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从知识失业与教育过度的概念及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失业现象的成因,阐明认为是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这种悖论的危害性,并提出只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才能预防教育过度的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2.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后,我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目前的“知识失业”从本质上讲属于结构性失业。造成“知识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本身的原因,又有学生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用“教育过度”来解释当前的“知识失业”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这种过度是一种结构性过度。解决“知识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其核心是面向市场调整教育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目前教育结构调整应主要考虑政府政策导向、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克服教育惯性影响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纵观各中小学校,很多都存在着“三过”的误区:一是德育过度量化;二是管理过度刚硬;三是智育过度竞争。一、德育过度量化。其表现在:量化考核以分数为标尺。如学生迟到、缺课扣分,穿拖鞋进教室扣分,学生抽烟扣分,上课讲话扣分,打架吵架扣分……拾物归公加分,于是不少小学细致的思想教育,不是着力内化优化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的班主任管理班的目标要求仅停留在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低层次境界中,甚至充当一名“扑火队员”的角色,待出了问题才去治病救人,平时缺乏防范教育意识,很少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自觉自省性活动。总之,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思想已经演化为一种话语实践,影响和建构着教育研究者对本土经验的批判和表达。部分研究者把“平等中的首席”解读为解构教师权威,并将其加以引申进而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重新定位提供辩护。这种误读或“过度诠释”忽视了话语的具体语境、文化负载性以及概念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5.
复杂范式对教育研究中"问题诊断"的方法论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研究中的“问题诊断”一直受简化范式-“经典的科学性特有的理解方式的原则的总体”的指导,而在研究对象、研究观念、研究方法不断变化、创新的今天,借助复杂范式-“彼皮联系起来将能决定关于世界的复杂的观念形式的理解原则的总体”,将拓展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研究中“问题诊断”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九五”时期是我国教育财政制度变革强度最大、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重要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全党、全社会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全国教育总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均比“八五”期间翻了一番以上,充分体现了教育经费投入在保证、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作用,并成为各级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一、“九五”进展的总体情况1.“九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投入总量比“八五”期间翻了一番以上。2000年,全国教…  相似文献   

7.
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体系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明显差距。“师范教育”的终结性和一次性的教师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建立开放的教师培养模式与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终身教育理念,是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结构性教育过度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中国,虽然教育资源短缺、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但同时又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人才高聘低用等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现象。我们认为.我国的“教育过度”并不是教育总量上的过度,而实质上是“结构性”的过度.是由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过度.其社会、经济和化原因包括传统化的影响、强制性二元经济结构、行政主导的教育体制以及市场信息机制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9.
试析"教育过度"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不畅,相当一部分院校的就业率偏低,很多学生毕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学者在借鉴国外有关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目前存在着教育过度。究竟什么是“教育过度”,它有哪些特征和表现形式?笔者拟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教育过度的涵义、产生原因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有关教育过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使得各级教育体系得以迅速扩张。更多的受教育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导致了对各项工作的强烈竞争,新的受教育者无法像以前的受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待业和“大材小用”的“过度教育”现象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高校扩招和人才市场约束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角度对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