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为,“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新闻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办报活动的新闻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新闻史。”在民族新闻学研究队伍中应当李先提倡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在这里,我想指出,成舍我先生的新闻活动与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也曾经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首先,北京是成舍我报业集团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的发祥地之一,特别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少数民族报刊的最早发祥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由56个民族的新闻事业共同组成的。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新闻事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中国新闻史上,少数民族和汉族兄弟一样,曾经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有着光辉的业绩。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中,尤其是迎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春光,带着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新兴分支学科——民族新闻学在我国的新闻学领域里,显得格外清新和富有生命力。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以下简称“民族新闻”)理论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其理论构架已初步形成,并显示出其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二、穆青对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独特贡献民族问题历来是关系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重要问题,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9100多万人口,居住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因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就决定了民族报道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身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员,穆青深明其中道理,他任新华社社长期间,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关注民族报道工作,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显示了他作为少数民族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家…  相似文献   

4.
金毅泉 《传媒》1999,(4):34-35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汉族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胡耀邦语),整个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也有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少数民  相似文献   

5.
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以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杂志等各种形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传播事业不分民族,不论地域。在当今世界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已经发生并正在继续发生愈来愈大的影响,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同汉族一道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不论研究哪一方面历史,都不应忽视少数民族的存在及其贡献。1949年以后,新中国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有了飞速发展。据1987年统计,少数民族地区已有报纸近200家,其中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有80多家,共用17种文字出版,总印数达11400多万份。少数民族地区拥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分别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不断互相接触、交流、融会,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丰富、发展了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印刷出版方面,各民族的互动有生动的反映。由于汉族文化的先进和强势地位,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更为突出。一、中国汉字对少数民族文字的影响中国很多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制并使用了本民族文字,这不仅在民族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新闻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办报活动历史的新闻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总结和归纳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及其新闻工作者对中国历史新闻学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8.
一部中国新闻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始于1905年,这一年在内蒙古创办了蒙汉合璧的《婴报》。之后,在1907年藏汉两种文字的《西藏白话报》创刊。继之又在我国东北地区出版朝鲜文报刊《月报》,在辛亥革命时期,汉、维、蒙、满文字的新疆《伊犁白话报》又相继出刊。我国少数民族报人的办报活动,还要提前到1902年满族报人英敛之办《大公报》之时。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后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受到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制约,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发展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9.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狭义而言,是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人口众多的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56个民族的总称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休戚与共,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我国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传播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不是一部完整、科学、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拓荒者、毕生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研究的白润生教授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繁荣整个中华民族新闻事业,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决议》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中,系统地研究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实践经验,探索其新闻传播规律,对于提高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新闻理论与实践水平,在民族地区更有成效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多种功能,强化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效应,对于创立和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新闻学,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目前我国新闻界对于民族新闻的研究还处于零散的初步探索阶段,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的歧见,本刊愿在促进民族新闻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初步理出以下几方面内容开展学术研究:民族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民族新闻的地位和作用;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界定及其特点;民族新闻传播的新特点;新时期民族受众调查分析;民族地区新闻传媒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组合优势的发挥;民族新闻宣传政策、宣传纪律与职业道德研究;民族新闻队伍建设问题;民族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的特点;民族新闻宣传的角度与尺度;民族语言广播、电视面临的挑战与改革课题;如何办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民族新闻事业经营管理体  相似文献   

12.
牛锐 《青年记者》2015,(10):44-45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新闻记者应多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关注其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出积极贡献。充分了解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种类多样。在语言方面,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  相似文献   

13.
赵丽芳 《编辑之友》2016,(12):87-90
边疆少数民族报刊发端之际,也正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在促使边疆民族想象“中国”,促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或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生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而且在文献的收集、保管方面也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促进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史料记栽,阐述了我国古代民族图书馆产生、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新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有一些成果问世.创建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新闻研究所是当时民族自治地方中惟一的专门研究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新闻学会相继成立.并创办了蒙汉文版的新闻业务刊物《新闻论坛》。1986年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经验交流会、研究新形势下民族文字报纸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改革和发展等问题。两年后.中国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会(现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业研讨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宣告成立。该会是全国性学术团体.旨在发展民族新闻事业,并创办《民族新闻》作为会刊.每年举行一次好新闻评选活动和一次学术年会。其发起人和首任会长系陈颖(满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他们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创造了本民族独具特色和风格的文化,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少数民族文物以其独特而浓郁的民族色彩,为我国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提供十分丰富的资源。因此,必须充分肯定各少数民族博物馆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看到发展民族博物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中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史不足百年,到目前也只有少许的科研成果,且多在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方面,关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史的研究尚无鸿篇巨构。而林青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的出版无疑改变了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数字化时代的大环境下,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亦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作为热爱民族图书出版事业的少数民族编辑,结合近30年的工作实际和体会,将在本文浅谈对我国民族文字图书出版事业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报纸翻译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56个民族中有25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共使用33种文字。就新闻而言,目前全国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地方报刊登记准印的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共计136家,其中州地市党委机关报纸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