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今小学生的品德课分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其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两门课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兼具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因此,教师在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努力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还在积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使课堂回归学生生活,由"知识统领"向"儿童生活统领"转变,体现新的教育目的观,构建新的课程文化。要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正>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然而,长期以来,一线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用学科化思维理解思想品德课,课堂上多是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知识和技能不能自然转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素养,也无法真正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在知识习得及技能掌握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仅是知识层面的"做人",而要在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有素养、有道德的人,则要通过创设丰富生动的教育活动情境,让学生亲历、体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哲学观点,已成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口号。品德学科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品德课回归生活是指通过课堂学习形式,让学生和现实对质,和人类文明对话,和他人交流,对自己发问,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道德信仰、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参与下的道德行为。一、品德课回归生活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相结合,使品德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重新赋予它应有的魅力。正如鲁洁教授所说:"道德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富有魅力的品德课堂呢?笔者认为,一堂有魅力的品德课,应植根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应让儿童产生刻骨铭心、直入心灵的体验。因此,回归生活、活动体验、关注生成就成了品德魅力课堂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阐述中开宗明义地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让课程回归生活,摈弃过去"学科化"背景下,"思品"课与学生现实社会生活基本无关、就教育而教育的落伍课程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程和教材毕竟是由成人设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千篇一律,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画学生背,也听过一些公开课,无非就是改改形式,课堂气氛活跃了一些,多媒体用的多了些,大部分是换汤不换药,课一上完,"品德"与"生活"就相互脱钩,学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仿佛品德课就像数学课一样,只是众多课程中的一门。实际上品德课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品德课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用高尚的品德去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实现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是一门活动型课程,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课程的实施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转变。"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品德课对儿童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品德课教学的现状却是多流于表面的知识性的学习。脱离了生活实际,仅仅为测试而教学。这样不但背离了品德课程的最初设计理念,而且最终会造成学生的知行脱节。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让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将知识寓于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课教学中需要"生活体验"的提出,是提高小学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途径,是儿童品德养成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趋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课程,这就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品德与生活课(以下简称品德课)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一、如何开发品德课的人文资源1.深入开发人本资源  相似文献   

11.
面对教育环境的多元化、教育对象的复杂性等诸多问题,品德课程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式到评价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性呢?基于学生具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体验来进行思考这一发展特点,在品德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开展直接体验性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学习探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品德课程源于生活的课程性质和"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等课程理念,设计回归生活法、民主讨论法、情境设计法、课外导行法、社会调查法等品德课教学方法,带领孩子们回归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体验道德。  相似文献   

13.
提起新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自然会联想到思想品德课,本次课程改革为什么要用《品德与生活》课程去更换思想品德课?这两门学科的性质究竟有哪些差异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课程类型有别小学低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是将品德从儿童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剥离出来,专司道德教育的分科课程。《品德与生活》是综合课程,它是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二、课程目标有别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两门课程存在较大差异。低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具有单向性,仅限于儿童的“品德”。《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具有多维…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我们应努力找到文本中抽象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切入口,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切实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搭建教材与生活的互进通道针对传统品德课脱离实际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德育以生活为中心。"品德新课标明确指出:把回归儿童生活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把儿童的生活看作品德课程的基础。为此,要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焕发课堂的活力,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将"生活"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体验、内化?……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现行思想品德课不久就会从小学生的课程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我们所有的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是不是非要等到现行思想品德课被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取代之后再去研究它,实现与它的接轨呢?  相似文献   

17.
正《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历史有关。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科知识的凸显,品德课容易变成历史课。其实课程中的历史内容只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载体。因此,德育课中的历史教学必须还原德育课堂本色,即"回归生活"。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一、把握历史教学的目标,追求实效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  相似文献   

18.
《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本门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小学生品德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而需要立足于这个丰富多彩、鲜活的社会生活世界。而脱离学生道德生活实际的教学正是导致长期以来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学生知行脱节的重要症结。品德教学不应再停留于纸上谈兵,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正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品德和规则教育、历史文化、国情教育等众多方面。但关于知识类型的常识型品德课经常体现不出品德课的灵魂,教师重视了它外显的系统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它的"品德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品德课堂无生机可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是品德课堂的生命。那如何通过把握品德课堂生命点、优化学习方式来提升有关常识型课型的品德学科的课堂实效性呢?一、寻找课堂基准点  相似文献   

20.
现行思想品德课不久就会从小学生的课程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我们所有的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师是不是非要等到现行思想品德课被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取代之后再去研究它,实现与它的接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