结果证明散手运动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具有很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散手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相应的防守等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散手运动的拳打、脚踢、抱摔等运动特点,对散手运动员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作一初步探索,以期引起教练员、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散手运动自1979年作为中国武术竞技项目开展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普及与发展。但有关散手运动的技术、战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却远远不能满足运动实践的需要。在散手比赛中,“下擂台”技战术,运用较多,威力较大。本文根据“下擂台”在散手比赛中的运用情况,探讨了“下擂台”技战术的应用规律,旨在为提高散手运动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今武术界对我国的散手运动在规则上存在很大分歧。我国从1979年散手运动逐步开展以来,人们对散手运动就议论纷纷,大致有这三种观点:一、拳击加腿加摔跤。二、当今散手已失去了武术的特点。三、称现代散手,传统武术不行了。这三种观点在国内普遍存在,可以说矛盾尖锐。而笔者认为当今散手是武术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武术运动的最高标准之一。至于一些同志说是拳击加腿加摔跤。笔者认为这是对武术和拳击理解不够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散手技术体系模式的设想,这对散手训练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散手运动竞技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构建技术体系模式的指导思想;散手技术体系的基本框架;散手技术的判定、评价指标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竞技武术运动在世界范围影响的不断扩大,武术散手这一颇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技击对抗项目也开始为人们所认识。报纸、电视等传媒对各类散手比赛也时有报道。那么,观众对一场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武术散手比赛应如何欣赏呢?我们观看武术散手比赛,首先要知晓武术散手是国内正式体育比赛项目和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它是在竞赛规则指导下进行的二人武术技击对抗,所以某些对人体损害较大的动作,如未打对手的后脑、颈部、裆部,以及用肘顶、膝撞、头碰和反关节“擒拿”等在散手比赛中是禁用的,违犯者就会被裁判员给予劝…  相似文献   

11.
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后血乳酸、血尿素氮、心率等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对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后的血乳酸、血尿素氯、心率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散手运动是以乳酸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训练中以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12.
拳腿组合在散手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武术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也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散手运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一项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散手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性较强的项目 ,选手要想在其中获得比赛的胜利 ,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特别是与运动员技术与战术以及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就技术而言 ,它可分为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两大类型。组合技术又可分为上肢组合与下肢组合 ,但相对散手运动特点而论 ,上、下肢组合技术是不可分割的 ,换句话说只有上下肢动作组合技术才是散手运动的主要动作技术。再就现时散手…  相似文献   

13.
建立散手技术体系模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散手技术体系模式的设想,这对散手训练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散手运动竞技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构建技术体系模式的指导思想;散手技术体系的基本框架;散手技术的判定、评价指标等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武术散手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运动项目,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普驼高等院校里,开展武术散手运动,既使大学生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又使武术散手运动得以普及提高。因此,做好普通高校中武术散手运动的推广发展工作,弘扬中华武术精粹,是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试论制约我国武术散手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及数理统计,分析了制约我国散手运动发展的因素,提出应当从健全武术散手运动的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研投入;完善竞赛规则;突出中华武术的特色;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素质;加强能人策划和媒体宣传等方面入手。加快武术散手运动发展,让武术散手早日进入奥运会。  相似文献   

16.
散手运动常见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分析散手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运动学、运动医学角度并结合散手实践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散手战术,是指在散手竞赛中,运动员为了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克人制胜所采用的智谋和方法。合理的战术,是指在较艺的临场上,运动员根据彼此间的体型、体力、技术特长、姿势、情绪、反应等情况与变化,通过瞬间的综合、分析、判断,从而迅速、准确地制订与实施自己的战术方法。散手战术的运用,对散手运动技术的发挥有促进与制约作用,是决定运动胜负  相似文献   

18.
武术交手训练从运动形式上可以分为推手与散手。从推手与散手的关系来看:推手是由基础训练向散手过渡的阶段,是进入技击实战的必要途径,是拳术训练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竞赛运动的独立形式存在。从二者的  相似文献   

19.
散手运动致运动性疲劳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散手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同时强调了医务监督在散手运动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散手运动后疲劳的消除方法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散手)运营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献资料法,分析了武术(散手)竞赛市场的现状,提出武术(散手)运营机制改革是武术(散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根据运动卡特尔(sports cartel)建立武术(散手)职业运动联盟及其结构、基本框架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