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常熟市实验小学积极探索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之路,努力构建学校和家庭、家长和子女的“教育链”,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为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开展了精彩纷呈的亲子活动。有游戏活动、家庭读书竞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新城中学(以下简称新城中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建于2012年,是一所四校合并的寄宿制公办学校,其86%的生源来自农村,家长文化水平层次普遍偏低,普遍存在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现象。同时,学校教师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对家长课程建设的认识参差不齐,也影响着引领家长的质量。教师和家长的旧船票,能否登上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需求的新客船?改变现状的最佳途径就是不断学习。新城中学面对问题,引领教师和家长密切合作,提出了"孩子入学,家长开学"的教育理念,专门成立"家庭教育名  相似文献   

3.
张忆  蔡晓玲 《上海教育》2016,(Z1):14-15
基地附中是一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本地区最底层的家庭,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77.5%的学生家长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40%的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1.3%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11.6%的家庭父母离异或孩子不与父母同住,这样的家庭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家长们有的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水平有限,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校是教师和孩子的领地,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要管好吃喝拉撒睡即可;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分数,而对品行抱无所谓的态度,"重智轻德"倾  相似文献   

4.
王本贤 《中国教师》2012,(14):41-42
<正>家校和谐,教育共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为进一步促进家校间的联系和沟通,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成立了世纪小学家长委员会。学校认真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家委会建设逐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学校真正实现了"沐世纪阳光,育时代栋梁"的教育目的。家校间的互动和合作也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孩子开  相似文献   

5.
北郊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秉持"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提供优质教育与优质服务"为办学目标.为教育监护好每个孩子,培养孩子既有足够的能力适应并生存于不断进步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而且能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追求充实、高尚而幸福的生活,北郊学校将与我校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每个孩子在我校就读期间,各方面素质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决定孩子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两方面。如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是我们每个家长和教师都在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访的基础上,以下是我的家校联手的办法。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家长委员会可由有代表性的8 ̄10名家长组成,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学校和班级工作,了解更多家长对学生和班级教育的反映,提出办学中的困难和问题,集思广益,争取广大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设立家长信箱。设置家长信箱,家长可以不记名地把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投到信…  相似文献   

7.
正广汉中学实验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多年办学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学校不仅要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为教师成功搭台,还要为家庭教育导航。为此,我们创办了以"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佳的生命发展"的家长学校。我们理解的"立德树人"在家长学校中,其"立德"主体应该包含家长、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家长应该言传身教,注重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成就学生,提升自己;学生应该立志成才,振兴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从教育子女这个角度讲,家长同学校一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单纯依靠学校或单纯依靠家长,是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因此,只有开展家校合作,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此,我们在"家校合作教育"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16,(Z1):88-8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2015年10月出台并被称为家庭教育"国家标准"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第三部分明确提出,"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与家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校应树立"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这一理念,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服务"为特点的家校合作模式,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实现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全国。为保证有效实施教育部制定的"停课不停学"的政策,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新城实验学校")向全体学生家长发出了"我与孩子同学习"的倡议。  相似文献   

12.
戴花妹  涂南萍 《教育》2022,(7):10-11
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价值,突出了现代家校共育工作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宝安区自1997年启动"家庭教育工程"以来,始终把家长和儿童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了多元文化背...  相似文献   

13.
张静 《黑河教育》2011,(11):63-63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庭的温暖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动力,学校的生活为孩子提供成长的能量,家长与教师的协作能给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习惯受多方面影响,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齐抓共管,才能固化学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王念  周奇  许超 《湖南教育》2022,(8):50-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家校双方协同的育人体系中,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哪方面的教育缺失,都将使教育出现断裂,从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长沙市望城区新世博寄宿制小学(以下简称“新世博”)近几年赢得了家长与社会的一致认可。作为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新世博何以能赢得家长信任?这源于学校以“用爱用心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为办学理念,遵循“共建共享,共融共生”的协同文化,家校携手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一年级,对每个儿童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阶段。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实现这一人生转变?家长和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家庭和学校如何形成合力?一年级家校合作在这里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13,(14):2+69-70
山西省太谷县明星小学是2007年政府开发新城新建的一所县直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2人,教学班41个,学生1827名。学校坚持"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思想,秉承"学生突出特长、教师突出特点、学校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为培养"德智双全、学创俱能、特长突出、身心两健"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面对全体学生提出了"一品、一习、一法、一技、一体、一艺"的能力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展个性、让每位教师都能施展才华、让每个家庭都能收获希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偏颇比比皆是,过分强调孩子的名次、阻止孩子玩耍、指责孩子的失败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思想健康.因此,疏导交流通道,搭建沟通平台,保障家庭、学校的信息沟通和行为互助,对于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至关重要.做好家庭、学校联动互助,能够营造出更为健康和谐的教育成长环境. 为了畅通家校沟通互助渠道,我校建立了"家校恳谈会"制度,"家校恳谈会"不同于家长会,其核心是沟通,最终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与家长们协力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教育."家校恳谈会"一般来说都选择素质高的家长参加,但也有必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学历高、素质高的家长,反而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化,缺乏整体的关照.只要是关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都可以作为代表出席恳谈会."家校恳谈会"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互助沟通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只有双方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文章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及时联系,用爱感化家长""有效家访,用心沟通家长""适时鼓励,用真打动家长"三个方面,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聂宁 《教师》2013,(22):26-27
在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我们坚持"文化—康复—职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走"会学习的孩子考大学,家庭贫困的孩子学一门技能"办学之路,确保全体残疾学生都能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家庭的包袱。为践行这个办学思路,特教学校  相似文献   

20.
正沿西街小学坚持"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着"教师静静的研究教育,美美的欣赏学生"的办学策略,秉承"爱,乃生命之血脉,生命之基石"的教育真谛,实现着"创办家长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中央教科所"在学校主导下学校、家庭、社会合育模式下的德育研究"先进实验基地,"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实验先进学校,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图书馆先进单位,河北省优秀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