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博物馆会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设定为不同的受众进行教育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而"终身学习"的概念,更多是指向成年观众。21世纪以来,英国的博物馆进行了很多尝试:和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开设学位课程;和民间教育机构合作策划教育项目;独立兴办"博物馆学院"等等,为倡导终身学习型社会作出了贡献。其得失与经验有助于所有致力于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教育与传播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参与"的语境是"参与式文化",指公众利用网络或是其他媒介手段参与文化的创造、分享和传播,博物馆受其影响出现了"参与式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学家妮娜·西蒙(Nina Simon)的《参与式博物馆》是介绍这一趋势的著作,阐述了博物馆"参与"的建构,列举了"参与"的四种实践,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参与式项目,梳理了参与式文化与参与式博物馆、Web 2.0与博物馆2.0、网民活跃度与观众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理论来源。本文是该书的译者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英国博物馆在资金短缺的严峻形势下,积极改革创新,深入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文化属性,贴近社会、贴近健康、贴近学校,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不断提高观众对博物馆认可度的同时,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激发了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热情,推动了世界博物馆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妮娜·西蒙从参与的原则出发,建构了“参与式博物馆”的参与理论,强调从个性化到社交化的渐进式转变,同时探讨了参与的四种模式,即:贡献型、合作型、共同创造型与招待型,并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妮娜笔下的“参与式博物馆”是在“Web 2.0”大潮下勾勒的“博物馆2.0”蓝图,她希望更多的博物馆与文化机构能加入到参与式博物馆的阵营,重塑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提升博物馆的传播效益。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社会化参与,除了博物馆积极地构建与社区、与民众的对话之外,以藏品为基础的公众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苏州博物馆的"文徵明特展"中可以看到,当藏品变为展品后,博物馆、志愿者、观众、媒体、微博粉丝等众多个人和机构都进行了热情参与,这正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的一个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6.
遗产本质上是一种制造意义的文化生产过程,包括激发观众的记忆,建构其身份认同,地方感等。对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博物馆的观众访谈表明观众参观博物馆过程中体现的记忆和身份认同。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遗产有多样的利用与理解的方式,遗产和博物馆专家不能一直主导遗产利用和观众社群重构遗产的方式。创造历史感的不仅仅是与遗产相关的机构,在博物馆和遗产点的观众同样会建构历史感。博物馆观众是遗产的利用者,他们用多种方式去理解和利用遗产制造。  相似文献   

7.
清晰的战略是任何一间博物馆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影响机构的架构以及员工彼此的互动和协作。更为重要的是,精心规划的战略愿景激励着博物馆致力于有意义的观众参与。博物馆的战略愿景必须跟上快速变化中的技术革新,后者正改变着整个博物馆界如何高效地提供学术成果和支持学习。过去的十年中,游戏数量显著增长,它们正被用来改变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方式。通过评量游戏开发,我们可以辨识出对博物馆健康发展具有长久和积极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展陈受到社会发展、社会审美、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关注观众学习需求"和"提供公平学习机会"已成为博物馆的基本共识,"支持观众学习"成为博物馆展陈的重要任务。展陈内容多采用依据事件或主题的"专题"形式,内容表述形成多种风格。博物馆展陈艺术提出整体环境营造理念,创造表达展陈主题的艺术风格,营造吸引观众参观的视觉效果。博物馆展陈将积极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和管理"大流量观众"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浅论博物馆观众的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即是参加。权威的解释大概也不会比此解释更全面、概括。博物馆界有人认为:“博物馆的参与概念表现在观众对博物馆的参与和博物馆参与社会两个方面”。博物馆参与社会方面,是指博物馆站在合适角度干预社会某些活动,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上的作用。而观众对博物馆的参与,我认为也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立“博物馆之友”这样的组织,组织观众中对中国博物馆事业有着贡献、作用或者热爱博物馆事业的人士关心、支持、爱护博物馆建设。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盐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东莞盐业从西汉时期已经兴起。为了让青少年观众更好地了解古代东莞的历史与文化,东莞市博物馆依托基本陈列中"海盐制造"的相关内容,开发了"莞盐制造"主题教育活动,在博物馆互动厅配备模拟海盐制造的工具与材料,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动手参与到"莞盐制作"的过程。活动采取分组协作,青少年合作从实验中学习盐产生的原理,激发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社会交流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90后这一代年轻人是博物馆工作需要关注的对象。据统计显示,《国家宝藏》的观众中,80后90后00后的比重占到了97%。年轻人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通过他们参与到博物馆中,博物馆文化也会进一步的传承弘扬出去。正确引导90后00后参与博物馆工作,需要博物馆做一些努力。比如提升展览体系、体现正确价值观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表达方式,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与年轻一代加强互动。关于"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我认  相似文献   

12.
观众通过展览凝视展品,从而在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物与人的秩序中彰显自我凝视器物的身份与地位。博物馆空间作用中的展览建构,既是对观众身份建构的过程,亦是对器物表征的建构过程,更是对展览文化的书写过程。观众通过凝视展品与建构展览彰显着自我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能动性。在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观众不再是被动参观博物馆的参观者,而是主动参与书写展览文化的能动者。从博物馆民族志的书写到书写博物馆的展览文化,博物馆人类学的视域也从展品扩展至观众,进而反思由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展品与观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博物馆经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营是指企业等的筹划并管理,或经管办理经济事业。那么,作为“非盈利性机构”的博物馆,是否需要经营?博物馆经营的内容、特征是什么?经营是否会影响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开展?成功的经营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一、博物馆搞经营是形势所需作为文化传播的公共机构,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文化舞台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国现有博物馆1800座,拥有近一千万件的藏品和每年上亿的观众。博物馆利用实物资料,以特殊的语言,直观的形式发挥着社会教育、文化娱乐功能,为促进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教育文化项目一般由博物馆教育部人员负责,然而,规模再大的博物馆也没有具有所有技能的专职教育人员。博物馆教育文化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不仅需要具有博物馆经验和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专职教育人员与馆内各部门间的团队合作,还需要观众的参与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从而打造互利共赢"无边界"的共享平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迅猛,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不断拓展。不同于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当今的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其展陈理念和博物馆观众角色已然发生了巨变。本文以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策划的“Who Decides?”展览为例,分析了博物馆展陈理念的时代变化,以及在全新博物馆时代观众角色由陌生人—客人—主人的嬗变,为新时期博物馆策展模式提供了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在通过展览传播致力于社会平等的同时,也努力实现通过自身与时俱进的改革构建更加平等的博物馆/观众新型关系。这一进程既有来自收藏活动价值观及其范围拓展的影响,也是博物馆文化演变中的公共化、社会化运动的产物,尤其是进入20世纪中叶,学习化社会建设对博物馆履行社会终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响应时代的召唤,博物馆在展览建设的各个环节不仅采用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传播技术,同时积极引入观众参与机制,在提升观展收益的同时,促进了博物馆与观众平等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其作用在于促进大众接受更多的文化熏陶,并且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关于博物馆观众及其行为的研究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因为研究博物馆观众行为有利于了解观众的构成,掌握不同观众的参观偏好;并且优化博物馆的陈列和安排,提高观众在博物馆的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观众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展览教育工作开展越顺利,我国的博物馆及历史文化事业就会发展越长久。本文以鸦片战争博物馆为例,对博物馆观众行为进行了阐述、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早期学习在国际上讨论得越来越多,博物馆和其他机构都视之为一个趋势。参观传统博物馆的幼童在增加,这促使博物馆教育人员考虑相应的教育实践问题。当今世界的主要从业人员和机构在考虑学习问题时也有了一个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他们对建构主义框架的接受。这种教育和学习方式意味着知识是个体基于生活经验、个人兴趣、天赋、先验知识和文化态度建构而成的。随着幼童观众的增加,为适应这类观众的特殊学习模式,需要遵循与儿童有关的当代学习理论的新实践。幼童参观博物馆时,诸如玩、讲故事、感官体验和主动学习等策略可能会帮助孩子与收藏中的物件建立联系。当幼儿班(3-5岁)和幼儿家庭的孩子满怀兴奋和期待走进博物馆时,创造小孩及其成人伙伴积极参与的体验是教育人员和其他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责任。对提升博物馆从业人员对博物馆面向儿童的机会及有效实践的认识,理解教育理论及这些重要理念与展馆中实践的关系而言,这是个特殊而适时的时机。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观众需求对于博物馆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数据时代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以观众为导向的数据架构,精准、实时地把握和预见观众需求,建立以观众服务为核心的观众智慧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要素,必然要同其它机构产生关系。商业机构受博物馆的影响,创造出与现实疏离的空间,是为"博物馆化";而当这些机构反过来影响博物馆时,也就开始了"化博物馆"的历程。"化博物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超级大展"走进了博物馆;其次,博物馆接受品牌合作,商业机构进驻博物馆;再次,博物馆运用商业模式进行自我营销。博物馆在与商业机构的相互影响中保持着自己的活力。博物馆在顺应时代的同时必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方可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