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寒菊 《科教文汇》2007,(5S):60-61
为适应学生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广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分A、B、C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数学能力得以充分发展,使基础偏差的学生能获得信心,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邸改  李学卫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253-253,255
现代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新的形势下,高校教师必须树立以人性化管理、参与式管理、启发式管理、切磋式管理等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管理理念,并通过爱辱生、知学生、启学生、管学生、励学生、促学生、感学生等措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以学 《今日科苑》2005,(12):I0003-I0003
实施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学生创新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黎治华 《科教文汇》2007,(1X):115-116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创造潜力 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中表现为乐学善学、能学、自学。 学生主体理念的建立。凡是学生自己探索能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提倡学生上讲台,学生争辩讨论,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张瑞 《科教文汇》2007,(10S):24-24
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和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育人氛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爱国、爱校热情,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寝室的开展,保障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和进一步力口强。本文从学生寝室文化的提出为切入点,分析了学生寝室文化对学生成才的影响,提出了构建和谐文明寝室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武警医学院学报《学生园地》栏目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武警医学院学报》开辟《学生园地》栏目的实践经验,《学生园地》栏目的开办,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促进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动手、写作、外语等多方面的能力,调动了广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吕文英 《科教文汇》2007,(2X):108-108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释放学生的激情,如何调动学生求知欲,如何启动学生的思维,如何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独立、自觉地完成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人格,这些都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要体现的具体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搞好政治教学,需遵循“四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9.
贾井池 《科教文汇》2007,(5S):110-110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鼓励学生做好课内外小实验、小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思维,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探求。一、教师主动转换角色,适应创新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对象,当作知识的载体,力求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这一做法,极大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主动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导师,与学生促膝倾谈,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去发现、去领悟,给予积极评价。并着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  相似文献   

11.
林迪 《科教文汇》2007,(10X):139-139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可按兴趣和爱好、志愿选择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对田径运动缺乏兴趣,使参加田径教学的学生人数下降。高校田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以达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华军 《科教文汇》2007,(3S):13-13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扮演着指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要当好这一角色,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学生为本,有“爱心、细心、耐心”,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数学教材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生活的实例,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来编写的。新课程重在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据此,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该文拟从培养学生的总是意识入手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固然需要广大教职工的努力,辛勤育人,但同时也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扩招以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干部更是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其作用是辅导员或其他教师没有办法代替的。因此,加强对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造就一批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素质扎实、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辉丽 《中国科技信息》2007,(7):217-217,219
本篇文章从三个方面谈了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1、展示魅力,体育老师在学生面前的肢体语言和形象语言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玩”中促学,“玩”能使老师摆脱老一套,设置情景的“玩”,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尤其是老师融入学生活动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拉近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玩”的兴趣更高。实倒说明,同学们在老师设置的情景中和老师一块“玩”,能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5、乐中求知,通过竞争性游戏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竞争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使学生懂得只有公平竞争,取得的荣誉是最光荣的.  相似文献   

16.
李鑫 《科教文汇》2007,(9Z):68-6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但事实是,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心理障碍,根本谈不上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只有彻底扫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民办高校工作积累了很多学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尤其在如何利用班会展开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激励教育加强学生的自信,集体观、自我修养教育、荣辱观教育、学风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感恩教育高筑学生情感的堤坝,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石全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S):196-196,74
作为校园宣传教育的重要媒体,高校电视台能够结合校园电视直观、形象、寓教于乐、学生参与性强等特点,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校园电视也要善于结合学生的收视心理,精心策划制作节目,培养学生对校园电视的兴趣与信任,并和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以便更好地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训 《科教文汇》2007,(9X):91-91
语文课本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知识与能力的源泉。好比大树的根,枝繁叶茂,那都是根的功劳。精心讲解课本里面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因势利导,再给学生推荐同一作家的、同一类型的、同一时期的文章等,学生就容易感兴趣。趁热打铁,一定能事半功倍。所以说,只有扎得深的根,才能长出粗壮的干来。新课程强调教学相长,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合作、交流。发展思维,活跃心智。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史占格 《科教文汇》2007,(9Z):109-109
本文针对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任性、孤僻、逆返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采用心理普测、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等方法和手段,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适应能力,预防、矫治学生心理问题行为,促成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