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画中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汇聚了中国画最主要和最精华的技巧和理论,其中透视理论独具特色。它决定了中国画的构图方法和基本面目,是中国画理论中的基本部分。本文创举了中国山水画的不同构图形式,力求从理论上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揭示中国画透视方法的不凡之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南宋山水画构图一改北宋时期饱满的构图风格,转而以分段式、边角式等构图形式为主,力求体现一种简约的艺术特色。其新颖独特、富有诗意的形式特点,为以后文人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宋山水画的构图不仅继承了五代时期的风格,而且具有突出的发展和创新。由于北宋画家多活动在北方,所以较适宜表现北方山水的立轴全景构图一时间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横卷、小幅和纨扇等形式,只是不普遍而已,多以半边取景,构图独特,富有诗意,为后人作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对中国山水画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他的文学对风景的描绘体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构图的影响,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山水画意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意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论述了山水画创作主要以自然风光为描写对象,致力于对审美客体的发现与描绘,提出了山水画家的绘画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用具体事例进一步说明,成功地创作一幅山水画,熟练地运用笔墨技法固然重要,但不可忽视点景的作用。适当的点景对画幅的构图及提高作品的真实感、趣味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山水画的构图原理构图,是构思的形象化。传统讲法为"布局""章法"或"经营位置"。构图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有计划的处理画面结构,凝神构思、精心设计,使之充分体现立意构思和意境的艺术手段。(一)构图的基本内容中国历代画家非常重视构图问题,他们积累并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晋代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南朝齐谢赫把"经营位置"列为"六法"之一;唐代张彦远称它为"画之总要";尤其是唐宋以来,山水画的成熟和发展使"经营位置"在艺术创作中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清代“四王”是依董其昌开辟的道路,集古代山水画之大成的代表。他们四人共同的特点是:山水画趋于传统,法度严谨,底蕴深厚,技法全面,甚得元人三昧。他们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较深厚的笔墨功夫,在笔墨、构图、气韵、意境等方面,总结了五代至元代中国传统山水画一些规律性的经验,具有经典性与权威性。学习中国山水画从“四王”上追元、宋、五代不失为严谨、便捷的门径,具有钢琴练习曲的作用。今天解读“四王”山水画艺术风格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构图与境界,笔、墨、色彩形式和格调子方面的变化,论述了近年来山水画表现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从构图、笔墨、设色到意境都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特殊的技法和独特的内涵。这几个方面也是初学者在临摹中不容易把握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为天人合一,忠实于自然,并师法于自然,表现方法臻于成熟。“融金碧与水墨于一炉”,题材和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多样,在构图上出现“一角半边”的形式,宋代山水画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其巨大的艺术成就是和当时的宗教、文化及哲学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南宋画坛山水画大师迭出,多以江浙秀丽山川为题材,表现上则异于北宋大山大水的构图,对后世山水画影响深远。花鸟画更为普及,文人画中的水墨梅竹仍是最  相似文献   

12.
山水画进入南宋以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虽然仍延续了北宋时期表现山川之峻美和寄托自己的感受的传统,但是表现手法却发生了改变。在构图上开始追求简洁,如边角式构图;在技法上开拓了“水墨苍劲”、“水气淋漓”的一代新风。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山水画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法、移动视点、远视距、俯视,不受时空局限,据画面构图需要,可以灵活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意安排景物,以达到艺术创造美之规律。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对画家白晓军来说,是他的根本。山水画最开始仅仅是他的兴趣爱好,后来,成为他的生活依托。白晓军师从著名画家黄独峰先生,对中国艺术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结合传统笔墨,在构图和色彩方面吸取西洋画的优势,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相似文献   

15.
园林艺术是空间与时间的综合艺术,是连续的、动态的风景构图形式。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中,受山水画美学思想的影响,借鉴了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以园入画,因画成景,形成了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站在新时代的角度来看,写意山水画对园林题材的影响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熙是北宋最重要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山水画曾对当时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于传统绘画技法背景下所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的绘画理论,是他在构图和透视等绘画技法上的经验总结,是对绘画理论的一个创新,为推动北宋山水画的全面发展和繁荣有着积极的贡献,也为后来的山水画技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创作者,尤其是初学者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在笔墨的运用、构图与色彩的处理、精神的把握、题款的运用等方面会出现的如用笔平均、用墨板滞、构图布置迫塞等等弊病.如何运用相应的对策克服这些病忌.是每一位创造者都无法避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写生,是山水画教学的基础课程,是一种训练学生独立观察、构图、分析和创作能力、解决形象思维和收集素材的手段,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要搞好山水画教学,必须在继承传统,学习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加强写生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元素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绘画界形成了一股独特的中国气息.本文探析山水画构图对色彩风景写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宾虹是中国山水画画坛上的一座高峰。他致力于研究中国山水画,师古法,师造化,提出了许多对后世艺术家有启发的画学思想,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试从用笔用墨、光、题材选择以及构图四个方面对他的艺术风格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