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篇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标示了篇章中句子及段落之间的关系、概念、意义或功能。本文描述了运用语篇标记词进行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课堂教学活动。旨在冲破只注重词汇、语法、句子的解释及翻译的传统英语教学法,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语篇中句子及段落之间的关系、概念、意义或功能以及篇章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的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词或句子,而是这些词句组成的语篇,词句的交际功能只能通过语篇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将原语与目的语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层次,突破以词论词,以句论句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篇分析和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语篇为单位组织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的以句子以单位的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抓住段落中心句、寻找连接词、熟悉语篇结构模式等,可以增强学生语篇意识,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完整地获取语篇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元语篇和主语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语篇,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都是传递语篇构建者思想意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文中的元语篇使用状况体现着译者的语篇意识,这有助于译者忠实、通顺地传达原文思想内容并构建符合目的语语篇特点的译文。因此,元语篇可以帮助译者组织译文、引导主题内容并提示命题,这为译者语篇意识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为翻译的直接对象,语篇是比字、词、句更大的语言概念,它传递一个完整的信息。以语篇为对象的语篇分析不局限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扩大到语境以及语言的交际功能上来。正因为语篇分析的特点,它与翻译才能够相互促进,使翻译实现语言层面、言内因素以及言外因素的传递。本文阐述了语篇分析翻译的特点,并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连贯是语篇构建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因而是语篇翻译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首要因素.而英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篇的连贯方法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对比分析了美汉语在句群、段落、段际以及整个篇章的连贯手段上的差异,并结合典型翻译材料,论述了译者在英汉/汉英翻译时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的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词或句子,而是这些词句组成的语篇,词句的交际功能只能通过语篇得以实现.因此,从语篇分析角度对翻译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实现译文在语篇层次上与原文尽量接近,达到相近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8.
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语义整体。语篇翻译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确立语篇意识,把它置于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去思考,才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内容和文化信息。语篇翻译即是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9.
谢莉 《成才之路》2012,(17):80-81
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译者在进行汉英语篇翻译时应该着眼于整个语篇,分析其文体类型、交际功能和风格特征,力求使译文在文体、功能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存在多种误译或错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译者缺乏语篇意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朱洁 《考试周刊》2008,(11):48-49
语篇翻译指的是以语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以追求译语语篇与源语语篇在最大限度上的对等为目的的翻译.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应加强语篇意识,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连贯与衔接、语言与语境、取与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词语作为文本信息的载体,使得译者对词语意义的准确把握成为翻译的基础和前提。词义的复杂性又使得译者不得不对原语词语和译语词语进行语义成分分析。翻译中的语义成分分析可以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原语词语,从而避免误译。  相似文献   

12.
语用功能视角下英语广告的仿拟现象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是英语广告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一般分为仿词、仿语、仿句和仿篇。本文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对英语广告中出现的仿拟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翻译仿拟修辞格英语广告时所用的一些策略,以增强广告文本的语用功能,更好地对原产品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外文化、思维、审美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其旅游景点的宣传广告在词语选用、句子和段落结构上也表现出显著的不同。汉语旅游宣传资料多用华丽的辞藻和夸张性的语言,句子多为陈述句,而且多突出政治位置及其重要性。而英语旅游宣传资料在词语选用上讲究简练质朴,句子常用祈使语气,强调从受众角度出发对重点信息的传输,往往将最重要的信息放置在段首。基于此表达差异,翻译我国旅游景点的外宣资料时,应以译语读者为导向,根据译语读者或游客的需求和认知心理,摘取主要信息,删除原文中对读者意义不大或使译语读者感到陌生且费神的信息,调整结构,重新编辑,尽量使译入语更地道、符合当地人的用语习惯,译其"神"而不是"形",以达到引起受众兴趣并付诸于行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双关范围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关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辞格。对双关的范围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认识 ,一般认为双关存在于词语、句子层面 ,也有学者认为双关存在于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层面。其实双关广泛存在于语言的各级单位 :从语素到语段、语篇。语篇双关是文学文本的重要特征 ,这与人类的交际方式、文本的生成规则和审美需求密切相关。语篇双关的构成手段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词的艺术化组合是实现文学文本审美性的必由之路。汉语文学文本的语词组构形式丰富多样,作家进行语词组构的主要策略是:运用表象义丰富的词,复苏语言与感知觉表象的潜在联系;利用词义聚合的不同特性,造成有意味的文学话语;创造语词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偏离效应”,使一般化语词生发出独特的表意功能;通过“碎片化”的语词组合,拓展文本内在的艺术张力;营造各种特定的语境,使语词获得具体、特殊的涵义。  相似文献   

16.
仿拟是为追求新颖别致、幽默诙谐等辞效目的,人们有意模仿所熟知的固有的语言实例而拟造出新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从仿体的形式来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包括了仿词、仿语、仿句、仿篇四种类型。网络语言中之所以会大量使用仿拟,与仿拟主体(网民)求新求简的语用心理及其在构建网络话语文本中特殊的修辞效果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刘庚玉 《海外英语》2012,(4):143-144,163
语言学中的框架理论强调视角的不同导致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对同一种情景进行描绘时,不同词汇和句法选择,即不同的表达式都会展现出在译者的认知域里想要突出表达的内容。框架理论在翻译现象研究过程里,尤其在不同翻译文本的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于Snell-Hornby所说的,框架视角翻译研究的核心理念是:翻译不是词与词的配对,而是着眼整体、重造格式塔的过程。该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对《牡丹亭》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看不同译者在不同的视角和见解下如何理解文本内容,重塑人物角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教师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应注重词、词组、句子的讲解,还应注重对文章的宏观解码,帮助学生分析篇章的类型、组织形式,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及连接方式,这样阅读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释法在翻译中的使用场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文化交流角度探讨注释法在翻译中的十大使用场合:为专用名词提供附加的文化信息,保留原语的形象表示法,处理译语中的文化空缺现象,解释不同的风俗习惯,对文字游戏提供文化信息,为典故提供文化信息,解释文化信息过载的译语句子,为译语读者提供文化背景以加深译语读者的理解,指出本身语意不清的原语句子,翻译原文中用第三语言写的词、词组成或句子。  相似文献   

20.
英语阅读中,长句难句的理解往往是困扰学习者的一大难题。这些句子大都包含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同时又有较多的修饰成分,因而常常使学习者感到无从入手。但是通过充分理解文章及长句、难句所在段落的主旨大意,充分利用句中的关联词组,注意句中某些起决定作用的词语或词缀,用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以及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则可以较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