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纪念党中央批复全国总工会党组《关于在全国职工中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报告》20周年之际,笔者结合所在企业开展职工读书自学活动的实践,就新形势下开展职工读书自学活动的重要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较量,目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占有量和人的创新精神上。没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没有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职工队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企业参与…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企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应该认识到或已经认识到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与低直接关乎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与弱。企业的成功取决于诸多方面,然而,归根结底,“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因子,人赢则赢。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职工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的有效途径。只有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活动,才能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才能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造就一支懂得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2002年7月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国有企业,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决定着企业能否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中,企业除了直接引一些关键人才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其内部人才的培养。面对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企业的人才培养就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以全面提升职工素质。  相似文献   

4.
张丽仙 《文教资料》2006,(33):186-187
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不断提高,需要一支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的职工队伍做支撑,抓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关键。云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国锡工业的龙头企业,要在世界锡工业中做成一流的企业,就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做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集团公司可以从创新职工教育培训的观念、深入调查,掌握职工培训需求、科学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等六方面来抓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由此看来,市场经济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具有一支技术高、管理强、作风硬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造就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企业的发展依靠教育;而只有坚持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方向,企业教育本身才能在改革实践中蓬蓬勃勃  相似文献   

6.
大田益源热电有限公司是由原大田县火电厂实施债权转股权改制组建的资产多元化公司,现有职工212人。公司从1996年建厂伊始就把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等重要事宜摆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腾飞的奥秘     
“产品靠质量,质量靠人才,人才靠培养。”淄博市经济腾飞的奥秘就是注重职工教育。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工程战略。紧贴经济发展之需,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教育,造就了一支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目前全市已培训职工200余万人次,平均每个应训职工参加了四次岗位培训;1000余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化既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时代性。而企业文化是通过文化建设,造就一支从体能型转变为综合智能型、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工队伍。怎样才能培育、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呢?一、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现在有些职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只有企业职工人人都能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企业的好坏当做自己的荣辱,把主人翁意识融化在各项工作中,才能把企业工作做好。二、强化企业职工的修养。简单地说,“修养”就是待人处事的态度。企业文化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对内以职工为本,对外以服务对象为本。正确的待人处事既…  相似文献   

9.
高校之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本文阐述了通过加快职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造就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进而保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与状大。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电力企业属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它要求员工有熟练的岗位技能,需要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电力公司根据自治区电力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教培体制改革,大力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为公司“八五”、“九五”的大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走出了一条企业在职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的成功路子。  相似文献   

11.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造就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实现企业与职工一起成长、共同发展,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煤矿企业来讲,生产条件比较特殊,作业技能要求较高,更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12.
职工是立企之本,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企业中心工作为主线,采取积极有效科学合理的措施,坚持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企业实现新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工会在新形势下必须履行好的管理权限职责。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五届二次执委会议通过的《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精神,现就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加强领导全面推进中央企业班组建设 国务院国资委始终把加强班组建设,造就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2004年,国资委党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的指导意见>,2009年,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2010年,国资委又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日前,平顶山电厂门口贴出公告:“对参加技术调考的52名成绩优良者进行奖励,对3名不及格者待岗一个月后补考,仍不及格者待岗三个月组织培训。”这次技术调考,28个工种共121名职工参加。实施奖励的情况是:96分以上10人,每人2000元;86——95分16人,每人1000元;81——85分26人,每人300元。共计4.38万元,人均842元。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平顶山电厂领导班子深深感到要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近年来,他们把职工培训和技术比赛纳…  相似文献   

16.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等9部委和人民团体联合开展的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以下简称“创争”活动),充分反映了我们企事业和广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积极响应开展“创争”活动的号召,立即组织职工积极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去。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知识竞争、人才竞争趋势日益凸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育才创新作用日显重要。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是实现全…  相似文献   

17.
王艳 《中国培训》2005,(12):22-23
近年来,云锡集团公司把企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人才培养上,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全公司职工中开展素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职工队伍,精心设计载体、着力构筑平台、全力培育人才。一、强化职工培训教育,营造学习型企业的良好氛围1、突出职工培训主线。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强制性地加大对存量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集团公司员工培训以改革总揽全局,积极探索具有企业特色的现代企业教育。在员工培训中,突出“三个中心”,即以岗位培训为中心;以提高员工技能培训为中心;以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日新月异,咄咄逼人;企业的内部管理复杂多变,任重道远,顾客的要求标准日益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把企业卷入国际竞争的惊涛骇浪。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具备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因此,全面提升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快职工知识专业化、劳动智能化进程,努力培养一支新型的复合型的职工队伍,是摆在企业工会面前的新的课题。一、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必要性1、从入世对企业职工队伍的影响看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在思想文化上,加入WTO有利于职工吸收国外的一…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工会组织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举措和招法,进一步把职工素质建设引向深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邢明军在天津市职工素质建设创新发展工程推动会上提出深入推进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汪萌 《继续教育》2003,17(5):46-47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造就—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不仅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一项必须长抓不懈的系统工程。企业职工培训则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 去年7月份,江苏油田党委作出决定,职工培训中心与党校合并,进行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成立江苏油田职工培训处。这是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的需要,也是我们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施江苏油田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科技兴油、人才为本”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