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气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能源化发展途径。其技术是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是把玉米秸、麦秸、棉秆等生物质原料,铡成小段,在气化反应炉中通过热解反应或高温裂解,变成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的可燃性气体。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由生物质气化站、燃气输配管网和用户室内设施三部分组成。气化站主要设备由固定床下吸式生物质气化器、燃气净化器、储气柜、风机和给料机构成;燃气输配管网由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管连接而成;用户室内配有活性炭滤清器、燃气流量表和低热值燃气炉。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装置设备简单、操作方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是一种新的能源形式,是一次能源的有效补充。生物质气化工艺是生物质利用主要途径。本文从生物质组分、气化机理、气化设备和工艺几个方面对生物质气化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气化条件对生物质气化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气化发展现状和遇到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原料种类适应性强,项目规模灵活、可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在小规模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易于商业化发展,符合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我国国情。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两方面,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及燃烧、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热解及燃气利用等。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目前主要处于进行技术完善和应用示范阶段,预计到2030年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将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燃煤燃气替代、城镇/农村清洁生活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重点是服务节能减排战略,利用生物质实现部分替代工业燃料,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污染,同时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制约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将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成本效益,推动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12,(17):105-106
由合肥工业大学主持研发的生物质成型与高温超焓燃烧发电锅炉技术,近日通过专家鉴定。据悉,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秸秆利用率,生物质能源大规模产业化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锅炉燃料是生物质或者垃圾,其燃烧得到的热量用于供热及发电,促使垃圾有效能源化。但是,由于垃圾成分十分复杂,在燃烧中产生了极强的复合金属盐,对锅炉管道造成了强烈的腐蚀,也带来了极大的磨损,影响生物质锅炉正常操作。本文主要分析了生物质锅炉结构与燃料成分,生物质锅炉管道高温腐蚀原因,高温抗冲蚀涂层技术的应用,生物质锅炉管道高温腐蚀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预测估计了生物质未来的潜力,其能量潜力可达到现今世界总能耗的180-200倍;在生物质能的各种转换技术中,沼气技术、生物质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利用;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固化成形技术已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其余技术仍处于研制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正面临减少污染物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的国内外的压力,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逐渐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煤电清洁化、节能环保和低碳改造的重要方向,并发布了多项技术示范项目。本文以燃煤与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方案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一种利用汽车运动让街道和公路发电的方式。 负责研发这项革命性新技术的是位于以色列海法的因诺瓦科技公司和海法理工学院.科学家海姆.阿布拉莫维奇担任项目领导人。让汽车在耗能的同时也能产生新的能量.这项技术的奥秘在于路面下铺设了一种特殊的材料——微型压电晶体.这种压电晶体在受到挤压变形时会产生少量电量(相当于将等量的正负电荷分离,出现了电压),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1999,20(3):23-24
一、概述 该技术的根据是生物质气化原理,该装置的热化学反应工艺把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材料,经过控氧燃烧,转化成高品位的可燃气体。可用于农业、工副业、粮食烘干,居民生活的供  相似文献   

10.
农村能源结构由传统生物质能利用为主向现代化方向转化,生物质能发电是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现阶段主要以秸秆发电、沼气发电与生物质气化发电为主,其中秸秆发电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方市场,它也是生物质能发电的一种形式,通过在高温高压锅炉中直接燃烧经过预加工的秸秆产生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秸秆发电的结合效益作下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何可  张俊飚  蒋磊 《资源科学》2013,35(8):1635-1642
与先前主要研究生物质资源文献不同的是,本文首先提出了“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这一概念,并引入TAM理论分析框架,应用SEM模型分析方法,从微观农户视角探讨其对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需求及影响机理.本文证实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便利条件对农户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需求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60、0.213、0.141,社会影响则通过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而对农户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需求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本文同时还发现,便利条件、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意味着,突破既有限定,发挥生物质资源减碳化利用的福利效应,需政府、农户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立足于相关实验结果,分析水热改质前后的元素变化、废水气化所产生的碳转化率、煤工业的相关情况以及气体产物的相关情况,以达到对所选课题,即褐煤水热改质及改质废水催化气化的准确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煤经过水热改质这一过程后,其含水量减少,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含氧量降低,从而提高了其碳元素的含量。2.水热改质过程所产生的废水,具有良好的气化反应效果,这使得在催化作用下进行气化反应时,气化的速率以及其所产生的碳转化率比较高。3.通过气化过程,水所具有的含碳有机质将被转化为燃气可以被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催化剂的引入对煤气化的影响,指出催化气化研究的关键是新型催化剂、催化机理和催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对于催化剂的研究,强调了工业废碱、石灰石和生物质等廉价催化剂的应用前景,分析了三元熔融盐催化荆的催化活性.在催化机理和气化动力学的研究上,重点介绍了金属催化剂中氧转移理论和修正随机孔模型,并总结了目前煤的催化气化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质气化裂解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可在铝加工业、铜冶炼工业、锌冶炼工业等有色冶金工业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开展了与波兰罗兹大学在热力干燥技术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在喷雾干燥技术、水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研究,与荷兰能源研究基金会有关造纸厂筛选废料气化技术等方面的共同研究,与荷兰Delft大学有关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合作研究等。其中有的项目已被国家和山东省列入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通过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加强,提高了能源所的科研、开发及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了能源所的科技实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3,(15):60-60
秸秆气化技术是利用一套机械装置,将秸秆进行缺氧燃烧,并通过还原和裂解过程,将秸秆中的大部分有机质转换为可燃气体(H、CO、CH等),经过除尘、冷却和净化等工序后送至储气柜,再经由输气管道送到各户供炊事和取暖等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的气化是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技术,它具有高效的能源利用率和良好的环保特性,并且气化和熔融技术相结合以其严格的污染控制、显著的减容性和高效的资源回收率等优点被认为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最具有潜力的替代技术.本文综述了城市生活垃圾气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列举讨论了固定床、气流床、流化床和回转窑等主要垃圾气化反应器的特点,并对影响垃圾气化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本文对废物衍生燃料(RDF)的气化以及垃圾气化熔融处理技术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生命活动产生的天然有机物质,生物质可以生产能源和各种化工产品与生物质材料。据估计,世界上每年生物质产量大约1460亿吨,主要以木材、竹藤材、灌木、森林抚育和木材加工剩余物、农作物秸秆等形式存在。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再生,被认为是21世纪可被人类利用的最丰富的绿色资源。而在我国,由于目前生物质材料工业采用直接转化的模式,生产过程存在效率低、能耗高、产物类型少等问题,因此,如何将生物质进行高附加值的综合开发利用是生物质产业面临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公路运输技术管理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强化了二级维护工作,使这项工作在各级领导和企业法人及车主,驾驶员心目中得到了重视,取得一些成绩。但总的来看这种重视程度还不够,按期进保率、维护质量、二级维护工作的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强车辆二级维护工作、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保证安全运输,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此谈一点看法。一、二级维护的作用汽车各部总成和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工艺因素(如结构形式、所用材料及加工质量)、使用条件(如载重量、行驶速度、道路、气候、燃润料品质、驾驶技术、维修质量)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使原来的静配合松动,动配合间隙增大,产生化学腐蚀,润滑油条件变坏,甚至发生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煤矿深井高温的原因,总结了非制冷降温、人工制冷水降温、制冰降温、压气节流降温技术、空气压缩制冷降温技术、分离式热管降温和采取个体防护等不同矿井降温技术的适宜条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温矿井热害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因地制宜,利用不同降温方式,均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