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社建立了新闻采编计算机网络系统,彻底甩掉了“纸和笔”,完成了报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新闻采编系统的建立使报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加入WTO后我国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然而由于报纸新闻的特殊性,尤其是党报更加需要新闻采编系统能够全年保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并且要保证数据万无一失,这就对新闻采编系统的核心设备采编服务器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即使采编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报社网络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展,新闻数据日益重要,不仅对新闻数据存储系统要求具有高可靠性,也对包括应用系统和操作系统提出了高可靠性要求。如何使系统及其数据具有容错、容灾和快速恢复,实现不间断服务的能力,正成为当前报社网络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从网络系统使用的现状来看,目前多数报社使用的网络安全产品仍然是在以“点”发展,如系统群集和单点数据备份等。我们报社在1999年使用采编网络系统到目前,也曾因为系统磁盘阵列、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逻辑错误而影响采编流程,使系统停止运行几小时的事故,可见数据中心的任何系统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方正电子数字媒体产品经理霍为兵建议报社分三个阶段建设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 第一阶段,构建支撑报社现有采编平台和新媒体业务系统的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支持CNML国家标准,整合现有分散的内容资源;根据多元出版的要求逐步优化编采流程;整合新媒体业务,打造统一的数字采编系统;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编系统是集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于一体的.它为报业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一个整体方案,使报社实现了报业生产和管理一体化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适应了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扩大了新闻信息的采集领域和传播范围,加强了新闻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报社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革新,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相继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社出版信息化手段渐趋成熟,多数大中型报社都拥有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信息化飞快发展的年代里,平顶山日报社在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新闻系统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数台服务器,连接着上百台的桌面机,多种网络设备,通过光纤、卫星等多种连接方式,支撑着报社业务运转,其中最重要的是完成报纸生产的数字化新闻采编综合业务系统,成为报社告别铅与火后最重要的改革,使报社的生产力进一步提升。随着形势的要求,发行系统、广告系统,继而扩展的客户关系管理等报社的经营系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播电视直播系统中使用的UPS电源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分析了UPS电源在使用中的具体情况、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检修等,总结出应如何选择和使用广播电视系统的UPS电源,有效保证系统的不间断供电。  相似文献   

8.
数字报业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革新,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使报业相继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出版信息化手段渐趋成熟,多数大中型报社都拥有适于生产流程和资料管理的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报纸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9.
北大方正文韬新闻采编是北大方正公司在广泛了解报社用户实际需求后而开发的新一代新闻采编系统,它给报社的编辑记者提供了一个完全计算机网络化的稿件处理流程,其系统具有可配置的系统管理,严格的权限管理,灵活的流程控制,强大的全文检索等功能。现在,国内有许多报社都已与北大方正合作采用了该系统,以适应报社业务的发展,和加强报社内部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建立这套计算机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使信息的采集、编辑加工、版面制作、信息发布,以及内部的管理和过程控制,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邵军 《东南传播》2016,(11):69-70
UPS(Uninteruptible Power System)电源系统是不间断、稳定、高质量的,是安全播出传输系统的"心脏",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本文扼要地阐述了UPS电源系统的监控手段及维护方法,以更好地保障UPS电源系统的正常、持续性的运行,延长UPS电源系统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正>方正电子数字媒体产品经理霍为兵建议报社分三个阶段建设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第一阶段,构建支撑报社现有采编平台和新媒体业务系统的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支持CNML国家标准,整合现有分散的内容资源;根据多元出版的要求逐步优化编采流程;整合新媒体业务,打造统一的数字采编系统;实现多介质的读编互动和媒体互动;  相似文献   

12.
<正>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报业划时代的技术进步,继告别“铅与火”之后,又迎来了告别“纸与笔”的技术飞跃。采编电子化、网络化及Web网站的建设已成为报业技术的一个辉煌的“亮点”,以新闻采编作业系统为核心的报社局域网,以及以Web网站为主体的外联广域网,成为报业所普遍关注的技术主流。 然而,许多报社面临IT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面对各种软硬件产品的层出不穷,在采编系统的选择上眼花缭乱。加之,商家在产品的宣传攻势中玩“概念”,使报界老总在抉择时难以应对。本文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自己的个人认识,澄清一些最流行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 新安晚报1999年12月份正式启用北 大方正文韬采编系统平台。随着采编系 统的运用,传统手工方式的工作量统计 越来越不适应报社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由于我们报社采取分级式的稿件稿酬统 计方式,随文韬采编系统一道购置的工 作量统计软件并不能适应我们报社的要  相似文献   

14.
王成宇 《新闻窗》2006,(4):88-88
新闻媒体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全面、方便易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安全可靠、具备良好扩充能力、开放的报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与Interter/Intranet技术建成集团内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充分安全的前提下与Internet进行互联,建设新闻采编、数据库管理、WEB电子发布系统、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广告管理、发行管理、照排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管理平台,使全体工作人员真正实现网上办公自动化、移动化和远程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信息交流。其中,新闻采编系统集软硬件平台和应用系统于—体,为报业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一个整体方案,使报社实现了报业生产和管理一体化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适应了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扩大了新闻信息的采集领域和传播范围,加强了新闻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09,(3):26-29
1994年,方正文韬新闻采编系统在《深圳晚报》应用,实现了报社采编流程计算机化,报社告别了“纸与笔”的时代。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传媒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及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现在全国各家报社对采编流程已经全部采用方正采编或清华紫光采编系统。目前本报采用的是清华紫光采编系统,这个系统除了对采编稿件一个流程的控制外,对于采编流程完成后的一些功能还没有开发或需要另外购买。更新一条数据就要重新FTP方式把文件重新共享,效率极其低下并且不能实时,即所见不能马上所得。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是mysql技术、php技术的引入以及第三方编程语言基础上设计一款稿件考核浏览的软件。  相似文献   

17.
UPS是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的英文简称,是伴随着计算机的诞生电力转换设备,是通信系统中重要设备的心脏,而逆变器又是UPS的核心。逆变器风机的状态直接关乎UPS系统的安全。下面通过GES6系列逆变器风机故障实例,谈谈本人在UPS逆变器风机维护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办公技术现代化的发展,数码照片技术和新闻采编网络技术,在新闻采编出版工作上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全国有2000多种报纸,大多数报社都利用新闻综合业务网(简称新闻采编网)进行编辑出版工作。记者可以通过电脑扫描将新闻照片输入新闻采编网,处理成数字化图像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为出版部门编发照片提供信息;发稿部门通过采编网编发所需照片,使新闻记者和出版部门的采编工作都变得更加快捷、科学,大大提高了报纸编辑出版工作的速度和质量。新闻采编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新闻照片能够转变成为存储在采编网络中数字化的…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听说国内某家报社为了提高编辑记者的工作效率,准备开发一套全新的编辑系统。于是乎历时数月后,凝结了众多新闻技术工作者辛勤汗水与热切期望的新一代采编系统终于问世了。几乎每一个参与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都对这个新系统所具有的新技术、新功能而倍感骄傲、自豪。然而,出乎大家意外的是,当这个新编辑系统最终运行在数百台编辑记者们的工作终端上时,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3月15日,本报从北京四通投资有限公司引进的CTP系统正式启用。这使本报在继新闻采编系统投入使用之后,又一次成为广西第一家使用制版新技术出版报纸的报社。 CTP(Computer-to-plate)即计算机直接制版,其系统和技术是典型的高利技、高增长、高回报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列入国家“九五”规划的重点科技发展项目,并作为中国印刷 出版事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进行推广。 CTP系统采用全新的物理成像技术,然后使用高精度喷墨打印机,直接打 印在特制的胶片上,使报纸出版实现 了明室制版一步到位。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