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目录学索引与传统引文索引的基础上,提出了“链接索引”与“博客链接索引”的概念,并进行博客链接索引的设计。从数据库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博客链接索引所具有的内涵、结构及功能,结合博客计量学和链接分析,阐述了博客链接索引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最后,指出了博客链接索引实现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王飒  崔宇红  包丽颖 《现代情报》2013,33(2):125-128,133
以科学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博客为例,对学术博客同学科内及跨学科好友链接网络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好友链接网络的可视化研究,探讨学术博客在学科内部以及跨学科间的知识交流情况,以促进学术博客的使用和推进。  相似文献   

3.
赵发珍 《现代情报》2013,33(6):91-95
论文通过Yahoo!和Bing搜索引擎获取30个网络社区网站的网页总数、链接总数、内、外部链接数、PR值,并计算了网络影响因子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以上多项链接指标数据进行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这30个网络社区网站网络影响力前几位是:51.com、腾讯微博、腾讯博客、腾讯论坛、网易微博、网易博客、新浪博客、豆瓣网。最后通过对比Yahoo!和Bing搜索引擎获取的链接数据,验证了两大搜索引擎对于网站链接分析是可行的,但是用Yahoo搜索引擎统计的数据来分析更为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4.
将文献计量学中的“引文冶引入到网络计量学中,对网络环境下的链接进行了重新定义,即链接不再是简单地网页和网站之间的超链接(Hyperlink),而是通过这种超链接形式表现出来的学术关系。结合Web2.0的特征,主要以博客和百度百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Web2.0环境下的5种链接关系及其在知识交流中作用。5种链接关系分别为好友链接、参考链接、评论链接、评论-反馈链接、合作链接。  相似文献   

5.
采集了科学网博客中关于“大数据”的博文及其推荐者数据,借助UCINET和NetDraw软件对博文及其推荐者的社会网络进行分析和绘图,从人与信息的角度分析博客信息的自组织.结果表明,博文与推荐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相互连通的社会网络,说明由于不同读者推荐了同一篇博文,因而在读者与博主之间借助于信息元素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同时由于同一读者推荐了多篇同一主题的博文,在读者与信息之间、不同博文(信息)之间也建立了联系,形成了人和信息的联系网络,为基于Web2.0的信息自组织理论提供新的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6.
美国高校学科的网络影响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之一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客观的学科评估.以美国大学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计量学中的链接分析方法,对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心理学三个学科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链接分析的网络统计数据能够有效地表征不同学科之间的特点,为多学科的客观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茵茵 《现代情报》2010,30(4):37-40
学科建设始终是高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科学客观的评估则是实现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利用信息计量学中的网络链接分析方法,对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心理学三个学科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发现网络链接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表征不同学科之间的特点,从而为多学科建设的科学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孙建军  屈良 《情报科学》2012,(2):161-165,172
在研究中事先充分获取了图林博客圈所有博客首页的实际链接数据,并对这十几万条链接数据进行了详细统计和归类,为后面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链接分类体系对整理统计后的实际数据进行实际分类并计算它们各自的比例,提出了"加权入链数"的概念,以此来修正以往链接分析研究中所采用的绝对入链数;同时以图林博客为例,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博客排名,最后分析测试结果。并通过统计工具SPSS进行假设检验,以验证两种排序结果的相关度,并给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
Web 2.0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 ——以博客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Web 2.0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网络作为研究对象,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博客交流网络为例,从学者间交流和沟通的角度寻找并勾画出学者之间交流网络的结构,同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相应的参数和指标进行中心度分析、小团体分析和小世界效应的验证,以期从完善结构的角度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人际竞争情报分析是企业研究虚拟社会资本,提高实体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整体网络和自我中心网络是人际竞争情报分析的对象,通过网络链接可以获取研究对象的自我中心网络.通过计算虚拟关系强度和网络社会关系活力指数可以研究企业虚拟社会关系总量和今后发展趋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链接进行分类,可以进一步研究虚拟关系形成原因以及获取进一步提高虚拟社会资本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