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说明 “除法的初步认识”安排在统编课本第二册,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要使学生理解两种分法:(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1份,求分成几份,也就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现行统编教材把这两种分法分开在第二册和第三册中讲。学生学习第一种分法的时间比较长,往往形成思维定势,影响第二种分法的学习。人教版的义务教材把这两种分法集中编排,教了第一种分法后,接着教学第二种分法,然后两种分法进行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两种分法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区分两种分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比较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 为了更好地体现教材、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教师在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小学数学实验课本第三册在第一单元编入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教材通过两种分东西的方法引出除法的含义:(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2)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求分成几份。这部分知识对刚升入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理解的。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两种分法,掌握除法的含义,实验教材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材安排上把两种分法集中安排,教学第一种分法后,接着教学第二种分法,然后再把两种分法进行比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加强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实践证明:教材这样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除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札记江苏沈长生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科书引人两种分法,逐步揭示除法的两种含义。传统教材把两种分法分开进行教学,即使在同册中也相离较远,新教材把两种分法集中编排,教学了第一种分法后,接着就教学第二种分法...  相似文献   

4.
“三算”教材教学有感贵州省铜仁市第七完小甘维齐本学期我同时上了三年级两个班数学课,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教材,即“统编”教材与“三算”教材。现就“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谈一下我对这两种教材的感受。一、从教材的编写上看实验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除法初步认识的教学尹锐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清两种分法的异同。义务教育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把两种分法集中安排,然后再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改变了长期以来为了防止学生对这两种分法...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简析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从除法应用来看,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也就是两种分东西的方法: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分成多少份。前者是“逐一分”,后者是“逐份分”。这两种情况归结起来都是平均分”,只是分的方式不同。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就要使学生按照“九义”教材的这一思路,通过直观的、形象的、描述性的方式知道除法的含义,分清这两种分法。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非常重要。教科书运用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不少分东西的经验,引入两种分法,适步揭示除法的两种含义。新教材把两种分法集中编排,教学了第一种分法后,接着就教学第二种分法,并及时地进行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有利于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仅使学生初步认  相似文献   

8.
“两种分法的对比”是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两种分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而进行教学的。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采用对比的方  相似文献   

9.
一、说教材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这部分内容首先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  相似文献   

10.
“分一分与除法”这一单元彻底改变了过去各种版本教材的呈现方式,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数学活动为主线,精心创设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具体编排上有这样几个明显特点: 一、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过去讲“除法的初步认识”,无论是第一种分法,还是第二种分法,都是按教材编制的程序分。教师这样教,学生也就这样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而本册教材给学生提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第51页例8,两种分法对比。 教学要求: 1.了解等分除法与包含除法的联系,能初步区分两种分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深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对两种分法的对比,向学生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1.先留一圈,再列出算式。2.先连线再写出算式。  相似文献   

12.
【课例简析】“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知识的开始,因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教学的是“除法的初步认识”中两种分法的第一种——平均分。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知识基础,可采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强感知”的方式进行导学。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大量感知“两种分法”,并进行比较区别,明确其同异来进行教学。为了能使学生清晰地感知“两种方法”,正确地领会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含义,教学中应突出以下几点。一、注重感知“分”的细节感知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感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掌握概念的准确程度。除法的两种含义一直是小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之一,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感知入手,还要特别注重感知过程中“分”的细节。例如教学第一种分法“把8个小正方体木块,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一例时,尽管…  相似文献   

14.
“两种分法对比”教学设计与设计思路特级教师顾荣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51—54页,例8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六中部分题目。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两种分法的不同意义,初步分清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加深对除法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单册教材备课辅导·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凤城市翰墨小学张晶一、教材说明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2.教材简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  相似文献   

16.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教材的教学,是在第六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第八册“数的整除”的基础上编写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是整个分数教学的重声。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主要内容的教学 本单元及每一节内容都有各自的重点,教师应把握住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吸引到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上来。  相似文献   

17.
以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摩擦力方向”为研究对象,对2019年版人教版、沪科教版、教科版、鲁科版和粤教版五种版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几种版本教材在“摩擦力方向”编写存在差异,进而从学生学习逻辑的角度出发对教材可能引发的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五个版本教材对于“摩擦力”一节的编写给出一些教材编写建议及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小节“圆的认识”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学生学过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教学,这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是相适应的。目的是借助对圆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解读本课选自苏教版《科学》教材年级上册。这一内容是科学过与方法显性化单元的重要内容一。教材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希望学生能对解释与模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识,并对“解释与模型”这一科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考虑到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况,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整。本课教学过程由以下环节组: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让学生识到,为了作出合理的解释,就要获得很多的事实;第二环节,导学生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解释;第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图画出模型解释的基本方法;四环节,指导学生根据…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呢?我的做法是在学生思维的转折处搭好由具体到抽象的“桥”,帮助学生脱离直观达到抽象。例如“除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注意搭好三次“桥”,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第一次搭“桥”,借助学生分粉笔的各种分法,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先出示一道准备题:“把6支粉笔分给2个小朋友,有几种分法?”在学生发现许多不同分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