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老师:您好! 我女儿今年13岁,很不好沟通,鼓励她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她自尊.我现在对她真是束手无策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家长:您好! 在孩子青春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多家长由于不擅长沟通,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 在与孩子沟通时,建议家长不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态,但要尊重孩子,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举个例子,当女儿做了一些让您很生气的事情时,您可以对孩子说:"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否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片面看法"伤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2.
孩子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的,是好事。为什么呢?我认为,逆反是孩子对周围事物有了一个判断,对自己有了一个认知,而且拥有了自己主张和想法。试想如果孩子一辈子不逆反,能成长吗?家长不要怕孩子逆反,而是要了解孩子逆反的原因,通过有效的沟通,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在沟通中,家长要能够放下尊严,所谓放下并不是降低到孩子的下面,而是平视孩子,在人格上尊重。就像大人跟两三岁孩子蹲下来说话一样,家长所站的角度变了,沟通起来就会变得顺畅和轻松。否则他总是在仰视你,你总是在俯视他,久了就会产生矛盾和问题。很多家长做过这样的事,当孩子刚要敞开心扉跟你说点什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家园沟通不畅的真正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近日,我向全园幼儿家长发放了关于“家园沟通不畅”的问卷调查,其中,780名幼儿家长中有接近半数的家长认为家园沟通是通畅的,剩下半数的家长中,又有一半的家长认为自己处于畅与不畅之间,另外一半的家长则果断地选择了不畅通。家园沟通不畅的表现1.将近一学期没能与孩子的老师谈过话、交过心。2.说不出孩子老师的姓名、学历、基本情况。3.不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4.不清楚自己孩子的发展在同年龄孩子中处于什么水平。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征、办5.说不出幼儿园的特…  相似文献   

4.
亲师交流     
在这里,我们还给家长朋友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不妨利用假期,和孩子的班主任及其他科目的老师多沟通沟通,这样您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老师的看法与建议,也一定会给您一些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面对孩子中考,家长光有关切是不够的。为了帮助孩子,家长的心理表征应当是内紧外松、条理有序,要做到前瞻而不急躁、超脱而现实、沉着而不凝重、轻松而又泰然,就好比即临风浪时的船长。家长在行动上应怎么做呢?一、理性地关注帮助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她)的心态、学习现状,了解孩子中考的形势局面,要多倾听孩子自己的诉说,观察孩子的行动。要了解学校和老师的备考步骤,要明确中考的信息。二、冷静地策划应对如果您的孩子学习上很会自持,您只需适当地点拔、提醒(而不是唠叨),向他(她)转达老师的意见想法,对他多作肯定性的评价,或…  相似文献   

6.
您理解孩子的目光吗? 您对孩子的期望合理吗? 您真正懂得孩子的需求吗? 您的行为与态度对孩子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您在有意无意之间是否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如果您是一位对孩子的未来真正关心的家长,您就一定会关注这些话题。 亲子教育是以德治家的教育,是一项经营美好未来的伟业。19世纪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父亲认为: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本刊新辟《教子有方》栏目,将提供现代父母一些通行世界的亲子沟通技巧,深入浅出地探讨青少年情绪及行为困扰的成因,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问题,并找出适于自己孩子的解决方法,协助您和孩子走得更亲密,做孩子心灵的导师,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创造孩子的快乐天堂。 你无法改变你的血缘, 也不能改写你的过去, 但你绝对有办法改变您与孩子的现在,尤其是你们美好的未来。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同时也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所以,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每个人都理应贡献力量。尤其是孩子的家长,更要身体力行,以无声的身教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  相似文献   

7.
您还家访吗?家访过程中难免碰到性格脾气不一样的家长,您如何和他们交往?您了解自己学生除了家访还会通过其他哪些有效的途径?有过刻骨铭心的家访故事吗?有没有学生的家长对您的工作不支持或者不理解?您是怎么处理的?  相似文献   

8.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9.
做孩子的朋友为什么有的家长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却最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就像用眼睛看物体,当物体离眼睛太近了,进入了“盲点”,反而看不清楚了。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班开家长会,来的个个都是极为负责任的家长。其中有专家、...  相似文献   

10.
许多家长即使对幼儿园和教师有看法,也往往藏在心里,不敢与教师沟通。原因是许多家长担心向教师提要求会对自己孩子不利,或担心自己讲话不够得体,把握不好分寸。下面是家长与教师沟通的两个虚拟案例,它向我们展示了家园沟通的必要性和交谈方式的重要性。〔例一〕家长:老师,我可以进来和您谈谈吗?老师:欢迎!请坐到这儿吧。(微笑着用手势示意家长坐下)家长:你们老师真是辛苦,每天要带那么多孩子,真是不简单啊!老师:(一边给家长倒茶)是呀。孩子小,自控能力差,而家长的期望值又那么高,我们的压力真是不小!家长:(接过茶杯)谢谢!是啊,现在的孩子都…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08,(4):30-31
宝贝发热专家答疑宝宝发热时,您能正确应对吗?妈妈疑问1中药感觉比西药温和,所以给孩子服用中药是否更安全?专家答疑:中药讲究对症下药。很多家长认为中  相似文献   

12.
您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家长吗?您能否创造一个和谐美满、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与自己愉快轻松地沟通? 请您快速完成下面的题目,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要反复斟酌. 注意,您选择反映的是"我实际上就是这样"而不是"父母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3.
家长难道还不了解他们自己的孩子?其实很不然。学生在校学习、交往、活动等方面的表现有时他们并不是十分的清楚,而这些又正是家长们十分关心非常想知道的,也是需要让他们知道的。家庭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和延伸,学校教育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双方应常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家长出于对子女的特别情感,对老师谈及关于自己孩子的看法会十分敏感而在意。因而,善于亲切、合理、科学地向家长“介绍”其子女在校的表现,是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为了能深层次地沟通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使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4.
齐然 《家长》2011,(7):32-33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孩子沟通,跟孩子说话时,孩子不是爱答不理,就是扭头就走。此时,家长往往认为孩子不好管了,翅膀硬了,不听家长话了。其实,问题出在家长身上,跟孩子说话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相似文献   

15.
温柔的陷阱     
李莉 《家长》2004,(Z2)
一位母亲为她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伤透了心。孩子长这么大了,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依赖心理极强,对自己的前途更是茫然不知所措。母亲认为是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就带着孩子去找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咨询。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没说出话来。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准…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都抱怨孩子拿家长不当回事,有的家长甚至说:“他简直不拿我当人!”怪谁呢?谁让你做家长的自己不尊重自己呢?王晓春教授告诫您:家长自毁权威,将使家庭失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孩子上小学6年级了,我自认为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但儿子却总嫌我唠叨,甚至告诉了班主任。因为他说的太严肃,所以老师来和我沟通。我认真想了想,确实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比较爱说,有时孩子根本不听。但是难道看到问题不去管吗?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请问应该如何做才能既不让孩子反感又很好地教育了孩子呢?  相似文献   

18.
舒静 《家长》2001,(Z2)
若想知道自己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请回答下列30个问题,这个测验不仅为您提供一个针对“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给自己打分的机会,还可以使您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1.谁是您孩子最好的朋友? 2.他(她)最喜欢什么颜色? 3.谁是您孩子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4.什么最使他(她)感到窘迫? 5.他(她)最怕什么? 6.上体育课时,您的孩子喜欢打篮球、做体操还是参加接力赛?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读者,这次的测试题可不是给你做的哟,是给你的爸爸妈妈准备的。请交给他们来回答吧——1,您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吗?A,从来不 B,有时 C,经常2,您总是对孩子不放心,常常监督孩子做事情吗?A,不   B,有时 C,经常3,对孩子的家庭作业,您都要亲自过目并及时帮助吗?A,不   B,有时   C,经常4,您对自己孩子的所作所为经常不满意吗?A,不  B,有时   C,经常5,您有过以物质奖励来刺激孩子好好读书的行为吗?A,没有  B,有时   C,经常6,您是否感到对孩子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A,不  B,有时   C,经常7,您外…  相似文献   

20.
沟通障碍的产生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总认为孩子不听话,肆意指责造成的。因此,家长也不要渴望仅使用几种方法进行改善,效果就会立竿见影,这需要长期坚持,随着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日益和谐,家长成为孩子的知心好友,沟通的桥梁就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