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是我第十一遍阅读完赖配根先生的文章《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的时候。我想在此谈些一己之见,渴望与赖配根先生商榷,同时也与广大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2.
近日读到《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先生题为《要温度,也要有深度》的文章,文中有句让我深受感触的话:教育拒绝浅薄!这篇文章是教育改革热潮中少有的冷静分析与理性思辨,其深刻内涵,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引发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赖配根先生的大作《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见《人民教育》2006(23)),感到受益匪浅;掩卷遐思,觉得有话要说。三个思考一、课程改革:以什么作参照?赖先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鼓与呼。新  相似文献   

4.
在我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的博士学位的时候,我除了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单壿先生和培养我的其他先生外,我不能忘记我的硕士生导师王鸿钧先生.他离开人世刚刚一周年,我怀念他老人家.在他的指导下,我于1987年获得“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的硕士学位.14年之后的2001年,也是他近80高龄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先生     
第一次见到华盛顿先生的时候,我还是学校特殊教育班低年级的一名学生。有一天,我来到十一年级的一间教室,等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我刚迈进教室的时候,他们班的老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他紧绷着脸,没有一丝笑容,神情严肃地看着我。他就是华盛顿先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与大师相遇     
<正>当我还是一名师范生的时候,就读过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知道卢梭的《爱弥儿》,也深深敬仰着陶行知先生,在学校校园内陶行知先生的塑像前驻足多次,读过很多先生的教育名言,但懵懂的我知其言却不甚解其意,大师们在我心中遥不可及。当我毕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时候,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我经历着改革的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人民教育》发表的赖配根撰写的《解放“学习力”》一文,肯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高效的教学法,它既能提高质量,又能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漫步家乡的花间小径,放眼姹紫嫣红的数万亩牡丹花海的时候;每当我迈进炎黄艺术馆,环视院内的一草一木,拜读展厅内那一幅幅巨制佳作的时候;每当我擦肩路过北京友谊医院,遥望那熟悉的干部病房的时候;人民的艺术家——黄胄先生的形象就在我眼前闪现:与黄老相处的一桩桩往事,如同电影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季先生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住在朗润园的一间出租屋里。隔壁住的就是季先生(季羡林)。那时候的季老,还没有被像国宝一样对待,行动尚比较自由。先生早年在济南读的高中,好像是叫正谊中学,就在大明湖边上,他说是在一片烂藕池边。因此,当听说我是从济南来的时候,先生感觉很亲切,一直管我叫“小老乡”。  相似文献   

10.
在爷儿俩的一致要求下,我把女儿“租”出去了。当先生在协议上签字的时候,我的心真是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11.
华盛顿先生     
华盛顿先生是我中学最后一年的指导教师。其实,早在他成为我的指导教师之前,我就已经认识他了。正是他的谆谆教诲改变了我的一生。同他交往的那些往事,至今我仍旧记忆犹新……第一次见到华盛顿先生的时候,我还是学校特殊教育班低年级的一名学生。有一天,我来到十一年级的一间教室,等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我刚迈进教室的时候,他们班的老师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他紧绷着脸,没有一丝笑容,神情严肃地看着我。他就是华盛顿先生。那天,他要求我到讲台前,在黑板上解答一些问题。但是,我却对他说我不能去做。“为什…  相似文献   

12.
大湖师魂     
渔家人养鸡,这辈子,枚先生是我惟一见过的。枚先生养的是只公鸡,它的职能就是打鸣。鸡叫三遍的时候,不到四更天。这时,枚先生就会将马灯系在船头,于是,柳树湾就亮起了大湖黎明前的第一盏渔火。枚先生的船靠上我们家船帮时,快到五更天了。那会,我妈总是将我从船炕拖起  相似文献   

13.
记得我第一次读到《延安教育学院学报》的时候,是八十年代末我还客居祁连山下酒泉古城。那时候,我任教的酒泉工业学校资料欠缺。我自费订阅的20余份教育学术刊物对我挚爱的教育科研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好在时常应好友《酒泉教育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陈庆炳先生之约,到《酒泉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去翻阅资料。1990年夏,是我在搞“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评审与评价”课题研究时,又来到陈庆炳先生处翻阅了许多教育学院学报,其中就有(延安教育学院学报》。看到这份来自故乡、来自圣地的学报,如同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生长在贫瘠的黄土高坡上…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特殊教育》2009,(4):40-40
赖配根同志在《人民教育》2009年第2期中撰文阐述了当前语文改革的迫切任务是,解放教师,解放语文。  相似文献   

15.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世的时候,我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  相似文献   

16.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我七年级的时候,志愿到本镇的医院里当护士的小助手。那年夏天,我每星期为医院服务30至40个小时。我在那里的大多数时间都和吉拉斯佩先生存一起。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来探望过他,似乎谁也不关心他的病情。我陪了他很多天。在陪伴他的时候,我一边握着他的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家有老师     
记得读中学的时候,常有老师的经典语录回荡于耳,如“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之类的。 长大后,我也成了一名教师,对我的那群孩子,极少提及这类“经典话语”。奇怪的是——从先生的口中却三番五次地常有耳闻。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另一位学生,便将其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去。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奖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  相似文献   

20.
与女儿谈性     
与女儿谈性,终究是个很难于启齿的话题,但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接触的事物多,提出问题也五花八门,并且还有一定的难度,女儿第一次向我提出关于性的问题是在她5岁的时候,她问我:“我为什么蹲这着撒尿?而大姨家的小哥哥站着撒尿?”当时我很为难,不知怎么回答,后来,我灵机一动,拿出先生为女儿买的《儿童启蒙教育丛书》,其中有一页是“我的身体”,分别是小男孩和小女孩的裸体画,身体的每一部位标注的都很详细。记得当时先生买来的时候,我还很气愤,曾经一度封杀过它。但是这回它派上了用场,我看图给女儿解释,指出了男孩与女孩的区别,又告诉她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