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广泛关注,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始终。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卓巧颖 《广西教育》2006,(7A):92-92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始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始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用色彩来营造意境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如:在教学《秋天多么美》…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往往过多注重音乐专业知识灌输和音乐技能训练培养,而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大多数学生在音乐艺术上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在音乐教学中,包括小学音乐教学在内,运用意境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十分有效。本文从小学音乐意境教学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小学音乐课的常见意境表现方式,最后指出了小学音乐意境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大量的随堂听课和观摩听课活动中,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评论:“这堂课比较有意境”,“这堂课把我们带到美的意境中去了”,“听了学生的歌唱,使我们身临其境”,“这堂课如果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再细些,则意境可能会更深些”。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而且逐步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杨忠奇 《考试周刊》2013,(33):185-186
小学音乐课的意境营造,主要是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的做法主要是用色彩营造意境、用多媒体展示意境、用钢琴演奏渲染意境和用语言描述意境,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以来,音乐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发展、创新、自主、合作的音乐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8.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从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音乐课的意境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注重对音乐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音乐意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的感知太过死板,缺乏情趣。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除了对音乐技能进行培养,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意境的感受和追寻,通过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上体会音乐的意境美?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并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审美体验,更好地实施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堂意境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情景相生和虚实相成,以及激发想象的特点,使人身临其境,得到审美愉悦。多年以来,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一、运用课本插…  相似文献   

11.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过分重视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意境教学.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主要是通过舞蹈、电教、美术、情感、故事等五方面的意境导入,为音乐教学营造出种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绝句。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往往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图画,并抒发自己此情此境中的真挚感情;有的则描绘了典型环境里的人或事,逼真自然。这,就是诗的意境。我们讲古诗,必须领着学生进入这种意境,使学生读着诗句而情转意移,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乐在其中,动在其中,回味无穷。这就叫做再现意境,诱人神往。再现意境是小学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13.
小学音乐课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音乐在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通过音乐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14.
一、从熟读成诵入手进行意境教学从熟读成诵入手进行意境教学,这种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最为有效。尤其是对作品极为简短浅显,语言明白如话的诗歌的教学,效果更好。如教学骆宾王的《鹅》:  相似文献   

15.
诗的意境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是诗人以独有的眼光捕捉的生活图景。小学课本所选的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在教学中如何采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实现诗画映照,引导学生感知意境、明理悟情、品评文字,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时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针对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质量,笔者尝试以绘本阅读为切入口,分别抓住绘图意境之雅趣、文字意境之雅韵和情节意境之雅情三方面达成阅读目标。  相似文献   

17.
黄明贤 《快乐阅读》2013,(10):62-6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有很大比重。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能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意境的创造和感悟,能够使学生受到古诗词的熏陶,提高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这也是现阶段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本文主要就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感悟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有很大比重。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能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意境的创造和感悟,能够使学生受到古诗词的熏陶,提高审美水平和文学素养,这也是现阶段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本文主要就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感悟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并从古诗词中体会诗人的思想与写作时的意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入情入境,引领学生徜徉于诗的意境中。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着重从"了解历史背景,置身意境""细细品读诗词,感悟意境""善于寻找诗眼,把握意境""发挥学生想象,走进意境"以及"积极营造氛围,深悟意"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以它们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为语文教学营造了一种清新美好的意境,符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