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全可以预料,瑞典文学院10月份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克塔维奥·帕斯又是一次失职。这绝不是贬低帕斯这位天才的墨西哥诗人和散文家的成就,他至少比近期获奖者卡米洛·何塞·塞拉、雅罗斯洛夫·塞弗特等人的知名度高些。帕斯也许是值得受奖的,然而,只要诺贝尔奖的评委委员们拒绝把该奖授予最应获得它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那么帕斯以及在他以前的获奖者的入选只能被视为草率从事。格林的追随者们多年来,迄今已几十年,沮丧  相似文献   

2.
格林面面观     
《纽约时报》的一则有关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 )是“当代最伟大的英国小说家”的评论使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颇为恼火,他因此写了一首诗。诗的开头是: “你真魁伟,格雷厄姆老爹,”一位青年书迷这样领赞。“你身躯确实庞大臃肿; 可笔下的‘杰作’却如此的干瘪空洞——你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功?”对美国中产阶级来说,这首诗简直不亚于当年的亵渎神灵罪。因为格林所享有的声誉是当今任何作家无法比拟的。正象他的护照上可以毫不费力地印上各国地名一样,“最伟大的”这一形容词也自  相似文献   

3.
宋德发 《世界文化》2005,(11):34-35
美国当代文坛大佬约翰·厄普代克(1932—),不仅把美国国家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书评家协会奖等悉数收入囊中,如今73岁的他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有望成为美国第12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从1959年至今,厄普代克共创作了20部长篇小说,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是“兔子四部曲”,对其余16部或许还未曾谋面和耳闻。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以内容的严肃和形式的高雅而著称,但1994年问世的《巴西》却是个例外,这是一部内容严肃但形式接近通俗文学的小说,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耐读性。女主人公伊萨贝尔是一个漂亮的巴西白人…  相似文献   

4.
英语“Whodunit”一词意为根据谋杀案创作的侦探和惊险小说。这一口语说法源于美国,是侦探小说的代名词。但有一位侦探小说家却是典型的英国人,她的许多小说的风格也是英国式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笔名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洛  相似文献   

5.
马撒·格雷厄姆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舞蹈艺术家、编舞和舞蹈教育家.在长达7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为美国现代舞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格雷厄姆毕生的奋斗目标就是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她的舞路极广,既演严肃庄重的悲剧,又演轻松欢快的喜剧;既有描写宗教内容的,又有反映爱情主题的.无论在哪种舞剧中,她都能够深刻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皆成舞,向往追求寓剧中.  相似文献   

6.
八十一岁高龄的维克多·普列契特爵士从事短篇小说创作已近六十年之久。他还著有长篇小说,游记、传记以及至少六部文学评论集。他的两卷本的自传被普遍认为是一部杰作。他每一部作品都写得很生动,幽默,富有想象力。他具有一种天赋,即用词新颖,出人意料。他的作品既充满激情又不乏严肃气氛,其作品从来不描写仇恨与敌意。这种评价对当今的任何其他作家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吧?普列契特认为短篇小说“是一种形式粗略的小说,这种形式似乎最适于揭示现  相似文献   

7.
<正>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的创作生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从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一直延续到风云变幻的战后岁月。在20世纪小说界各种"主义"与试验形式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格林始终将悬念和惊险作为情节的助推器,将人性和道德冲突作为故事背后的叙事动力。就故事性和道德关怀而言,他的小说更接近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就类型而言,他的许多小说可以划为间谍小说、犯罪小说或惊险小说;就题材而言,格林既使用以天主教信仰为主的宗教题材,也关注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问题;就其题材范围而言,他的小说覆  相似文献   

8.
威廉·格林与雅科布·格林兄弟是德国伟大的童话作家、语言学家,几乎尽人皆知。但他们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弟叫路德维希·卡尔·格林,而且还是个画家和版画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他已经  相似文献   

9.
威廉·格扬(William Goyen)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散文家。他一生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短篇小说集,他的敬文抒情,奔放,富于想象力,博得了公众的承认和欢迎。格扬虽不象他的同代人杜鲁门。卡波特、戈尔·维达尔、诺曼·梅勒等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和重视,但对于他的作品,同辈作家和文艺批评家都给予高度的赞扬。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阿卡狄欧》由克朗出版社在去年十月份出版,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墨西哥美国混血的两性人,他出现在得克萨斯州东部,一个男孩子曾恍惚看到了他。《出版者周刊》评论这部小说是“美的描写,寓于其中的是生活神奇般的力量。”1950年格扬曾以长篇小说《散发着芳香的房屋》蜚声文坛。七年后,他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芭蕾舞剧本,并得到公演。《散发着芳香的房屋》也是一部以得克萨斯州东部生活为背景的家庭题材小说,小说的作者就出生在那里一个叫特里纳特的小镇上。由于在小说和  相似文献   

10.
秘鲁著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历时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天堂》(涌泉出版社出版)自今年3月20日在利马发行,首印40000册。小说的英文译本亦将于今年10月出版。《何处是天堂》是根据法国19世纪著名印象派画家高更及其外祖母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作者明确指出,因为是小说而非传记,所以历史事实仅仅只是依据,其余均为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弗洛拉·特里斯坦是《何处是天堂》中的女主人公。她1803年出生,其时秘鲁尚处于宗主国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弗洛拉·特里斯坦的父亲马里亚诺·特里斯坦便是一名出生于秘鲁的西班牙籍海军军官。马里亚…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美国文坛上·凯瑟琳·安·波特(Katharine Anne Porter,1894—1980)是一位颇负众望的文体家。她的声誉建立在她所写的那些短篇小说上。她对人物复杂性格的见解及其娴熟的措辞技巧,使她较长的一些短篇小说犹如一篇篇完美的长篇小说。她一生,只在年近七旬之际,才写了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她的多数小说中,那些独特的地理背景——墨西哥、欧洲、美国南部、纽约——都是作者曾经悉心观察过的天地。  相似文献   

12.
玛格丽特·福斯特是一部权威的伊丽莎白·勃朗宁传记的作者。她的这部初为人知的长篇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伊丽莎白·勃朗宁的女佣人。在伊丽莎白与罗伯特·勃朗宁秘密结婚前,她护理了病魔缠身的女诗人达两年之久,随后又同这对私奔的夫妇逃往国外。这就是“威尔逊”的故事,一切事情都是通过她的双眼反映的。有关威尔逊的一切情况,我们只能通过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的书信可以了解到;而福斯特以她那丰富的想象大大充实了这一故事。这是一个美妙的主意,作品也写得近乎完美,但小说的篇幅过长,结构显得有些松散。这部小说具有英国维多利亚  相似文献   

13.
对整个巴黎来说,这简直是空前的惊人之举:1984年1月22日,美国舞蹈团第一次出现在巴黎歌剧院的舞台上。由鲁道夫·努里耶夫为主角的舞蹈家们在台上如流光回转,翩翩起舞。整个演出欢快和谐,再现了那位“现代舞之母”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现代舞之母”就是精神矍铄、德高望重的玛莎·格雷厄姆。当帷幕垂落时,舞蹈的创作者玛莎·格雷厄姆径自走到台前。她身着饰有圆金属片的土耳其式长衫,显得永不衰老,庄重文雅。此时四座惊起,观众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这对一位健  相似文献   

14.
现年75岁著名的美籍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素尔·贝洛1988年又推出一部轰动美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再遭情变》(More Die of Heartbreak)。这篇小说同他创作的其它小说一样,其主题是揭示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小说以肯尼思·特拉亨伯格为叙述者。35岁的肯尼思随父母在巴黎长大,后来回到美国中西部,在其叔父本·克拉德任教的大学里担任俄国文学助教。他的叔父50多岁,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植物学家,由于在研究北极苔藓方面成绩卓著而深得同行们的敬重。肯尼思把叔父视作自己生活的楷模,对他的人生信念更是执著崇敬。他叔父认为,“如果不能确信在自己的生活中能为每个人、为整个人类有所贡献的话,那么,你就没有理由继续生存下去。”叔侄两人和睦相处,十分投机,无话不谈。这从小说开篇的50页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例如查尔斯·亚当斯的漫画、希契科克的电影、西格蒙德·弗洛伊  相似文献   

15.
格林兄弟与图书馆李有观德国的格林兄弟(哥哥雅可布·格林,弟弟威廉·格林)是著名的童话作家,创作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童话,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两个都曾长期从事图书管理工作,与图书馆有很深的因缘。哥哥雅可布·格林于1808年大学毕...  相似文献   

16.
比利时小说家乔治·西默农,生于1903年,1989年春谢世。他一生写了500多部长篇小说,其作品气势宏伟,风格独特,深受读者欢迎,因而赢得“20世纪的巴尔扎克”的美誉。他的小说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其中,有53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212部被改编成电视剧。他的创作态度认真勤奋,几乎总是强迫自己写作,有时一天能用打字机打出80页稿子。写作活动是他的致富源泉,为他带来大约2.5亿法郎的收入。巨额的收入把他变成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法国传记作家皮埃尔·比恩多伊斯称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作家”。许多人认为“他的财富多得惊人”。但是西默农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新一代青年作家正在蓬勃崛起。尤其在小说界,他们辛勤耕耘,成绩斐然,逐渐确立了小说家的地位。这些文坛新秀主要有马丁·艾米斯(老一辈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A.N.威尔逊、萨蒙·拉什迪、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蒂莫西·默、威廉·博伊德、伊恩·麦克尤恩和朱利安·巴恩斯。他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构成英国小说界中一股充满生机的创作群。马丁·艾米斯是这批年轻作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最富激情  相似文献   

18.
1980年格雷厄姆·萨瑟兰去世时,世人都为失去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而哀悼。但是萨瑟兰在他将近50岁才饮誉全球。直到1952年他的作品在威尼斯的比恩纳尔美术馆展出,接着又移至巴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继续展出,才使他出众的才华闻名国外。最近格雷厄姆·萨瑟兰过去一个时期的作品在伦敦的塔特美术馆展出,人们才发现他早就应该获得国际声望,然而却长期默默无闻。自从威尼斯的展览以后,他的作品在其它各地  相似文献   

19.
一位“怪人”的遗产所创造的奇迹吕美1903年12月一个阴冷的日子,举世闻名的电话发明家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来到位于意大利热亚那的一个英国人的墓地,进入已打开的墓室。他要亲眼看一看那位在布满红土的木制棺木里长眠的“怪人”,尽管看到的只是一具骷髅。这...  相似文献   

20.
从前有兄弟两人,他们形影不离,以致常常被认为是孪生兄弟。他们的雄心是要编一部辞典。然而雅科布·格林(lakob Grimm)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却用他们的童话给全世界的儿童带来了快乐。西德将要纪念他们的诞辰200周年——雅科布生于1785年1月,威廉生于1786年2月。在他们的出生地,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他们就读过的马尔堡大学和他们曾为当朝王子做过图书管理员的卡塞尔都有关于他们的展览。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还有他们的弟弟路德维希·卡尔。路德维希·卡尔曾为他们的童话《白雪公主》、《睡美人》、《亨舍尔和格莱特》,《穿靴子的猫》和《灰姑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