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大学自身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每个大学生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提炼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实施近5年来的建设理念、目标定位、运行管理模式,构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配套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水势Seminar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培养模式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水势Seminar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的创新培养实践,以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探索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在土建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出一套切合地方高校的"1+4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即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一个中心,以实践教学体系、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四个基本点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以笔者所在单位为案例作出补充说明,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一种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老师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共性与特色耦合"培养机制和多维迂回式实验创新过程模式,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注重创新实践过程的设置,成功地实现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工科大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实践型人才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要体现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河北科技大学在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的探讨和总结,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实践教育的先进经验,以高效率和实效化为原则,构建了面向工科大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普适化和个性化为特征,设计了多元化的实施方案;以快捷响应和周到服务为标准,建立了面向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的云服务平台及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对国内7所高校随机抽取的326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访谈其中的20名同学,结果显示,ChatGPT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偏弱,在教学实践中有多种途径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为: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探究现实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创新能力;通过学科竞赛,拓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将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经过一学期教学实践,实践表明,这些途径对大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当前农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培养模式,即强化农科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一种精神(吃苦耐劳的农学精神),创新两个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体系),建立三维模式(导师制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和自主科研实践锻炼模式).通过该培养模式的实践,农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明显,为农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对广西大学和广西财经学院两所高校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两所高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学教研践”培养模式形成了初步实证,也反映了地方性高校开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结合精密测量科研成果,提出了基于精密测量科研成果的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初步实施。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可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使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对高校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仅仅是社会衡量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笔者以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近年来不断推行的"五维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基础,分析该模式在指导实践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升创新理念、打造实践平台、完善制度建设等措施,推动"五维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以期达到长期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