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莹 《考试周刊》2014,(39):50-50
语文活动要立足于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这生命能否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相似文献   

2.
马莉 《考试周刊》2014,(27):27-27
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方式组织开展,如此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获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刘斌 《考试周刊》2013,(98):47-47
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4.
落实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目前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时,存在教条化、机械性以及孤立性等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语文要素进行整合、建构、联结,并迁移运用,帮助学生把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文本”是指由语言符号组成的且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即语文教材。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对于怎样去解读文本,解渎的深度、清晰度及维度,决定了文本与教师之间交流的程度,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有效的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教材中的文本,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6.
一、必须尊重教材,依托文本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再创造.教材所选之文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科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语文教材资源,这是语文有效教学之根,因为教材中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完整意蕴,有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渗透表里的特定神韵,用好这些教材的前提就是教师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相似文献   

7.
孙宇虹 《考试周刊》2014,(58):44-44
口语训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文本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良好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有几点体会:一、深入钻研课本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思考。一、发掘教材文本内涵,消除学生学习障碍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读本》作为与教材同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辅导书,体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程资源由教材文本扩展到课外资源的最新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合理地使用教本与读本,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能否基于学生的实际真正地从阅读教学中生成和落实教学目标。如果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课前深入钻研文本,准确解读和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文本预设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教师就可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展示自信和真诚,实现教学的交往和基于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设计和好的教学过程,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教材、多角度理解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在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语文教师教授教材文本是为了要超越教材,教师和学生必须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感悟和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对教材文本的物化升华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文本拓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语文的内涵博大精深,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就教材教教材,那么学生所获必定狭隘。因此,语文教学的时空必须拓展,文本资源需要超越,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应该对此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挖掘,不断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启学生思维,丰厚学生文化底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那么,教学中怎样进行文本的有效拓展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姚碧玉 《考试周刊》2014,(42):40-40
<正>教学策略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的优化。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取的解决一系列教学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我有以下体会。一、"吃"透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  相似文献   

16.
张爱新 《教师》2010,(34):32-32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再创造。教材所选之文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科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语文教材资源,这是语文有效教学之根,因为教材中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完整意蕴,有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渗透表里的特定神韵,用好这些教材的前提就是教师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本源,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应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一、回归文本——潜心会文本,用心感悟文本之精妙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文本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导致他们过多地游离文本,漠视文本,陷入教学误区。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潜心会文本,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1)咀嚼阅读,品味文本语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进行细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中介与凭借,没有语文教材,或者没有好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学都不可能有好的效果。但有了好的语文教材以后,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有好的语文教学。因为这里还有一个教材的教学处理问题,也就是教材的教学化问题。如果语文教师不具备足够的文本解读能力,不能将教材中的意义元素充分转化为教学元素,那么教材的中介作用和教学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就无法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19.
文本解读历来被看作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解读的是教材文本,而教材文本与最初的文学文本相比较而言是有明显区别的。本文通过对教材文本与文学文本的概念分析,简要分析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之处,提出了关于语文教材文本解读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当今语文教学中的教材文本解读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编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从文本视角、作者视角、编者视角、儿童视角四个维度解读教材,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