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生和发展历史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它研究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的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研究数学家科研中的成败原因,研究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历史因素等,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教育功能.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运用一些数学史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因此,我认为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之中渗透数学史的教育将是当今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杨辉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他的数学著作颇多,在他的著作中收录了不少现已失传的算题和算法、杨辉三角是杨辉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杨辉三角中蕴涵了许多优美的规律,古今中外,有许多数学家如贾宪、朱世杰、帕斯卡、华罗庚等都曾深入地研究过杨辉三角,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的工作.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在杨辉三角中设计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周欣 《南昌教育》2006,(7):12-13
庞卡莱(J.H.poincom.1854~1912)说过:“感觉数学美,感觉数与形调和,感觉几何优雅……这是所有真正数学家都知道的真正美感。”然而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人素质的高低可以说是由数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的;一个国家的是否兴旺发达,数学也是重要的标志之一,近30年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的工作,绝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在数学方面的重要成就而获奖。运用的广泛性对数学大众化提出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汉斯·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论了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观.他提出:“与其说让学生学习数学,还不如说让学生学习数学化”.然而,这种数学化的数学教育思想,并非是要我们把数学教育与数学研究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5.
认识数学教育惯性下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是数学教育惯性传承下的改革,即数学课程改革应是数学文化惯性的传承,数学精神、思想方法的贯穿,数学家的思维品质的吸纳,数学教学方式的价值流变趋势,以及教师高素质体现下的改革.数学教育惯性下的课程改革应注意:评价改革的先行性;教材设计的典范性与先进性;数学教育研究群体的认同性等几方面的内容.国内外教育改革经验告诉我们,人为地违反惯性发展规律,等待我们的将是惯性“回潮”和惯性“报复”,我们不可不慎思之.  相似文献   

6.
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批判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文化。在现代社会,人们愈益深切地体会到数学科学对人类文明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迫切地感受到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社会对数学的要求日益增高,甚至有人指出:“一个国家的科学的进步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A.N.Rao)。然而,就数学本身而言,全世界的数学家组成的“数学共同体”每年至少生产纯数学论文数万篇,新定理几十万条。越分越细的数学分支,使得了解较大领域的数学家很难产生。数学家也开始感叹:数学已经失去了控制,数学的前景已变得更加扑塑迷离。  相似文献   

7.
“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是数学新课程的十大基本理念之一.我校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实验学校,笔者有幸参加了此课题的相关研究,并着重探索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的人文性问题.介绍相关的数学史、杰出的数学家,有机地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数学无处不在的魅力,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将数学的枯燥乏味改造成富有情趣,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下面就此谈谈笔者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Et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小学数学作为数学的基础。与生活的联系则更为紧密。我们也只有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其“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的特征.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生命力,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因此.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家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认识:学生像数学家一样研究数学问题;数学家是从问题开始研究数学;实验和证明是数学家研究问题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数学家在合作中研究数学;数学家也会犯错误,也会失败;数学家在对话交流中研究数学.数学家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对数学学习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很喜欢数学,也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在有数学才能的同学中,他是名列前茅的.1905年1月,爱因斯坦的老朋友,数学家格罗斯曼知道他正在进行几个课题的研究,就关切地问:“你现在还需要充实数学知识吗?”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不仅仅是我们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方法和各种公式,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目前我们在生活中已经找到了许多数学模式,例如雪花结晶、植物种子、动物外表等,数学家的工作是找出尚未发现的数学模式.下面为你介绍几种大自然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史是跨及数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它深深地论述了数学的发展过程,而且也生动地记述了数学家的活动。通过对中外杰出数学家学术思想演变过程及其生平事迹的研究和介绍,学习他们做人、治学的态度和言行,不仅在业务上有借鉴作用,而且丰富了我们今天进行科学道德教育乃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数学美”?法国数学家是这样分类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中心对称图形,外观很美,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素材.但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美,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主动去运用数学呢?我们也常常给学生讲一些数学趣事、史话,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都是暂时的,不能产生长久的效应.只有把数学美寓于课堂教学设计中,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于是,我们选择“中心对称图形”进行了尝试,学生和老师都找到了一些感受,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是课堂结构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一方面是师生一起对新学到的数学知识或数学思维方法的巩固和历练,是学生学习和实践新知的试验田;同时又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芳草地,对学生的数学探究习惯和探究方法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十分重视习题教学研究,他在数学解题表中详尽地为我们刻画了一幅对数学问题解答的思维活动全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产生了广泛的数学美.可是,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数学美了.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为此,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示、渗透、挖掘、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石振江 《教育艺术》2006,(12):79-80
在数学家眼中.“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现实中,数学是学生“最喜欢又最害怕”的学科。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的是应试能力,使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学生在机械性的劳动中逐步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更不用说体会到数学家们所说的数学美了。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数学教育中定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走进数学,亲近数学,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数学史家M.Kline(1908~1992)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最初都是通过直观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大数学家都是直观地思考问题,然后才用演绎的形式.他引用庞加莱的话说:“没有直观性,年轻人在数学科学的理解上就不会有一个开端;他们就不能学会热爱它;他们将在其中看到一个空洞的字谜游戏;没有直观性,他们将永不会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8.
数学猜想是指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比较、联想、类比、归纳、分析、综合等,从而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形式.数学家波普尔说过:“我们的科学知识是经过未经证明的和不可证明的预言,通过推测,通过对问题的尝试性解决,通过猜想而进步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又言:“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借数学的直觉思维作出各种猜想,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与生活     
要成为一个大学者.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宏大而有意义的长远目标。这个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要确保在我们追求它的道路上,即使遇到挑战,我们也会感到愉悦。我本人的目标就是在数学研究上有深入的贡献。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数学家,我一生都为对数学发展有贡献而有着无比的欢愉。  相似文献   

20.
《滨州学院学报》2006,22(3):27-27
国际数学界关注上百年的重大难题——庞加莱猜想,近日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6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的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了这一猜想.“这就像盖大楼,前人打好了基础,但最后一步——也就是‘封顶’工作是由中国人来完成的.”丘成桐说,“这是一项大成就,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这一证明意义重大,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研究三维空间,对物理学和工程学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学家杨乐说:“这是第一次在国际数学期刊上给出了猜想的完整证明,成果极其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