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人印第安男孩同他的一个朋友走在纽约市中心的道上,他的朋友是当地的居民。突然,这个印第安男孩对他的朋友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你听到了吗?”他的朋友仔细地听了周围后回答:“没有!也不可能!你一定是听错了!”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这个人什么也不说,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在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有时候,能听到什么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  相似文献   

3.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走在纽约曼哈顿的时代广场上,正值午饭时间,嘈杂的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仿佛无处不在的喇叭声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或广告;急驶而过的汽车不停地鸣着笛,警车、救护车的呜叫声不绝于耳。突然,印第安人对他的朋友说:“我听到了蟋蟀的叫声。”朋友不以为然:“开什么玩笑,你疯了吧!在这样喧闹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代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的叫声!”这个人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从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能听到什么全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地面的声音引得路人纷纷转过头来,想看看是谁丢了钱。于是这个人说:“看到了吧?大家都能听到钱…  相似文献   

5.
刚刚过去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呢?在人们欢聚一堂的时候,你听到了什么?是人们相聚的欢笑吗?是喜气洋洋的联欢会的掌声吗?是震天响的鞭炮声吗?还是其他?或许你听到的是我们没有注意的,你听到了什么?那又代表着什么呢?有这样一个《商人捡硬币》的故事: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  相似文献   

6.
谁是偷吃贼     
<正>大清早,一只蚂蚁外出寻找食物。刚出门,他就遇到邻居蟋蟀。“早啊!”蟋蟀热情地说,“恰好我也要去寻找食物,不如咱们合作,途中也好有个照应。”“怎么合作啊?”蚂蚁有些警惕地打量着蟋蟀,“你个头大,我个头小,与我合作你不觉得吃亏吗?”“看你说的,咱们是邻居,说什么吃亏不吃亏呢。”蟋蟀大大咧咧地说,“你放心,只要是咱们俩共同找到的食物就一人分一半。”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老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开始新课程。 他说:“作为老师,我想给你们mentor(良师益友、 伯乐)式的、能指引你们的帮助。至于能否成材, 就要取决于你们的悟性和追求。”他告诉大家,在 书本知识之外,更重要是获得一种vision(先见之 明),一种逻辑思维方式。 “有谁玩过蟋蟀吗?”他忽然问。 一位男生回答:“我玩过,可好玩了。” 一位女生说:“蟋蟀有个雅号,叫‘促织’。 我爸说,这种虫子让人玩物丧志。” 老师说:“先不讨论蟋蟀的是非,我讲个有 关蟋蟀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位昆虫学家和他…  相似文献   

8.
小蝎子菲儿感到非常孤独,因为谁都不喜欢他。他只好每天呆在家里,等天黑了再出去玩一会儿,顺便找点吃的。今天晚上,月光像轻纱一样,覆盖在大地和树木上。小蝎子独自在月光下追着自己的影子玩。一只蟋蟀看见了,大声地问:“小蝎子,你怎么跟自己的影子玩呀?”“我没有朋友,不跟自己的影子玩又能跟谁玩呢?”“可怜的小蝎子,我和你一起玩吧。”蟋蟀觉得小蝎子实在太可怜了,就决定和他一起玩。小蝎子很高兴终于有人愿意和自己一起玩耍,但想到别的动物都不愿意和自己一起玩,他担心地说:“你不怕我长得难看?”“你长得的确很可怕,但我还是愿意和你一…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我很欣赏《诗经》中的几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有生活细微处的灵动,特别是那声声虫鸣。然而许多年过去了,有些声音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耳朵,比如越来越少的虫鸣声,比如山中寺庙传来的晨钟暮鼓。今天又有多少人记得牧童经过田野时的笛声是怎样的悦耳?我们现在能够千里传音,但听觉却渐渐迟钝。有一位印第安人和朋友来到美国的一个城市,走在大街上,他忽然叫住朋友,说听见了蟋蟀的  相似文献   

10.
蟋蟀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师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昆虫学家一边说,一边向附近的树林小跑了过去。  相似文献   

12.
对不起     
亮亮在学校里学到好多东西,不仅有科学知识,还有文明礼貌(li mao)。老师说,凡做了不好的事,说声“对不起”,人家不生气,自己也会得到快乐!放学跟着奶奶回家,亮亮一脑(nao)子想着这三个神奇的字眼。他想起秋天的时候,跟奶奶上公园,在草地上看见好多蟋蟀(xi shuai),有一只跳上了他的脚(jiao),他就去踩(cai)。奶奶说,蟋蟀是人的朋友,会唱歌。那只蟋蟀只是和他闹(nao)着玩!亮亮想,  相似文献   

13.
关注     
在喧嚣的都市中,你是否留意过蟋蟀的叫声呢?抑或钱币落地的滚动声更吸引你?来看看印第安人和他的白人朋友吧,究竟谁是大自然的使者,谁是金钱的奴隶呢?  相似文献   

14.
流沙河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很早就有往来。抗战期间,余光中在四川住过7年,1982年6月17日他在给流沙河的信中写到:“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心有灵犀一点通,流沙河就以“蟋蟀”为意象,以蟋蟀的鸣叫为主旋律,谱写成了一曲思乡爱国之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尤其给人是语言艺术的极致。《就是那一只蟋蟀》的语言具有意象美、音乐美、结构美,读来给人一种艺术享受。意象美。诗中的蟋蟀不是一般昆虫,而是新颖独特、饱含诗意的意象,诗人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则寓言故事: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存粮食,而蟋蟀则忙于张大喉咙唱歌。寒冬来临,蚂蚁躺在温暖的家里,幸福地享受着美味,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最终一命呜呼。听到这里,我自作聪明地说:“爸爸,我知道了,你是要我去学勤劳的蚂蚁,天天勤奋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要去像那蟋蟀,整天就知道玩乐,最终一事无成。”父亲听我讲完,问:“孩子,难道只有这种选择吗?”听了父亲的问话,我感到纳闷,难道父亲对我的选择还不满意?父亲说:“孩子,父亲当然愿意你做一只勤劳的蚂蚁,但父亲同时也希望你学做一只蟋蟀,每时每…  相似文献   

16.
饲养蟋蟀     
下午户外活动,我带孩子们在草地上玩,不一会,旺旺拿着一个小瓶跑过来,“老师,蟋蟀。”我低头一看,在他手上的小瓶里有十几只蟋蟀,旁边的小朋友都跑过来看,“这么多蟋蟀,叫起来肯定很好听。”这时,我灵机一动,说:“孩子们,咱们把蟋蟀带回活动室养起来好么?”孩子们高兴地蹦了起来,于是我们把蟋蟀带回了活动室,把它们分放在好几个瓶子里,于是,在我班活动室外的角落里多了一个饲养角,整个下午孩子们都在谈论蟋蟀的问题。第二天,有好几个小朋友带来了爷爷编的小笼子,我们又把蟋蟀放入笼子里,这样孩子们观察起来就更方便了。在观察中,孩子们发现…  相似文献   

17.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捉迷藏玩吧!”  相似文献   

18.
森林里,有一只红狐狸,他太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了,所以他没有一个朋友。一天,红狐狸找到了一只毛毛虫,问:“你愿意当我的朋友吗?当我的朋友,就要一直听从我的命令。”毛毛虫一听,摇摇头:“我还要吐丝变成蝴蝶呢,我可没有时间陪你。”红狐狸感觉很失落。他找啊找,终于在一个小木盒里找到了一只小老鼠。  相似文献   

19.
在我小的时候 ,我有一个好伙伴。我们经常踩着砖块在淤泥地里探险 ,或是在草丛中捉着小虫。他是那种绝对相信朋友的人 ,正如巴莱笔下的那个著名教育家 ,那个教育家的学生说 ,“我们不能对他说谎 ,因为你说什么 ,他就信什么。”一天 ,我们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将刚捉住的小蜻蜓一只只放开。我说 :“这些小蜻蜓应该不会死去吧 !”他点了点头 ,我又说 :“我们对面的围墙里有一大片橘树 ,都结果了。”他仍是点了点头。哎 !在他的脑子里似乎根本没有“不”、“是吗”这些字。可是我忽然冒出个主意来 :何不骗他一次 ?于是我又说 :“那边还有一棵梨树…  相似文献   

20.
我朋友的儿子今年4岁了,长得虎头虎脑,样子很讨人喜欢,但性格很孤僻,不愿与同伴交往,一天到晚都显得很安静,在父母的怀里呆上一小时也不闹。比他小的孩子去抢他的玩具,他也只知道哭。平时他最爱做的游戏就是“过家家”,但总是一个人做游戏,从不与小伙伴合作。我的朋友看到别的孩子那么调皮,总是说:“唉,我儿子要有他们一半调皮就好了。”看到朋友那么着急,我真希望你们能帮助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