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音乐区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幼儿顺利开展音乐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影响音乐活动的成效和幼儿的发展。要保证投放的材料有效促进幼儿在音乐区活动的开展,教师必须注重投放技巧。装饰音乐区环境、选择合适的音乐磁带、投放生动的道具、提供多样化的乐器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幼儿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有技巧地投放音乐区活动材料,促进幼儿与活动材料有效互动,丰富他们的音乐审美经验,让他们在广阔的音乐空间中尽情发挥创造潜力。  相似文献   

2.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去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但是,小班幼儿的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如果我们一旦忽视了幼儿的感受,没有激发起幼儿的兴趣,没有帮助幼儿真正理解歌曲的内容,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出现老师一人唱"独角戏"的现象。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上好小班的音乐活动。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到音乐情感的升华以及音乐对教育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对小班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些浅谈。  相似文献   

3.
平燕玉 《考试周刊》2013,(34):192-193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却是个难题。现就结合中班音乐活动《布丁扭扭舞》谈谈我对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所做的尝试。一、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内容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要有内容,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就要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教学内容。通过平时对幼儿的观察发现,边唱边跳是学龄前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歌曲《布丁扭扭舞》选自于巧虎系列动画,不但形象生动可爱受幼儿的喜爱,音乐也欢快有趣。另外布丁舞动的情景与歌词能给幼儿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应该通过多元化活动创建积极健康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从分析多元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实践对如何在多元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5.
培养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前提与保证,本文从幼儿音乐兴趣的特点、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建立个别化教育方、重视家庭音乐教育、家长端正孩子学习音乐的心态这几方面阐述了应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就要创设情境教学,充分挖掘音乐内容中蕴含的游戏素材,从幼儿兴趣入手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多元设计。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在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天性,在音乐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孩子未来智力的开发很有好处。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幼儿,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展开想象力,投入音乐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8.
林琼华 《教师》2019,(16):123-124
幼儿园教师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时在音乐区域投放活动材料,便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意识。教师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同时结合幼儿兴趣,有针对性地展开音乐教育,充分利用音乐区域的活动材料,可提高幼儿的节奏感,更好地展示幼儿的创造力。通过将《指南》作为指导方向,有效发挥活动材料在幼儿音乐区域投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艺术素养,对幼儿全面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十分重视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本文试从情感、创作、表现力、趣味性这四方面分析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幼儿音乐教育所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是以幼儿音乐学习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应与游戏结合,在游戏中感受、理解音乐。通过此途径,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素养,而且对幼儿健康成长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10.
倪琳 《学前教育》2011,(7):15-17
日常音乐活动中,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和动感旋律会使幼儿感受到愉悦的审美享受,幼儿很容易就对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热情和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易转移、波动。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将幼儿原有的兴趣内化,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音乐活动的动力,让幼儿不但喜欢音乐,还逐渐会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参与者,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也是对幼儿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为音乐本身的节奏和动感旋律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审美享受,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浅层兴趣,极易转移和波动,如果教师的教育策略偏离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规律,无视幼儿的兴趣需要,一旦幼儿的兴趣点不再集中于音乐活动,  相似文献   

12.
音乐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美好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能促使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如果幼儿对音乐有了兴趣,那么学起来就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在活动中才更富有想象力、主动性、创造性,达到愉悦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智力的效果。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发现,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学习兴趣,教具材料是前提,电教技术是辅助,游戏方法是关键,师生互动是桥梁,评价机制是促进。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好这些方式方法,有效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长久和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呢?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在开展音乐活动前,教师要将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用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如音乐活动"走路"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回家观察歌词中描述的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走路的样子,上课之前让幼儿模仿,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小篱笆"中,课前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让幼儿认识篱笆,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学唱歌曲,通过领唱、伴唱、分组唱等多种形式增添孩子的活动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便学会了歌曲。  相似文献   

14.
任玉梅  尹君 《文教资料》2013,(28):82-83,88
幼儿园早操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音乐是早操活动的关键,音乐的选择直接影响早操活动的质量。早操音乐的选择要突出童趣、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结合早操活动的主题选择音乐,早操音乐的节奏宜明快、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63):193-194
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受,能自觉自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和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音乐。音乐活动游戏化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是丰富幼儿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幼儿良好品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对其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幼儿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培养对幼儿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其次并在活动中激发其兴趣.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音乐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音乐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及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相似文献   

18.
奚静 《学周刊C版》2014,(4):221-221
音乐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音乐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及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什么样的指导策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与音乐偏好,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使我们的音乐欣赏活动成为愉悦性、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呢?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那么,在幼教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时间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