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一概括突出地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原问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最首要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两大基本问题作了最新的回答,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一个首要和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含义深广、意义重大,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同时,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根本问题,而这一根本问题的实质也是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则是发展的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这一核心与实质的经典表述.“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100余年国际共运和我国40余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最重大、最根本的突破。 一、这一理论首次从本质上科学的认识、把握社会主义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实践或者经历时间不长,因而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难以作出更准确的概括.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也有不少精辟的论述,然而终究没有能够突破对马列主义原理的一般理解.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在总结社会主义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长期以来未弄清楚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的划时代的科学概括,这一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贡献.一、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最显著特点.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②“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不是一般地重申  相似文献   

9.
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其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让学生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如何上好《邓小平理论》课,如何让它走进学生头脑中,这是许多任课教师关注的话题。作为一名《邓小平理论》课的教师,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上好《邓小平理论》课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敬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讲授何小平理论》一定要紧密结合现实。作为《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和主题。然而,正是在这个基本理论问题上,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6月30日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特别是1985年4  相似文献   

1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对“什么是”和“怎样建”这个根本问题不能完全搞清楚 ,根本原因在于受我们头脑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僵化观念的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也就是我们党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才是真正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2.
试论体育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这个现代化建设也包括体育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国的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的性质为首要前提。因此,弄清社会主义体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和资本主义体育在本质上究竟有什么区别,就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对社会主义体育本质的揭示必须依赖于对体育本质的认识,而后者至今仍有争论而未统一。其原因之一,是以往把体育的社会属性扩大到体育的一切方面,尤其是一段时期,又把体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指南。在这个理论宝库当中,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考察,并亲自抓教育,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理论。邓小平的教育管理理论是其教育理论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要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一、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这代人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教育,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思想上存在着许多混乱、误解甚至曲解.林彪、四人帮鼓吹所谓“贫穷的社会主义”,许多人欣赏所谓“平均主义的社会主义”,国际上一度很热闹的“民主社会主义”,许多时候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等等.常常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做法当作社会主义本质而认为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必须坚持的情况,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的最大理论成果,就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和教育大学生是高校“两课”教学义不言辞的义务,尤其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简称《社建》课,更要以讲授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纵观中共党史,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取得成功,否则就招致挫折或失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不可能再教条的搬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它毕竟是一百多年前的产物,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对今天的具体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列宁和毛泽东由于生活的年代和现实也不可能对今天的问题作出具体回答.而邓小平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最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具体的回答.因此,用邓小平理论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是最实事求是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社建》课的中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建设理论伟大创新和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伟大创新的辩证统一。它在科学揭示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内在动力和战略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丰富和发展,也是整个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最初的理论生长点.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深化,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一个具有长期指导意义和稳定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年后,党的十五大庄严宣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会议确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座丰碑中的一块基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通过长期思考和反复论证,抓住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从而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