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群 《声屏世界》2000,(6):38-40
一现在的受众,已经不是过去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手持遥控器的主动选择者,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研究现代受众的收视心理,才能抓住受众的注意力,感染受众,创作出高质量、高收视率的精品节目。那么,如今的受众有哪些收视心理特点呢?笔者认为,受众的收视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收视动机、收视习惯、收视兴趣对电视和广告的态度上,根据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笔者对受众的收视心理特点作以下概述:(一)收视动机收视动机是指推动观众去从事收视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等。动机越强烈,个体从事某项…  相似文献   

2.
电视媒体如何赢得观众?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他们的收视心理是怎么样的?这一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电视从业者。为了能为电视从业者提供比较准确的关于观众收视动机的信息,使他们制作出的节目能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一些电视人对电视观众的收视动机进行过各种各样的调查和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指导了电视节目的制作。笔者试图对中美电视观众的收视动机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指出中美电视媒体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3.
祁瑜 《传媒观察》2003,(11):53-54
有奖收视是当前中国的电视传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电视台以高额奖金或奖品吸引观众,获取奖品已经成为许多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动机之一。传播本是属于精神领域的人类行为,有奖收视却造成了它和物质利益的过度关联。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同时,由于同物质  相似文献   

4.
社交电视:传统电视的社会化生存及其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形塑观众的收视习惯,也造成观众对传统电视的疏离,但传统电视媒体又借助网络社交视频重聚电视用户.“社交电视”通过社交网络重建电视观众群,其“弱关系”的“信息桥”功能为电视从业者积累社会资本与职业声望,也使电视观看行为不再孤立和封闭,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收视选择、收视体验与技术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电视市场份额竞争的加剧,“资源为王”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重视。渗透到电视台运营的各个环节,使得内容竞争的氛围日趋激烈。为应对中央级频道的强势竞争.地方频道不断尝试和寻求“擦边球”或“差异性”的竞争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把握观众的收视行为特征和内在心理需求,才有可能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6.
播出季:电视媒体运作新动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光和 《视听界》2006,(6):54-55
一、何为“播出季”“播出季”的“季”(season),并非传统意义上自然的“季节”,而是指播出季节。所谓按“季”播出就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根据收视市场观众收视习惯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对频道节目配置、播出安排进行应对性调整。按季播出是源自美国颇为流行的电视编排方式。这里的“季”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按照观众的收视作息和收视习惯,以及收视波动而划分的电视播映季节。在美国,每年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这段时间是无线电视网所划定的一个黄金播映季节,也就是所说的“季”。映“季”的划分主要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方面,自9月秋季开始,天气转凉,…  相似文献   

7.
“播出季”的“季”(season),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季”,而是指“播出季节”,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按照观众的收视作息和收视习惯,以及收视波动而划分的电视播映季节,是源自美国颇为流行的电视编排方式。  相似文献   

8.
1998年,在中国电视听界,有奖收视活动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深刻影响.不少专家、学者以及媒体,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目前,全国各地的有奖收视活动,仍在“风风火火”.有奖收视孰是孰非?已有不同的评说。一、日趋升温的有奖收视活动近几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那种纯文艺的、单一传播方式的综艺节目形式,正悄悄地失去昔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由观众直接参与的、互动式的游艺节目,且这类游艺活动日趋火爆.从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到江苏有线台的《非常周末》,到上海电视台的《幸福快车》,…  相似文献   

9.
观点摘编     
我国电视观众的收视行为与需求2008年第3期《电视研究》刊载了中央电视台委托国家统计局进行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电视观众规模为12.05亿人,文化层次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观众总数的69.06%;同时收视条件得到改善,农村家庭通过有线网收看电视的比率已达47.12%;2007年,观众户均能收看到的频道数量为32.4个。比2002年增加一倍。在观众收视行为上,电视依然是人们接触的主要媒体;日收视时间在3小时以上,对电视节目的自主选择余地更大。  相似文献   

10.
在现阶段的电视文化市场,观众的需求越来越大,频道的增加趋势明显,节目在不断地扩充,使得本来竞争就十分激烈的电视收视份额更加的白热化。直播类新闻节目虽说有传播速度快、视听综合冲击等优势,但如何在收视分流严重的情况下,抓住观众的眼球,在众多的电视频道和电视栏目中,凸显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育频道强档栏目的“科教新周刊”,要想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稳定的收视率,除了继续运用好电视媒体的硬件外,最关键的就是必须开发好电视媒体的软件———传播者的思想,体现一定的策划思想。一、盯住“专业受众”,做足专业频道文章经济市场化,频道专业化,是当今电视媒体发展的主流特征。虽然频道分工分流和分化了观众群体,但同时也给电视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固然,电视传媒的对象是大众,但是,专业频道的观众除了具备一般观众的品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收视需求、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我们将这部分观众称为“专业…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外国电视节目逐渐在中国流行,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时间也不断地变化,随着《疯狂主妇》、《越狱》等一系列美剧在中国的热播,让观众对"季"播出有了更多了解。电视市场在不断地发展,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竞争已经没  相似文献   

13.
一、现阶段电视收视市场的变化与特点:影视剧节目“王位不倒”,新闻类节目“趋势走低”,大众娱乐类节目“步入中兴”。大众娱乐类节目占有当前电视收视市场份额的约1/7。 电视传播是以时间为其展开形式的。因此,考察各类电视节目在人们收视行为中的结构性占位的状况,主要是通过人们赋予各类电视节目不同的收视时长来判断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2000年5月进行的“北京居民电视收视行为与收视意愿的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收看娱乐综艺类节目的平均时长为463分钟,这一收视时长在本次调查所列的11类电视节目中,次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地得到认同与强化, 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涌上荧屏,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高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已发展成为国内电视媒体中最活跃、最有市场的节目形式之一,甚至成为一些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在我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势头:既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体现出“竞赛”色彩。  相似文献   

15.
李翔 《新闻通讯》2014,(1):16-18
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这档源于韩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为电视荧屏创新热点,主要得益于节目在参与者选择、主题设计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的创新。而面对加强版“限娱令”的到来,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生产方面必须要重视为参与者和观众制造有创意且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体验”,这样电视真人秀节目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外国电视节目逐渐在中国流行,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时间也不断地变化,随着《疯狂主妇》、《越狱》等一系列美剧在中国的热播,让观众对"季"播出有了更多了解。电视市场在不断地发展,节目与节目之间的竞争已经没有过去激烈,随之而来的是频道与频道之间的角逐。  相似文献   

17.
张成 《记者摇篮》2006,(5):67-67
一、省级电视台经济报道面临严峻挑战当今时代,电视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每天在几十个频道之间游走,没有吸引人眼球、勾起人收视欲望的好的电视节目,就很难得到受众的青睐。尤其在新闻竞争中,省级台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关心国家大事看中央台、了解身边小事看城市台”,固有的收视观念一直在影响着省级电视台的新闻宣传。目前,中央电视台的经济报道已经改变了原有说教意味浓、呆板僵硬的模式,更多的从软性报道和包装上寻求一种突破,在“爱看”与“受看”两方面吸引了越来越多各个层面上的观众。同时,地…  相似文献   

18.
据CSM2010年中国电视市场收视动态调查显示,和2009年一样,电视剧在2010年观众收看最多的节目类型中排名第一,占所有电视播出时间的28%,观众收视时间的32%.而排名第二、第三的新闻/时事、综艺分别占所有电视播出时间的10%、6%,观众收视时间的13%、10%.①由此可见,电视剧依然是电视台凝聚观众的最主要的节目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媒介干预、影响受众生活方式、行为态度、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冯萍 《视听纵横》2007,(4):32-33
电视“播出季”的“季”并非传统意义上季节的“季”,所谓按“季”播出就是指电视台根据电视收视市场观众收视习惯所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对频道的节目内容和播出时间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哲平 《视听界》2007,(2):99-102
教育电视有没有竞争力、影响力、美誉度,关键看节目。节目是教育电视经营者实现价值的载体。节目定位主要解决“办给谁看”和“怎么办”的问题。准确进行节目定位有助于提升教育电视台/频道的价值,这个价值既包含难以量化的社会价值,也包含可以货币衡量的经济价值。不仅如此,由于社会生活中从事教育活动的人群同时也是教育电视节目收视的主流观众,精确节目定位,增强为主流观众的服务意识,显然既可以直接增加频道的“含金量”(因为观众有“含金量”),又可以促进由此启动的市场价值链条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