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海云 《青海体育科技》2006,38(2):42-43,51
跆拳道训练的技术动作和比赛实际发生的技术动作之间差异性的存在,是因为比赛与训练的客观条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存在,给跆拳道技术的理性认识和技术训练提出了如何进行动态变化与调节,如何才能做到“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训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跆拳道运动员的技能及其训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根据“从实战出发”的原则 ,对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与运用能力的区别、技术规范的变化与调节、身体活动的状态、动作之间“相生相克”的本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 ,提出了提高运动员技能水平的相关要素、行动对策和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马腾斯(Martens)等人1982年编制经我国修订的CSAI-2问卷,对部分参加九运会预选赛的跆拳道运动员实战比赛中竞赛状态焦虑进行了测量,并结合临场技术水平(有效击打次数百分比)的发挥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是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充分了解竞赛状态焦虑产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它对运动员临场技术训练和比赛中控制焦虑水平,改进和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攻、防技术动作的实效性,加强文化教育,改善运动员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从而使运动员多年拼搏积累的体能,技能在重大比赛中充分,稳定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正>一、跆拳道比赛节奏的概念跆拳道比赛节奏是指在跆拳道实战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组合与组合之间的时间间隔关系。双方运动员通过克制、反克制移动,将快与慢、单向与多向因素按一定规律掌握比赛节奏,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合理而迅速地调整比赛节奏的能力。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比赛节奏是影响运动技术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节奏不具有空间特性,所以一般容易被运动员和教练员忽视。跆拳道比赛的节奏可分为运动节奏和攻防节奏两种。  相似文献   

5.
跆拳道比赛节奏是指在跆拳道的实战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组合动作与组合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关系。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比赛节奏是影响运动员技术使用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节奏不具有空间特性,只具有时间特性,所以一般容易被运动员和教练员忽视。  相似文献   

6.
我省跆拳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97山东省青少年“宋江杯”跆拳道比赛的有关资料与现场技术统计、分析,认为我省跆拳道运动员技术掌握尚欠全面,各地水平发展不均,教练力量薄弱;今后应重视对跆拳道教练员的培训,重视运动员基本技术的全面训练,加强组合技术动作运用能力和个人绝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正>竞技跆拳道对腿法技术动作的要求非常高,腿法是运动员获取比赛胜利的关键。跆拳道后踢是跆拳道项目中重要的技术动作之一,杀伤力强,具有代表性。跆拳道中的拳法使用频率不高,却不可忽视,拳法配合腿法技术动作用于实战中,可成为灵活多变的技战术。运动员只有熟练运用技术动作,才可以取得比赛的胜利。本文就跆拳道后踢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技巧阐明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后横踢是跆拳道的重点腿法技术动作之一,在实战中经常被跆拳道运动员所使用。本文针对这一动作,对其运用特征进行分析。从时间、关节角度、重心移动、上肢动作和躯干动作五个方面,论述了后横踢这一技术动作的时间分配特征、关节角度变化特征、重心移动特征、上肢特征以及躯干特征,为跆拳道后横踢技术动作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不仅是运动员身体技术的较量,更是智与谋的比拼。本文通过对18名跆拳道运动员观看跆拳道比赛视频所得的各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级别、训练时间、比赛经历及正确判断真假动作视频的全部数目、真正数目、假正数目、总体得分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期为广大跆拳道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 跆拳道运动在国内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奥运会项目,我省的跆拳道运动是1997年在省体育运动学校跆拳道运动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步低、建队晚,没有什么成功经验,教练员虽然在训练、教学实战中不断严格要求,运动员刻苦训练,但是在国内大小比赛中运动员打实战的技术动作、战术意识发挥不出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建队两年多在全国各种比赛中从未取得好的名次,这就影响了整个贵州省跆拳道运动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占姿势是跆拳道(竞技跆拳道以下同)基本技术之一,是跆拳道一切攻防技能的基础,通过对跆拳道实战姿势兀种不同的站立门法进行分类对比,以指导今后的跆拳道的教学和训练。通过分析对比,表明不同的站立方法对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何种技、战术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跆拳道比赛中由于技术、战术、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有时运动员会出现盲点现象。所谓盲点,根据曾于久的定义,就是指运动员不能够发出进攻或反击的姿势或状态。就跆拳道比赛中盲点产生的原因和如何利用盲点有效得分和防止失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帮助教练员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安琛  王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4):324-327
侧踢是跆拳道重要的技术动作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12届全运会跆拳道男子68公斤级选手比赛中侧踢技术运用进行分析,并就比赛中如何合理的运用侧踢技术,如何开展侧踢技术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下劈腿简称劈腿,是跆拳道基本腿法之一,也是在比赛中进攻和反击的主要技术动作。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劈腿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逐步掌握实战技巧,具备初步的实战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与接受能力,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技术战术相结合进行教学。在练习中,  相似文献   

15.
在跳高训练和比赛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映。通过心理训练的不同方法,使运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存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以往的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更多的注重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训练,往往忽视了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以致于在比赛时不能发挥最佳水平。所以心理训练对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跳高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判断能力和预测能力是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在跆拳道的比赛中, 优秀的运动员在与对手的实战中,往往能够在对手行动之前感觉到并判断出对手的行动是什么、什么时候采取行动,并且能够在对手发出动作时可以做出有效破解对手的行动。下面对竞技跆拳道比赛中的判断与预测情况进行分析,供跆拳道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通过对宋江武校参加22届省运会跆拳道运动员首轮比赛的赛前不同时间段,不同训练年限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调节最佳赛前心理的方法及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并期待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1结果与讨论1.1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所谓赛前状态是指运动员为参加比赛而进行一定的准备之后,在临赛前从技术、战术、身体机能、心理等方面所处的状态。最佳赛前状态也叫最佳竞技状态,应包括最佳技术状态、最佳机能状态和最佳  相似文献   

18.
后踢是跆拳道比赛中最为常用的动作之一,也是运动员反击对方进攻的主要技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后踢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提高我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为今后的训练和技术运用能力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晨 《精武》2014,(4):20-21
跆拳道运动专顶平衡能力是指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为了提高击打效果,在即使身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仍能迅速、准确、协调的控制身体姿势并完成击打动作或躲闪防守动作的能力。它是发展和完善运动技术,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协调能力及比赛成绩的基础能力。本论文通过对平衡能力的作用及训练手段的研究,希望能使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加重视平衡能力的训练,同时对有效指导教练员科学的训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跆拳道运动员临场应变能力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变能力是跆拳道运动员在临场实战中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的重要条件,更是提高击打效果、取得比赛胜利的保证。自信心、距离感、速度、时机和技战术的变化调节等,则是形成良好应变能力的基础,它保证了运动员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掌握主动,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