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2005,中国报业寒风中的徘徊与期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对于曾以"最后一个暴利行业"而笑傲群芳、创造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的中国报业来说,用"疲软"和"四面楚歌"来形容其现实处境似乎并不为过.从令人瞩目的高增长到举步维艰的"严冬"困境,这巨大的落差,给中国报人带来空前的忧虑和思索.忧虑的是,这种"严冬"气候可能会演变为一种常态,使报业竞争面临的环境更为严峻;思索的是,中国报业如何才能在"严冬"的雾霭中拨云见日,创造出"传媒战国时代"新的报业神话.  相似文献   

2.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5年的中国报业,有人曾用“疲软”和“四面楚歌”来形容。还有的说,中国报业的“严冬”季节已经来临。我想,这有些言过其实了。  相似文献   

3.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5年的中国报业,有人曾用“疲软“和“四面楚歌“来形容.还有的说,中国报业的“严冬“季节已经来临.我想,这有些言过其实了.……  相似文献   

4.
春夏秋冬,是自然的更替。我们早已熟悉某一报刊或某种报刊的严冬,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某些报社的严冬,但是我不认同整个报业的“严冬论”。报业作为一个产业。将在外部压力下进发出内部整合和创新的激情,赢来真正稳定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业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后,去年发展速度放缓了下来,有的同行甚至说报业发展遭遇了“严冬”,走到了“拐点”。  相似文献   

6.
范以锦 《传媒》2006,(2):16-18
春夏秋冬,是自然的更替.我们早已熟悉某一报刊或某种报刊的严冬,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某些报社的严冬,但是我不认同整个报业的"严冬论".报业作为一个产业,将在外部压力下进发出内部整合和创新的激情,迎来真正稳定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上海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和广告商机的特大型城市。对于媒体而言,上海也应是一个能够创造神话的市场。事实却相反,和北京、成都、广州乃至于武汉、西安、昆明等城市紧张激烈的报业竞争相比,上海基本上可以忽略。应该说,以上海的市场资源,上海报业应是中国报业竞争的前沿,上海有中国第二家广电集  相似文献   

8.
中央、省级报业集团一个个崛起,形成中国报业一颗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中国地市报(主要指中等城市报纸)面对强大的挑战,如何在新的世纪之初有新的建树,是地市报人共同关心和思索的问题。 地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地市报的优势是“多”而“广”。 全国地市报共30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中等城市报纸。省会城市、经济单列市、沿海发达城市,虽然为省辖城市,但这些城市党报的实力有的已超过了省级报社,有的已率先建立了报业集团。这部分报社已进入了中国报业的“第一方阵”,在规模和实力上已不再属于“地市报”的范畴,因此不在我们讨论的范…  相似文献   

9.
对报业来说,2005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曾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报业进入微利乃至负利时代。伴随着报业高成长时代终结,中国报业正由超常发展转向常规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发行大战愈演愈烈,种种迹象显示.报业发展已经进入平台期,报业转型与整合是必然的趋势:集约化经营、差异化竞争将成为新时期报业应对转型挑战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新闻出版总署主要领导担纲指导,由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负责撰写的,总篇幅达100余万字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全文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就中国报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布具有“白皮书”性质的行业报告。《报告》分为“回顾与前瞻”“区域报告”“报业集团卷”“案例卷”四卷,分四册印刷。其中第一卷又分为“主报告”和“专题报告——报业人力资源报告”两部分。《报告》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在历时一年半的专项调查和全国报业普查基础上,对报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的全面分析。全书以数据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时下,对报业而言,最为流行的词语无外乎就"是严冬"和"拐点"。面对报业市场、乃至整个传媒市场空前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东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辽沈晚报选择的战略是创新。永不固步自封,时刻创新求变,这是辽沈晚报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辽沈晚报人坚定地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更是一个媒体不断前进的核心力量。解放思想、干事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已经成为辽沈晚报的传媒文化。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风格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已经成为辽沈晚报的发展主题。在辽沈晚报的编采工作中,每一天都会有许多小创意,小创意又会激励出无数个新的大创意,进而形成良性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创新,在辽沈晚报铸就了一种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报业传奇。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调整之年,也是进入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新阶段的过渡期。回顾全年报业市场的总体发展态势,可谓喜忧参半、竞争激烈、有退有进、走势明朗。持续高增长多年的全国报业出现了增长率的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再加上全球报业的整体滑坡态势,引发了不少人士关于报业已成“夕阳产业”的忧思,“报业寒冬”、  相似文献   

13.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传媒业的专家、学者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报业广告的透明天花板现象”、“报业拐点”,认为报业进入“微利时代”。在全球和全国报业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在成都,市民报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和繁荣。《成都晚报》广告突破1亿大关,…  相似文献   

14.
姚远 《新闻窗》2009,(5):4-7
到报业集团工作后,就一直在思索“报纸与报业的现状、未来”这个命题。我们这一批报人的眼界、能力、意志、追求,直接关系报业未来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改革是很大的题目,这里选择一个小的切口,是关于集团战略规划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不平凡的2008年给中国报业广告带来了与往年不一样的感受.如果说前些年报业广告一直在快乐分享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成果,2008年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频发的大事件则给中国报业广告带来了酸甜苦辣的感受.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报业广告的前景更让人心生忧虑.在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前,中国报业广告的出路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不平凡的2008年给中国报业广告带来了与往年不一样的感受.如果说前些年报业广告一直在快乐分享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成果,2008年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频发的大事件则给中国报业广告带来了酸甜苦辣的感受,曾经的期盼和喜悦转为悲观、紧张、不安甚至忧虑.特别是在2008年9月,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并逐步影响全球未来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和消费者蒙上一层心理阴影,市场信心受到打击,报业广告的前景更让人心生忧虑.在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前,中国报业广告的出路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当今已进入‘营销时代”的中国报业,面临着一个新的突出矛盾:报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这已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近10年间,以宣传改革开放为己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鼓与呼的中国报业,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实力的产业群体,其产业化速度、资本积累速度是惊人的。与中国报业经济发展不相称的是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医乏。因此有学者呼吁:新世纪呼唤报业企业家,需要懂新闻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报业自身的迅速发展,政府在经济上的“断奶”,以及报业竞争的加剧,为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历史性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中国报业逐步进入经营时代,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报纸经过探索、积累,已经创造出一些成功经验。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报业人以强烈的责任感把加快报业经济发展列为报社的“生命工程”,克服和纠正重办报、轻经营,抓办报一手硬、抓经营一手软,办报“轮子”大  相似文献   

19.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5年的中国报业,有人曾用“疲软”和“四面楚歌”来形容。还有的说,中国报业的“严冬”季节已经来临。我想,这有些言过其实了。有关监测显示,从2005年3月起,我国报业广告的月增长率开始同比增速呈现下滑趋势,6月份的同比增幅已不到3%。去年上半年全国报刊广告额平均仅增长7.08%,首次低于GDP的增幅;而此前十几年,国内报刊的广告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也许这个数据不是那么全面准确,但对趋势的判断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对全国报社和报业集团抽样统计后公布的资料也表明,国内报业集团去年…  相似文献   

20.
杨锦波 《记者摇篮》2004,(11):45-45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引导舆论的潜移默化性。那么,作为同属一个报业集团的纸媒体,应该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媒体中的“论坛”,这个“新闻集散地、观点集散地”,抢占独家新闻,增强互动发展。就成为每位报业人应该认真思索的一个问题。以下本人仅以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北国网同集团内其他纸媒体的合作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